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rapper

昨日第三個問題,我是根據《大解脫經》作答。《大解脫經》說:「爾時。諸來菩薩白佛言。世尊。我土如來。唯說一乘。云何如來。今說三乘。爾時世尊。以無礙智。告諸菩薩。汝等今者。為利眾生。諮問是義。諦聽諦聽。諸善男子。譬如有人。一人三名。小時名小。二十名中年。過八十名為老者。我今三乘。亦復如是。為初小心聲聞之人。說於小乘。為於中心緣覺之人。說於中乘。為大菩薩大道心人。說於大乘。諸善男子。汝今復聽。理無二極。趣必同歸。解雖殊律。終為一觀。理是一乘。分之為三。聲聞緣覺乘。皆入大乘。大乘者。即是佛乘。是故三乘。即是一乘。」

這段文的大意是,從其他佛國淨土來的菩薩問釋迦牟尼佛說:「在我們的國土,佛都只說一乘,為什麼您在這裡講佛法有三乘呢?」佛陀回答:「就好比小孩會隨著成長而變化一樣,我是因應這樣的成長過程而說三乘。」這些來自淨土的菩薩,他們所處的環境就好比清一色都是大人的環境,所以只說一乘就可以了;但是南瞻部洲有各種各樣的人,為了能依次教導這些有情,所以佛陀說了三乘。此即文中說的「一人三名,小時名小,二十名中年,過八十名為老者。我今三乘,亦復如是。」

同樣地,學習密乘也是如此,必須先經過顯乘的學習次第,具備顯乘基礎後才能入密學習。因此,必須先從聲緣乘開始,接著學習顯乘,再補充密乘,如此依次進步,藏傳佛教四大教派的具量上師都是如此主張的。

現代西方某些學佛者說,剛才說的那些次第是藏傳佛教的智者製造、不是佛陀說的。但這種說法是錯的。《甘珠爾》中有一部密續典籍《空行母吼續》(1),講到學習四部宗義的順序時說,首先要學習毗婆沙宗與經部宗的見地,而後學習唯識宗與中觀宗見地,之後才學習密乘。此外,在顯乘經論中,佛陀、龍樹菩薩,以及龍樹菩薩的弟子聖天菩薩,他們三位都說要按照這個次第依序學習,並說這個方法就像階梯一樣。如此可知,必須依次第學習一事,無論引經論或以理路都可以證成此事。

但是有些例子很容易讓我們誤會,以為不按次第學也可以學出成績來。舉個例子來說,有些人中途輟學,例如上到十年級時由於家裡經濟出問題,付不起學費只好中斷學習;經過十年後,他的情況改善想要復學,此時他直接從十一年級開始讀就可以了。然而,連一年級都沒有上過的人,不可以直接去讀十一年級。我們有時會在這裡產生誤會,看到別人一進學校就直接讀十一年級,由於只看到後半段的事情,誤以為沒有按次第學習也可以得到結果。

1.見藏文大藏經續部第一函374頁。

…摘自《2016四諦概說》第三講2016.12.18

悲桑格西法語

智慧小語

有個人跟佛陀說:「我要快樂,但我一直不快樂。」佛陀說:「只要把『我』與『要』丟掉,剩下的就是純然的快樂了。」....(閱讀更多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