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rapper

由於此處主要是針對成辦解脫談苦諦,所以會強調樂亦是苦,是壞苦。以下引用《廣論》繼續談三苦。

1. 依《廣論》介紹三苦

《廣論》第166頁:「第三,修三苦者。謂譬如極熱或瘡或癰,若於其上灑以冷水,似為安樂,於生死中所有樂受,若壞滅時,還起眾苦,故名壞苦。」「瘡或癰」指的是身體上的大傷口,這傷口會發熱、很不舒服,若在傷口上灑點冷水會感到舒服,我們現在領受的輪迴安樂就像這樣。這種安樂被稱為變異苦或壞苦,是因為感受到這種安樂的時間很短,當冷水的效用結束,發熱的感覺會再回來,冷水只是暫時讓熱的感覺不起現行而已。或者可以換個例子,身上有傷口時,這傷口會癢。發癢時若去抓一抓,會有一點安樂感,輪迴的安樂就像這樣。繼續看文。「此復非唯其受,即此相應,餘心心所及為所緣諸有漏境,皆是壞苦。」壞苦不僅僅是指受(有漏樂受),還包括能產生有漏樂受的有漏境如金錢、名聲等,這些都是壞苦。

再來看苦苦。「又如熱癰逼切,觸熱水等變異觸時,起極楚痛。」已經有了傷口,若讓傷口再碰熱水就會更難受。不過,以我個人的經驗,這個喻把熱水換成辣椒會更有明顯。平常我們領受的苦大多是苦苦,指的就是在傷口上灑辣椒的苦。如傷口本身就是苦(行苦),在傷口上撒辣椒是苦上加苦,「苦苦」二字要表達的意思雖然《廣論》原文中沒有特別說明,但我想也許就是這樣吧!同樣地,苦苦不只指苦受,也包括能生苦苦的有漏境。

沒有碰到熱水與冷水時的傷口是有漏捨受,也就是行苦。「又如熱癰,俱未觸會二觸之時,有漏舍受,為諸粗重之所隨逐,故名行苦。」繼續看文。「此亦如前,非唯其受,此由先業煩惱自在而轉,故名為苦,及為能發後煩惱種,所隨逐故,名為遍行粗重所隨。」捨受,或說沒遇到冷水與熱水這兩種緣時的受,同樣受到業與煩惱的控制,而且是隨時可以生起另兩種苦的種子,是另兩種苦生起的基礎,所以它也是苦。以上是透過受說明什麼是行苦,但實修時,大多是透過蘊體去思惟行苦,由於業與煩惱而去取的蘊是行苦。

接著看《廣論》第167頁:「如負重擔,隨其重擔當負幾久,便有爾許不樂,取蘊重擔亦爾,乃至執持爾時受苦,以此蘊中有苦煩惱粗重安住,故為行苦。」近取蘊就像個重擔,只要還繼續拿這個蘊體,苦的續流就不會中斷,因為在這個蘊體上穩固地具備了產生苦與煩惱的條件。「既有此已,雖於現在苦受未生,然其無間由種種門能起眾苦,故此行苦,遍一切苦及是所餘二苦根本,故應于此多修厭離。」有漏近取蘊是行苦,因為在有漏近取蘊上很穩固地存在著產生苦與煩惱的條件。所以,只要有漏近取蘊還在,就算現在沒有苦苦,只要遇緣,苦苦馬上就會產生。因此由業與煩惱而生的蘊體遍於一切苦,而且是苦苦與壞苦的根本。

不過,談到有漏近取蘊是苦、是煩惱的所依等內容時,不要單指著某個特定的蘊體。若只指著某個特定的蘊體說它是苦的所依,這種說法雖然沒有錯,但是不夠。現在談的輪迴裡的狀況是,拿了一個蘊體而後拋掉這個蘊體,接著又再去拿一個蘊體接著又再拋掉,如此永無止境地不斷去拿有漏蘊體,這是苦的根本。用這種方式思惟此處說的有漏近取蘊比較好。

以下名相請各位記住。三苦是苦苦、壞苦、行苦;三苦的事例分別是苦受、有漏樂受、捨受與各自的對境;三苦的喻分別是在傷口上撒辣椒、在傷口上灑冷水、傷口。

剛才說的內容,其實是在說我們擁有的一切都是苦。有人說:「知道這些,內心反而會不快樂呢!」也有人說:「就算這些都是苦,我不一定要知道啊!」然而,因為不知道而沈迷其中,便永遠不會去追求更好的快樂。當然,如果更好的快樂不存在,不知道比較好;若不只更好的快樂,而且是好上千萬倍的快樂真的存在,但因為不知道而沈迷於眼前的快樂,是很可惜的事。若是如此,就一定要知道才行。

藏地有一位格魯派大智者曾說:「佛說『苦應知』,但連畜牲都知道苦苦是苦;印度外道也知道壞苦是苦;知道行苦是苦,才是佛教不共於其他宗教之處。」行苦指的是由業與煩惱而來的蘊體。行苦是苦的第一個理由,是因為它受制於煩惱。就像之前說過的,只要還被煩惱控制就不自由、不快樂。第二個理由就像剛才講過的,只要還有蘊體,就算暫時處在沒有苦受與樂受的情況中,只要一遇到緣,又會再度領受苦樂;就算在領受樂受,但只要能受樂的緣衰退,就會再受苦。因此,只要這個傷口還在,任何時候都會不斷地受苦,所以才說要把傷口整個除掉。

上述這些內容,聖座嘉瓦仁波切在講經時經常講,有些同學應該知道,但有些同學也許並沒有特別注意。因為受限於講經時間有限,聖座沒有辦法對此做廣泛的講述,有時就只是引用藏地那位大智者說的內容,就這樣帶過了。

摘自:《2016四諦概說》第三講2016.12.18

悲桑格西法語

智慧小語

有個人跟佛陀說:「我要快樂,但我一直不快樂。」佛陀說:「只要把『我』與『要』丟掉,剩下的就是純然的快樂了。」....(閱讀更多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