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rapper

若懂得思惟方法,可以達到這輩子內心寧靜快樂的目標;但是,若希望這輩子身體完全不必領受任何痛苦,證量再高的人也很難做到,因為就算內心進步,身體依舊是本來的那個由業與煩惱帶來的身體。當然,身體的某些器官是可以換的,包括換腎、換心等,透過這種方式消除身體的痛苦,是醫生們就能夠做到的事。至於不是換身體的某些部分,而是把整個身體換掉,是醫生做不到的事,但在密咒乘裡有這樣的法類,不過現在完整的口訣傳承已斷,只留下經書上的記載。這個方法大致來說,是透過三摩地讓自己的心完全受自己控制,接著讓心識離開身體、進入另一個剛死的、沒有太大缺陷的身體中。例如年紀大時,讓心識從這個老邁的身體離開、進入另一個剛死亡的年輕身體中。

不過,我覺得這是表達方式的差異,事實上只要好好斷惡修善,不管你有沒有能力自己設法讓心識離開身體,反正總有一天都要離開,離開後能再進入的身體,就算你沒有刻意去找,也會進入一個好的身體。對一個年老或生病的人來說,若來世仍能投生為人,其實就是扔掉老病之軀,換個身體成為一個小孩。既然如此,若我們已經準備好能擁有一個好身體的因,死亡其實就是換個更好的身體,想到要死了,應該要感到高興才是啊!

用剛才講的密乘修行方法換身體,與死後投生的換身體有一些不同的地方。以下我想先花點時間講一個在印度發生的真實故事,這個故事對於增加對前後世的認識也有幫助。

印度有個九歲小女孩墜樓,頭部嚴重受傷,送到醫院後醫生宣告她已經死亡。但在一個小時後,小女孩的母親跑來跟醫生說:「我女兒沒死,您快來幫忙看看。」醫生覺得這位母親因為不能接受女兒死亡,所以產生幻覺;但沒過一會兒,小女孩的父親也跑來找醫生。醫生只好過去看看這個小女孩,發現她真的沒死,便把她推到手術室開刀,成功地挽回小女孩的性命。大約過了一週,小女孩可以講話時,父母來病房看她,但她竟不認識自己的父母;隔天父母又來看她,她說:「你們似乎是鄉下人,但我媽媽是穿著好看衣服的都市人,跟你們完全不一樣!你們不是我父母。」

醫生懷疑小女孩的腦部出問題,但經過交談後發現孩子能對答如流,而且她是個受過教育的孩子。但根據小女孩父母的描述,這孩子應該從來沒有上過學。醫生對小女孩說:「你把家裡的地址、父母的名字寫下來我看看。」小女孩就把這些資料清楚地寫下來了。醫生把這個字條拿給小女孩的父母看,他們驚訝地說:「怎麼可能?我的孩子根本不識字啊!」

同一時間裡,此地發生了另一件事。有一家人從城市來到此地參加一個宴會,這家人有一個九歲的大女兒和兩個小兒子。參加完宴會後,大女兒突然身體不舒服,被 家人緊急送到醫院,在送醫途中發生車禍身亡。從樓上摔傷的小女孩寫下的父母名字,就是這家人男女主人的名字。男主人接到醫院的通知趕來,才進到小女孩的病房,小女孩便喊他:「爸爸。」並抓住男主人的手。

這件事情太奇怪了!不過,印度有不少人相信前後世存在,很多印度教派也都主張有前後世,所以,這位醫生為了確認整件事情是否如他所想,就請男主人把女主人和其他家人都叫來醫院,但是不要進病房,而是待在人群中。接著醫生跟小女孩說:「你媽媽在外面,你去找她吧!」小女孩在人群中一眼便認出了她的家人,包括年紀最小的弟弟。她一向最疼愛這個小弟弟,便把他擁入懷中,但這個小弟弟嚇呆了,因為他根本不認識這位小姊姊。

對於小女孩的家人來說,他們不認識她,因為她已經換了一個身體;但這位小女孩還不知道自己發生了什麼事,以為是因為自己身上裹著紗布,所以弟弟才會認不出她來。小女孩後來也回到學校,一一喊出班上同學的名字。原來,在意外事件發生後,城市女孩的心識,進到鄉下女孩的身體,而鄉下女孩拋掉了原有的身體,投胎到下輩子去了。

說這件事是為了說明透過密乘修行換身體,與一般投生後換身體的差異。就換身體的角度來說兩者是一樣的,都是換了身體;不同的地方在於,用密乘的修行方法就只是換了身體而已,曾學過的內容並沒有忘記。就像在印度小女孩的故事裡,她的身體沒有去過學校,但心識曾經在學校受過教育。這個受過教育的心識進入到鄉下小女孩的身體後,曾經學過的內容並沒有忘記。當然,若這輩子學過的內容,下輩子仍能都記得的話,就真的跟只是換個身體一樣了。

雖然無法提出非常可靠的依據,但我聽說餐廳服務生的短期記憶非常好,能在很短的時間裡清楚記下第一桌客人點的菜;但一旦上完了菜,開始服務第二桌時,就忘記前一桌點了什麼菜。為什麼會這樣呢?可能因為服務生的心裡本來就沒打算對第一桌的菜單記太久。若真是這樣,這件事情就值得我們做些研究了。以學生來說,只為應付考試而讀的書,可能一考完就忘了;若為了用一輩子而讀的書,例如醫生在準備考試的同時,他知道這些知識是以後行醫時會用到的知識,則這些內容應該比較不容易忘記。

若真是如此,則我們可以把這個道理運用在學佛上。讀經論時,內心不要只想著這輩子要用它,要想著「這是我來世也要用的內容,在未解脫之前我都要用到,在未成佛之前我都要用到」,若心裡有很強烈地這樣想,我相信這些讀過的內容,來世也不容易忘記。

佛經中經常強調要帶著這樣的動機學經論,雖然原因有很多,但我想其中一個原因可能與此有關,也與成辦學佛法的第三和第四個目標有關。不過講到這裡要打住,否則會離題愈來愈遠。

摘自:《2016四諦概說》第三講2016.12.18

悲桑格西法語

智慧小語

有個人跟佛陀說:「我要快樂,但我一直不快樂。」佛陀說:「只要把『我』與『要』丟掉,剩下的就是純然的快樂了。」....(閱讀更多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