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arning: include_once(J_TEMPLATEDIR/includes/frame_inc.php): failed to open stream: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in /www/wwwroot/geshetp/templates/sj_financial/component.php on line 15 Warning: include_once(): Failed opening 'J_TEMPLATEDIR/includes/frame_inc.php' for inclusion (include_path='.:/www/server/php/53/lib/php') in /www/wwwroot/geshetp/templates/sj_financial/component.php on line 15 015-釋疑-關於證得因果緣起 - 圖滇悲桑格西 開示集要 Warning: include_once(J_TEMPLATEDIR/includes/head.php): failed to open stream: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in /www/wwwroot/geshetp/templates/sj_financial/component.php on line 29 Warning: include_once(): Failed opening 'J_TEMPLATEDIR/includes/head.php' for inclusion (include_path='.:/www/server/php/53/lib/php') in /www/wwwroot/geshetp/templates/sj_financial/component.php on line 29
列印本頁

證得的意思是「確定知道」

問:「證得」、「以量成立」和「生起證量」這三個詞,意思一樣嗎?

答:概略地講是一樣。但若要仔細講,後兩者的「主詞」不一樣,但意思很接近。當說「生起證量」時意指某人心中對某事生起了證量;而「以量成立」既可表示某件事可以成立,同時也是在說某人心中產生了對某事的量。

至於第一個詞「證得」,若從應成派的角度來說,它與後兩個詞的意思類似。若以自續派的觀點來看,雖然可以用伺察識去證得某事,但此時的「證得」與「以量成立」的意思不同,因為伺察識不是量識。

問:「以量成立」這個詞,中文譯詞很難理解,可以用什麼字替代?

答:用「確立」、「決定」來代替「以量成立」呢?我想應該可以這樣用。就像在問別人對某事的認識到底有多清楚時,用詞是「你知道某事嗎」與「你確定某事嗎」就有一點差別。當用佛法的名相問「以量成立了嗎?」,它的意思比較接近口語裡的「你很確定了嗎?」。

真正的知道是「成為內心的習慣」

問:您在課程裡以「學語言」為例來說明「知道」的不同層次。這幾個層次分類的立基是什麼?感覺好像是「熟悉度」。

答:不是熟悉度,而是「有沒有成為你內心的習慣」。真正的懂不是知道要怎麼想,而是心裡很自然地就會這樣想,要到這種程度才算是真的懂。

問:這與「造作、無造作」有關嗎?

答:有關。

關於「證得因果緣起」

原文《四聖諦第一回》第三講

辯題:你已證得因果緣起了嗎?

甲:你已證得因果緣起了嗎?
乙:已證得。
甲:宗喀巴大師曾說,外道並未證得因果緣起。所以,你已證得外道無法證得的因果緣起?
乙:是!
甲:我們才學了幾天,就比外道們還要厲害啊?

剛才進行的理路思辯,大概就是我們在辯經場上所用的研究方法。當我引用宗大師的話,提出第二個問題時,你的回答要不就是「宗大師講錯了」;而如果宗大師沒講錯,那麼我們對因果緣起的認識就尚未到達標準,頂多只能說我們對於粗分緣起有一些了解,但這種了解,並未到達「已證得因果緣起」的標準。辯論到此,若你也認同我所引用的宗大師的看法,那你就必須承認自己對因果緣起的認識未達標準。

問:在您的辯式裡,似乎假設我比外道差,所以外道無法證得的,我也無法證得。這種假設合理嗎?

答:在辯經時,我要怎麼問都可以,是因為我心裡覺得奇怪,所以才會這樣問你。也許你覺得我的問題裡有假設,但你不必同意這個假設。你可以把自己不同於外道之處說明白:「外道不能證得,但我能證得。因為外道有錯誤的見解,所以他們無法證得緣起;我的見解正確,所以我可以證得緣起。」

辯經時,你不可以不回答我的問題,然後反問我為什麼要這樣問。我就是覺得奇怪所以才問你,你不能反過來問我為什麼覺得你奇怪啊!哈哈。

我們目前了解的因果緣起,是像「種子產生苗芽」這種粗略的緣起。這些外道也都知道,你知道的外道都知道,但宗大師說他們未證得因果緣起,可是你說你證得了,我覺得奇怪,所以就對你提出問題。


原文《四聖諦第一回》第三講

剛才進行的理路思辯,大概就是我們在辯經場上所用的研究方法。

問:您說這是三大寺在辯經場上用的研究方式,但我怎麼覺得好像只走了兩步就沒了?

答:當然可以繼續辯下去,只是課堂中只講到這裡就暫停了。

問:如果我是專門種蘋果而且有多年經驗的果農,我完全清楚從種子到蘋果的流程。依您的意思,我還是沒有證得「蘋果的因果緣起」嗎?

答:我並沒有想要肯定或否定你有沒有證得因果緣起。我只想藉由這個辯論引導同學思考「如何才算是證得因果緣起」。再看一下問答的過程。

甲:你已證得因果緣起了嗎?
乙:已證得。
甲:那外道有證得嗎?宗大師說沒有。
乙:我同意宗大師的說法。
甲:所以你證得外道沒證得的緣起之理?
乙:對!
甲:…

透過一來一往的過程,目的是為了釐清「證得緣起」是什麼意思。如果一開始在設定辯論題目時,我把主題設定得太粗淺,比如「你已證得蘋果的因果緣起了嗎」,辯沒有幾句就結束,無法討論到更深細的內容。

問:我還是想問,如果我是蘋果果農,已清楚知道種子如何長出蘋果,為何還是沒證得蘋果的因果緣起?

答:我沒說你沒證得啊!我只是反問你「這樣就能算是證得了嗎?」如果這樣就算證得,外道也都證得啦!

從宗大師所講的文字上看,似乎在說「外道未證得因果緣起」,但克主杰尊者在論著中曾有類似如下記載:「除了順世派之外,其他外道有證得因果緣起。」這兩種說法看似不同,但我們要設法了解的是這些用詞背後的真正涵義。

也許宗大師認為,外道雖然也會說從某因產生了某果,但這些因果關係只是「外在的表演」,在它們背後還有一個操控者,就是「造物主」。也就是說,「果」看似由「因」而生,但事實上這些因果關係是造物主的旨意,是因為造物主的意思要種子長苗芽,所以種子才會長苗芽;如果造物主當初的意思是要種子長石頭,那種子就會長石頭。

種子會長苗芽,這點外道也知道。但若進一步問為什麼,他們會答「這是造物主的旨意」,由此可見權力不在種子,而在造物主。不知是不是因為這樣,所以宗大師認為外道並未證得緣起。

然而,一旦講到「到底主權在誰手上」時,就有很多可辯論的了。唯識宗認為主權在「習氣」,如果是這樣,唯識宗是否認為種子、水、肥料是苗芽的因?這就還要再討論了。

問:如果透過這個討論,我心裡覺得「即使我是蘋果果農,我也沒有證得蘋果的因果緣起」,表示我錯解您的意思嗎?

答:對。我只是表達如何運用理路來研究這個命題,並沒有指向某個答案的意圖。

問:那到底要怎樣才算證得因果緣起?

答:真正要回答這個問題,首先要把「因果緣起」分成許多由粗淺到深細的層次。知道「粗淺緣起」只能表示你知道粗淺緣起,不能表示你知道緣起(因為它有很多層次);在粗淺的因果緣起之外,還有很多比這更深細的有待了解。

問:若我是蘋果果農,我可不可以說我已證得蘋果的粗分因果緣起?

答:可以。你所證得的,比起只聽過要如何種蘋果的人更深細。一般人只知道蘋果需要種子、陽光、水、肥料等因緣,但你知道在何時下種、水要澆多少、何時施肥、施什麼肥、放多少量,也知道何者不利於蘋果生長,並知道如何消除這些不利因素,所以你知道的比一般消費者更仔細。

但對一個學過佛法見地的人,他所證得蘋果的因果緣起又會比你再深細些。由此可知,同樣是蘋果的因果緣起,其間有很多粗細不同的層次。

不過,一個不知道蘋果從哪裡長出來的人,看到蘋果咬了一大口說:「哎呀,這蘋果好好吃喔,它是從哪裡長出來的、怎麼長的啊?」這樣的人就沒有證得蘋果的因果緣起。他只知道蘋果的果,但完全不知其因。

問:宗大師在說「外道未證得緣起」時,心裡有一個「證得緣起」的標準吧?

答:嗯,但宗大師內心的標準到底是什麼,恐怕沒辦法由一個人說了就算,因為此處可以有很多的理解層次。我認為宗大師的意思,並不是說外道不知「是緣起」,而是不知「是的方式」(知其然,不知其所以然)。外道有證知「苗芽由種子產生」,但未證知「苗芽如何由種子產生」。

苗芽與種子的關係,真的是因果關係嗎?當苗芽長出來時,種子就沒有了;種子還在之時,苗芽並不在。一個在另一個就不在,這種情況下如何能說兩者之間有因果關係?因與果若是同一回事(一),那就不成因果;因與果若是無關的兩回事(異),也不成因果。面對這個問題,在解釋「苗芽如何由種子產生」時,就會涉及「續流」這個概念。要能真正認識「續流」這個概念,就必須先明白「施設有」或說「假有」的論述。

以上是我的想法。我對宗大師這句話的理解是,雖然外道知道果由因生,但不明白果如何由因而生,不明白因與果之間的關連是如何成立起來的,由於外道無法真正想通這個問題,所以才說他們沒有證得緣起。雖然佛教徒內部在見地上亦有粗細之分,但基本上都能夠回答或想通這個問題。

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理解,以上可能只是我個人的理解。目前為止我還沒從別人那裡聽到關於這件事的看法,不過我覺得別人可能會從「外道認為有造物主」的角度回答。

總之,對於宗大師這句話的理解,可能有不同的說法。雖然說法不同,但都有其各自的意義。透過辯論,彼此主張的歧異才會浮出檯面,所以就算沒有得到確定的答案,也可以從辯論的過程中得到很多收穫,否則我們會停留在粗分的理解上就覺得滿足。

問:我想確定的是,是不是宗大師心中有一個「證得因果緣起」的標準,外道未達這個標準,所以宗大師說他們沒有證得?

答:對。

問:宗大師的標準是什麼?

答:一定不是「種子加上水、陽光、肥料就會產生果」。排除掉這個,我們要設法讓自己有辦法回答這個問題。

問:所以,單從外在物質面去解釋,不是佛法認為的因果緣起?

答:佛法認為單從外在物質解釋不夠。


原文《四聖諦第一回》第一講

若只從字面解釋的方式來看「諸法從緣生…」這個偈頌,因為只從「果依靠因緣而產生」的這個層面解釋,所以就只能解釋到「因果緣起」這個層次。但是,在認識到什麼是因緣之後,進一步探討「果」與「因緣」之間的「依靠」關係時,自然就會牽涉到對「無我」的認識。

問:第一堂課裡的那段話,我以為只討論「果是由因產生」是因果緣起,討論到「果如何由因產生」才會涉及第二與第三層緣起,要到這種層次才與「無我」有關。

答:不是,你誤解了。我在那段話中要表達的意思是,依次探索這三個層次的緣起,就會觸及「無我」這個命題。這三個層次都是在談「果,是由依靠而產生」,而三者的相異處在於「依靠處」的不同,而不是「依靠方式」的不同。第一層因果緣起,果是依靠「因」產生,第二層支分緣起,果是依靠「支分」而產生,第三層觀待緣起,果另有其依靠處。這三層緣起是由依靠處的不同,從而產生粗細的分別。當依靠處愈來愈細,就離無我愈來愈近。

比如,「瓶,依靠它自己的因緣而產生」這是粗分緣起;「瓶,依靠它自己的支分而產生」這就較細了;「瓶,依靠著執瓶分別心而產生」,從這裡將進一步踏進中觀應成派對無我的理解。之前我在第一堂裡講的那段話的意思是這樣。這與你剛才問的問題,我的回答方向不一樣。

上一段內容,我們講到對於「宗大師認為外道未證得緣起」這句話的詮釋,我提到「外道未證知苗芽『如何』由種子產生」。這段話在討論的是「依靠的方式」。仔細去想「依靠的方式」,就與「施設有」有關。

在「果依靠因產生」這句話裡,對「依靠」的理解是:「若有因就有果,若沒有因就沒有果,所以果要依靠因而產生。」其實這句話也有很多不同層次的理解。當進入到更仔細的層次時,其實也可以說「有果才有因,沒有果就沒有因」,你若認同這件事,等於也認同「因要依靠果,因才能成為因」一樣。講到這裡,因果緣起似乎就變得比較深細。不過我之前在第一堂課裡要解釋的,並不是這個概念。

問:因為外道沒辦法接受「施設有」,所以無法證得因果緣起,是這樣嗎?

答:嗯,這是我的想法。

問:毗婆沙宗承許「施設有」嗎?

答:有啊,毗婆沙宗曾提出「補特伽羅是施設有」的論述。不過這部份有一點爭議,我沒好好讀《俱舍論》,所以不很確定。從某一方面來說,毗婆沙宗提出了「補特伽羅是施設有」的論述,也證得「補特伽羅與蘊的體性不相異」,這是所有佛教徒共通的看法,而且毗婆沙宗裡除了一個派別認為「補特伽羅,是『講不出到底算是常法還是無常法』的一個質」,這個派別從見解的角度會被認為是外道徒,除了這個派別外,大家都同意補特伽羅是施設有。但從另一方面來說,毗婆沙宗也主張「凡是成事,都是實質有」。不過這句話裡的「成事」指的是「有功用之法」,對他們而言,凡是成事都是物(有功用之法)。不過這部份因為我沒有好好學《俱舍論》所以不清楚。


原文《四聖諦第一回》第三講

但根據宗大師的看法,不算已經證得。印度外道、基督教、伊斯蘭教無法證得的因果緣起之理,我要如何證得?辯論的思緒進行到這裡,其實已進入到第二步的議題了。不過辯論到此,要暫時告一段落。

問:根據您剛才的說法,我在想,從外道跨到內道的一大步,或說兩者間最明顯的界線,是「施設有」嗎?

答:是的。即使在佛教內部,愈上部的宗義,對「施設有」的看法也愈來愈深細。這個 詞裡有兩個字「施設」與「有」(譯註:法尊法師的譯詞此處似乎更饒富深意「假」與「有」),不是只是「施設」,也並非只是「有」。不只外道,大家遇到最大的困難就在這裡,就在不明白兩方兼俱的「施設、有」。即便是近代的藏人亦然,沒有注意到這點、未仔細去明白這點,因此而遺漏了重要的認識。有些人覺得自己懂得空性,卻不懂得什麼是施設有;有些人則只是嘴上講,但實際上未了解什麼是施設有;如果依照你剛才講的「證得」是「自然而然這樣想」,有些人則雖懂得但並未證得。

問:知道與證得之間的距離要如何拉近?是實修嗎?

答:是去「養成習慣」。

問:累積福德資糧呢?它的作用在哪裡?

答:累積福德資糧是俱生緣,而養成習慣則是直接去思考你所知道的內容。「知道」只表示你知道經論裡說了什麼,但事實是不是如此呢?這就得用自己的思考去判斷了。你知道經論裡講了什麼,知道某個概念的意思,也知道這個概念要用什麼名詞表達,這個叫知道或是理解。

如果只從「理解」來講,你理解龍樹菩薩講的內容,其實只是在模仿他而已,你並沒有真正用到心。但如果你在理解龍樹菩薩所講的意思之後,再自己去觀擇判斷他所言是否屬實、再做一些思考,這時候你算運用了自己的心。在這樣的狀況下,即便你只是對「有沒有自性」生起懷疑,你都已經深受影響了。不必到相信「無自性」這種程度,即便你只是起疑,都已深受龍樹菩薩的影響了。

問:如果我只是淡淡地起疑,影響並不大;只有在認真思考過後的起疑,才會有《四百論》裡說的「動搖三有根本」的效果,是嗎?

答:當然啊!如果你很氣某人講你壞話,在那很氣的當下,你突然打從心底懷疑:「他真的講過嗎?」光是這樣就會讓你不那麼氣了,就算不是完全不氣,但至少氣會消掉一半。只要你真的打從心底想到:「會不會是別人挑撥?他真的這樣講過嗎?」剛才那種氣得理直氣壯的心情馬上就少掉一半。

問:如果我不認識心裡的邪見,懷疑所產生的影響力也很有限,對嗎?

答:應該是的。如果不明白自己的心,疑惑也不會打從心底產生。你的知道只是模仿,懷疑也是模仿,答案當然也只是模仿。但如果是來自心底,甭說是答案了,即使只是發自內心的提問,也都很有份量,因為此時的心與平常截然不同!

之所以會提問,是因為心裡有疑。但你平常哪裡會起疑呢?對於「有自性」一事,我們一直都深信不疑啊!舉個更粗淺的例子,我們總認為自己今天明天一定不會死,一旦你打從心底懷疑著:「今天有可能會死嗎?」就已經傷害到平常那種自認為絕不會死的心情了。

此時,你一定會有很不一樣的感受。也非得到這樣的時刻,你才會有點快從夢中醒來的樣子,緊閉的雙眼才會有點快要睜開的樣子。否則無論提問或回答,都只不過是夢話罷了。#

…出自:2013.3.3請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