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arning: include_once(J_TEMPLATEDIR/includes/frame_inc.php): failed to open stream: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in /www/wwwroot/geshetp/templates/sj_financial/component.php on line 15 Warning: include_once(): Failed opening 'J_TEMPLATEDIR/includes/frame_inc.php' for inclusion (include_path='.:/www/server/php/53/lib/php') in /www/wwwroot/geshetp/templates/sj_financial/component.php on line 15 031-快樂的關鍵 - 圖滇悲桑格西 開示集要 Warning: include_once(J_TEMPLATEDIR/includes/head.php): failed to open stream: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in /www/wwwroot/geshetp/templates/sj_financial/component.php on line 29 Warning: include_once(): Failed opening 'J_TEMPLATEDIR/includes/head.php' for inclusion (include_path='.:/www/server/php/53/lib/php') in /www/wwwroot/geshetp/templates/sj_financial/component.php on line 29
列印本頁

快樂的關鍵不是財富,是少欲知足

與貧窮國家相比,在富裕國家裡生活的人,似乎更不容易快樂。為什麼會這樣呢?我想到的原因是:貧窮人的欲望比較容易滿足,所以更容易快樂。窮一點的人在吃穿上遇到困難,而後產生想要衣食的欲望,一旦心願達成就很滿足。滿足感就像可以餵飽人生的食物,雖然生活的困境反覆出現,但在「遇到困難--設法解決--得到滿足」的過程中,他的心一次次感到滿足,生命也同時得到滋養與撫慰。

但富裕國家的人民,受到各種資訊的刺激,不斷追逐各種聽說的或想到的趣事,膩了再想辦法換另一種新鮮的玩意。跟朋友玩樂膩了,就換成去看電影,厭煩了再換成旅行,再厭煩又再換別的…。到了四、五十歲,所有可以做的都做過了,無論什麼事都無法再帶來新鮮感,但心已經在反覆的追逐與厭煩的過程中被竉壞了。這種「不知再做什麼才好」的苦,將變得難以忍受又苦無解決之道。

身為窮人,要擔心每天的吃穿;身為富貴名人,也會有很多的擔心與壓力。有錢人要辛苦守護財富、擔心失竊,名人不論走到那裡都被人圍繞,無法享受單獨行動的快樂,而且還要擔心孩子被壞人綁架,出門也得雇用保鏢才安心。想到這裡,我覺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快樂的人!既沒有富裕人家必須有保鏢隨行的拘束,也沒有窮人愁吃愁穿的困窘匱乏。有錢人可能覺得自己是最快樂的人,但我覺得我才是最快樂的人。從某方面來說,這也是事實啊!

要什麼有什麼,反而不容易快樂

為人父母總是會盡力想要滿足孩子的欲望,有些小孩倍受父母疼愛,從小要什麼有什麼。但我個人覺得,這樣的孩子長大後,挫折容忍度很低,往往把小困難看得很嚴重;而經歷過人生起伏的孩子,面對小困難則完全不在意。

產生某一種欲望之後,這欲望被滿足,我們就覺得快樂。從某方面來說,這的確是快樂;但如果欲望被竉壞,反而是一種病。我們總希望可以心想事成、要什麼有什麼,但我有時覺得,欲望不要全部都被滿足反而比較好。

一旦欲望被竉壞,心會生病,反而更不容易快樂。

有信仰的老人,比較容易快樂

一般而言,真正的「法」是從斷除十惡業開始,而後漸次去對抗煩惱。但在藏族社會裡,包括老人在內的一般民眾,大多並不知道佛法真正的核心,只是靠著單純的信心去禮拜供養三寶、持六字大明咒與繞塔。

在我的家鄉,很多年輕人對老人的這些作法非常不認同。接受現代教育的過程中,這些年輕人並沒有接受佛法思想的薰陶,在他們眼中,老人家單憑信心而做的那些事情完全是迷信,花錢建造佛塔與佛像等都是浪費。老人家被批評時回應說:「這是學佛法的人要做的事情啊!」而年輕人覺得這種回答是自圓其說,依舊不認同而繼續批評。

我的看法是:老人家做的事,比如繞塔一圈、供一盞油燈的功德與利益,年輕人並不明白,也很難用三言兩語讓年輕人明白。說實在的,要明白這些行為的殊勝面,必須有一定程度的佛法基礎才行,所以不能怪年輕人。但年輕人既然受過近代教育,應該了解一點心理學,那些老人靠著這些作法而得到內心的安寧,就好像年輕人為了追求快樂而去跳舞玩樂一樣。我認為,若要計較老人花費在供燈、造佛像的金錢,那麼年輕人花在跳舞玩樂上的錢,也應該被拿來檢視計算一番,這樣才公平。

就算這些行為是迷信,但這種生活方式可以讓老人快樂。繞塔時如果遇到可以聊天的伴,可以滿足社交的需要;就算沒遇到,至少可以因為今天有繞塔、有持了幾遍六字大明咒而感到安心滿足,信仰能安定老人家的心,讓他安定不慌亂。有研究發現,藏人的養老院與外國的養老院裡,老人內心的快樂程度有非常大的差異。西藏老人會一起持六字大明咒,或是結伴在院子裡繞塔聊天,內心相當平靜。

有個移民國外的藏人接母親出國度假,他的住處附近有一間老人院,那裡有寬廣的草坪,環境看起來很不錯,他就帶媽媽到老人院散心,結果他們看到了在牆外看不到的真相。在看似悠閒的環境裡,老人的內心其實很苦,他們彼此並不會快樂地隨意聊天,如果喜歡看電視倒還好,至少可以打發時間;如果不愛看電視,時間非常難熬啊!看到這些情況後,這位老媽媽難過到整天吃不下飯。

無論供燈與繞塔是不是迷信,都對老人家有幫助。在批評老人浪費時間與金錢的同時,也應該看到這種作法對老人家的好處。


透過實修,佛法才能真正讓我們快樂

學佛法可以讓人快樂,佛法的思想例如死亡無常、出離心、慈悲心與菩提心等都很有益;即使不涉及信仰,腦筋好的人若去挑戰空性這類較深細的主題,愈鑽研愈有興趣,而這種興趣感就能滋養他的心。此外,佛教中禮拜、繞塔等行為,即使只從今生的角度來看,也能幫助許多人獲得心靈的安寧。

不過佛法真正利益我們的方式,是幫助我們的心朝向出離、少欲知足、減少貪欲等方向改變。舉例來說,貪欲會使人不快樂,一旦透過對治降低貪欲,內心就會變得安適。然而要發揮這種效果,必須去實修。如果沒有稍微實修一些道次第,無法真正體會佛法帶給我們的幫助。

有些人在遇到困難時,想起曾聽別人說學佛法有用,就去聽一些佛法開示,但除非自己能持之以恆地思惟,否則這些開示無法立刻帶來好處。平常有下功夫去思惟與練習的人,遇到困難時再一次翻閱經論、聽佛法開示,此時這些佛教的文字與聲音會變得很有力量,發揮真正的功效;如果平常什麼都沒做,光想靠著別人的開示而頓悟,這是非常困難的事。雖然聽開示並不是完全沒有用,但不容易達到你期待的效果。

…出自:《四聖諦第一回》 第六講 2007.12.1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