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rapper

「緣起見」可以區分為幾個不同的層次,以一般常見的分類來講,可以分為三個層次:(1)因果緣起:果是依靠因緣而產生。(2)支分緣起:諸法是依靠自己的支分 (1)或自己的施設處 (2)而產生。(3)相互觀待緣起:諸法就只是依靠名言安立而存在,這是最細微的緣起。

若只從字面解讀「諸法從緣生…」這首偈頌,只能解釋到「果是依靠因緣而生」的這個層次。但是,認識什麼是因緣之後,再進一步把「依靠」這個詞探討得更深,自然就會碰觸到「無我」這個命題了。這話怎麼說呢?

舉例來說,知道「苗芽必須依靠種子、水、肥料等眾多因緣產生」,這是第一個層次,但若再進一步追問苗芽到底是怎麼從種子產生出來的?是在種子的階段,苗芽就存在呢?還是當種子遇到水與肥料這些條件時,苗芽就會從另外一個不相關的地方跑來,空降到種子上?剖析這些問題時,自然就會碰觸到「空性」、「無我」這些命題。

由此可知,「緣起」的意思不只是「依於因緣而生」,而且還牽涉到許多粗細不同的層次。然而,即便是第一個層次---「因果緣起」,它也是與你我息息相關的重要見解。

「因果緣起」的意思是「果是依靠著眾多因緣而產生的」。這句話不僅是宗教語言,而且也是普遍存在的事實,它可以運用在所有的事物與學習上。包括醫學、科學以及佛法等的學習,或許在運用時會有深淺之別,但其實都在學習因果緣起的道理。

…出自:2007.12.5 第一講

1.支分:如手足等之四肢五體,稱為支分。

…《佛光大辭典》

2.施設處:若與「施設法」對照來做解釋,「五蘊」是「施設處」,而補特伽羅是「施設法」,這兩個詞都是藏文的詞譯。用白話一點的方式解釋,施設處就是命名的對象或者命名的基礎;施設法就像是名稱。

…雪歌仁波切《四宗空性主張》第五回

悲桑格西法語

智慧小語

有個人跟佛陀說:「我要快樂,但我一直不快樂。」佛陀說:「只要把『我』與『要』丟掉,剩下的就是純然的快樂了。」....(閱讀更多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