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rapper

「苦應知,集應斷,滅應證,道應修。」若概略解釋這段話的意思,就像昨天說的,所謂「道」指的是方法,「道應修」的意思是應該要去實踐、去修能成辦真正安樂的方法。然而,我們更應該先問:「為什麼要修道?如何獲得這些方法?」這是非常重要、應該要問的問題。

問這些問題,不是因為內心起疑、不信任講這些話的人而問;就算你很相信他,這些問題也都該問。若能好好研究,尋得完整、無誤、次第正確的道路,會產生很大的幫助。而「道次第」這個名詞的含義也是如此,因為它是一條完整、無誤、次第正確的道路,所以才被稱為道次第。不過,就算世尊在經典中開示的道途是完全無誤的正確道路,若在沒有看到理由的狀況下就盲目相信,這種信心並不可靠,只會在沒遇到困難時有信心,碰到困難時信心就跟著毀滅;但若你有去研究、自己獲得了理由,則這種信心任何時候都會很穩固。

尼泊爾有位師長,他是一位閉關修行的人,他的侍者對他有很強大的信心。他們住的地方離城市有一段距離,大約兩個小時的腳程。有一天,師長對侍者說:「明天你到城裡的某位施主家去一趟。」侍者說:「好的!」第二天早上,師長等著這位侍者來問他到施主家要做些什麼事,但侍者都沒有來,直到傍晚才見到侍者。師長說:「我不是叫你去找施主嗎?你怎麼都沒來找我呢?」侍者說:「我去啦!走了兩個小時才到施主家,但施主什麼都沒說,我就回來了,現在才剛到呢!」我們有時跟這位侍者一樣,師長說要實修某種法,若我們只馬上說遵命,但沒有問清楚為什麼要修這個法、修了之後會如何,沒把這些事情問清楚就盲目去做,可能會犯下跟這位侍者一樣的過失。

問清楚,不表示你不相信師長。例如,剛才這位師長要侍者第二天去城裡找施主,侍者出發前應該要先問師長,去施主家的目的是什麼。假設是因為家裡的酥油用完了,所以師長派侍者去施主家拿酥油,此時侍者會知道走這一趟的目的是什麼,萬一進了城,發現施主不在家,他就可以想別的變通辦法,例如去商店買酥油,不用再跑回家去問師長該如何解決。同樣地,當師長要我們這樣去修時,應該要先弄清楚修這個法的目標與理由,實際操做時很多細節不用師長一一說明,很多時候你都可以自己做決定。由此可知,知道為何要修某法的理由,是很有幫助的事。

以我來說,從在寺院學習開始,就一直被這樣教導著。例如,當經典裡說到「應該禮拜三寶」時,我們不會僅以經論有講就覺得夠了,會進一步追問「為什麼要禮拜?目的是什麼?」經典裡說禮拜可以減低我慢、累積福徳資糧。由於知道要做禮拜的理由,以下這個例子雖然很小,但對我很有幫助。我後來因為生病而沒有辦法做禮拜時,我知道我不必勉強自己非做到不可。既然做禮拜是為了累積福德資糧,在完全無法做禮拜時,可以用其他方法累積福德資糧。就像這樣,知道目標與理由,在實踐時就很方便。除了這個好處外,還有另一個好處。

這是很久以前的事了。經典上說做禮拜可以降低我慢,但那時我並沒有這種感覺。那時,我是這樣思考的:禮拜是恭敬的表示,透過身語意的禮拜而恭敬對方。若恭敬的對象是佛與自己的善知識,似乎對於降低我慢沒有什麼幫助;但若把禮拜的對象換成有情,似乎會有不一樣的效果。所以那時我想,若是為了降低我慢而禮拜,應該要禮拜有情才對。後來有機會閱讀《甘珠爾》,發現佛其實經常說要恭敬一切有情。以上要說的是,若知道做某種法行的目的和理由,即使一時之間沒有看到經論根據,也會得到與經論內容相符的答案。

摘自:《2016四諦概說》第二講2016.12.17

悲桑格西法語

智慧小語

有個人跟佛陀說:「我要快樂,但我一直不快樂。」佛陀說:「只要把『我』與『要』丟掉,剩下的就是純然的快樂了。」....(閱讀更多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