wrapper

在巴利語系佛法弘揚的區域(小乘佛教盛行的地方),持咒的風氣似乎沒那麼盛行;但是,在梵語系佛法弘揚的區域,包括西藏、漢地等持咒的人很多,印度教也很流行持咒。

過去曾有人與清辨論師討論關於持咒的事。清辨論師是印度當年非常有名的一位佛教大班智達,是龍樹菩薩門下一位很有名的弟子。在他的著作中,有一段這樣的問答。有人問清辨論師:「學大乘佛教又承許密乘教法的人,經常會持咒、觀修本尊;然而,這種作法跟印度教不是一樣嗎?」清辨論師答道:「不一樣。印度教重視持咒是因為他們相信咒字本身很珍貴,又有造物主的加持;佛教重視持咒是因為持咒可以集資淨障,而持咒之所以有這種效果,是因為咒語傳達的主題是可以實修的,實修這些內容可以消除煩惱、獲得解脫、成就佛果位。佛教是基於這樣的理由而說咒語很珍貴重要,持咒能帶來很大的利益。」

由上可知,佛教認為咒語很重要,是因為咒語的內涵;因為實修咒語的內涵可以離苦得樂、淨除煩惱,才能說持咒能帶來益處;也因為實修咒語的內涵可以讓自己能夠獲得穩定的安樂,又可以利益他人,因此才能說學習這些內涵可以累積福德資糧、淨除罪障。無論是佛經或咒語,對它們禮拜供養可以得到利益,是基於聽聞它們可以得到很大的利益;聽聞它們可以得到利益,是基於聽聞後才知道如何用於實修,有實修才能進一步成佛。再者,由於聽聞是為了進一步思惟,所以若不只是聽聞,而且還有聽懂一些,得到的利益比光聽聞更大;若不只聽懂一些,而是聽懂很多,並在心裡獲得定解,得到的利益會更大;若不只得到定解,而是持續串習實修,得到的利益又會更大,最終還會得到完全離開痛苦的大好處。由此可知,對佛經禮拜、聽聞、生起定解、實修這幾項中,淨罪集資的力量,後後比前前更強大。對佛法有信心的人,一般而言不只會去學習並實修佛法的內涵,透過這種方式得到解脫,也會為了淨罪集資而去持咒、禮拜、供養。然而,透過剛才的說明應該可以了解,聽聞、學習四聖諦,不但是學佛的主軸,而且也順帶做到集資淨障了。

很多對佛法有信心的人都喜歡修法。為了某件事情能順利進行,或是希望身體健康遠離病痛時,很多人很喜歡修法,也相信修法的效力。然而,為什麼修法有用?這是值得思考的事情。修法有用是因為修法者口中唸誦的是很重要的文字,因此累積到了福德資糧,連帶使得提供修法順緣的施主也累積了福德資糧。再者,由於修法者與施主之間有建立關係,修法者若有好好地祈願與回向,也能使修法產生效力。總之,是由於淨罪集資的緣故而產生幫助,此即佛經裡說的「具福德資糧者,如願成辦」這句話的意思。若能累積福德資糧、淨除罪障,心裡想的事情就會如願成辦。

這麼說來,與其請別人唸,自己唸的利益更大;比起只在口頭唸誦,思惟所唸文句的意義能得到更大的福德資糧。所以,真正懂得關鍵的人會用什麼方法修法呢?當某件事進行得不太順利,覺得似乎遇到障礙時,他會把那些具有重要意義的經論,例如開示四諦、二諦、三皈依等經論拿出來慢慢讀,這是最好的修法。不過,也許大家不會認同這種作法吧!大部份的人只會遵循多數人的作法前進,仔細研究真正該怎麼做、理由是什麼等的人只佔少數。但說真的,真正要修法應該要這樣做,效力才會比較大。我並不是要你們不要請人修法,我是說,比起請別人修法,用剛才那種作法的效用更大。學習佛法本身,就是最主要、最有力的修法。

一般修法的儀軌,因為有打鼓、敲法器,感覺比較像有在修法的樣子;所以,若你們雖然想要按照上述的方法去修法,但心裡又覺得有點不安,或許你可以參考以下的作法:先好好地讀經論,懂得意義之後就打一次鼓!然後再往下讀一些,在懂得下一段的意義後再打一次鼓,這樣會比較有修法的氣氛喔!哈哈!開玩笑的。

以下這個故事發生在西藏。有三位哲蚌寺的僧人,他們的經論學得很好。有一天,這三個人到拉薩去為一位施主修法,內容是唸誦十二函佛經。一般來說,唸經唸得很快的人,一天可以唸完一函。這位施主把十二函佛經交給這三個人,請他們分著唸完。這三位僧人是學習經典的人,也都學過《般若經》,所以誦經時是在知道意義的狀況下讀的。他們的作法是:唸一段,思考一段,然後彼此討論。結果一天下來,三個人加起來連一函都讀不完。到了傍晚,施主過來問他們的進度,這三個人有點不好意思地回答說:「我們用非常精緻的方法,共同唸完了一函。」施主聽完後就說:「這樣不行!明天開始你們不用來了。」

…摘自:《2016四諦概說》第一講2016.12.16

悲桑格西法語

智慧小語

有個人跟佛陀說:「我要快樂,但我一直不快樂。」佛陀說:「只要把『我』與『要』丟掉,剩下的就是純然的快樂了。」....(閱讀更多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