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rapper

問:聽說《廣論》在講依師的時候,是以密教的觀點去講的,是否是這樣子?

答:我沒聽聖座有這樣講過,所以此處沒有特別的回答。

問:善知識跟根本上師是否有差別?

答:關於這兩者的差別,有一種說法是:如果你從某位師長處得到戒(1)、引導傳承、口訣教授,那麼他就成為你的根本上師,其他,如果只是單單得到三者中的某一種,那就是一般上師而不是根本上師。

第二種說法,不確定出處是哪裡,但我記得有這樣的說法:自己最主要的引導者,也許是從字母開始一直到教導你實修的方法者,這是根本上師;在這個過程中,其他暫時性、別別教導你某一法類的師長,則屬於非根本上師的上師。

有人說:「即使只是聽聞一個字,也要視為善知識依止。」我認為不能這樣說。因為,只有在聽法者自己內心作意,把說法者視為善知識的前提下去聽聞,即便只聽聞到一句四字偈,從此以後,這位說法者才會成為你的善知識。如果只是去聽法,不管你去聽了多久、多少的法,只要你心裡沒有把他視為善知識的作意,他都不是你的善知識。

所以,聖座常常說,在還沒依止某位師長為善知識之前,要去聽他講法,理由是,經典上說,應該要觀察善知識。要觀察什麼呢?不是看他的外表,而是看他的功德,以及他是否能夠為我們開示解脫道。要觀察這些,唯有從他所說的法去觀察才能知道。

所以,先不要依止,不要因為別人說他是上師你就去依止,應該要先聽聽看他說了些什麼,他說的這些,能不能對我有幫助?與事實和經論是否相符?在這樣的觀察後,認為他堪為善知識,而後才去依止他。一旦你的心裡有了「他是我善知識」的作意,在這種情況下,聽聞四字偈以上,就必須把對方視為你的善知識了。

在依止善知識的修行中,最困難的一點,應該就是「師長說什麼,都要奉行」。這話,如果是一位壞師長,有可能會用在錯的地方。

師長說的,不一定要照著做。經典中,佛陀曾親自說過:「我說的話,如果與法不符,你們不用照著做。」所以師長說的,不一定都要照著做。但是,一旦依止某人為善知識後,無論他是好是壞,從學生這個方面來說,都不可以失去對師長的信心、不能觀過。如果可以做得到完全不犯,這是最好的。

某人,即使不是你的善知識,但基本上只要是有情,我們都不應該對他觀過;其中對於學法之人,特別是與自己有法上的關係者,即便他只說了一句對我們有幫助的話,這些人都是自己的法友,遮止自己觀他們過失的心,非常重要。

前陣子,我讀了一些佛經,其中與歷史有關、開示業果的佛經,大約有三函佛經。其中有百分之六十講到的都是沒辦法控制嘴巴而帶來的害處。口沒守好,得不到什麼好處,卻又造一堆惡業。比起來,還不如去偷東西。偷東西,如果可以不被對方知道,至少在暫時上,你有得到一些好處;或是經商時你講謊話,至少在今生你有得到一點東西,當然下一生就得受苦了。口沒管好,不但什麼都沒得到,卻又造很大的惡業。

今天聖座講經時,提到了格西博多瓦。有一天,格西博多瓦跟另外兩位法友討論到依止善知識這個話題。第一個人說:「我們遇到的上師,當然都是具量善知識。不過,對我們噶當派而言,即便上師如狗,還是要以頭去頂禮其足。這是噶當派的作風。」

接著第二個人說:「要成辦廣大、又非常重要的佛果位,若依止的是跟狗一樣的善知識,是沒辦法達到的吧?」他說的話也有道理。我們依止的善知識,一定要是具量的。若依止的是一位沒有功德的師長,又如何能成辦佛果位呢?

接著,格西博多瓦說:「要成辦佛果位,不只善知識,連一切有情都是要頂戴於頭上的。像狗一樣的上師,也是有情吧!」

所以,對一切有情都應該要修淨觀。但是,是不是要照著他的話去做,與是不是依止他為善知識,又是另外的事情。也就是說,對一切有情,我們都要修淨觀,但其中,對於該照著誰說的去做,該依止誰為善知識,是在淨觀的前提下,另外要談的事情。

例如,今天如果找一個回教徒、外道徒來到你面前,要你依止他為善知識,沒辦法,做不到。但是聖座說要對他們修淨觀。連其他宗教的人,都要對他們修淨觀了,更何況同樣是佛教徒呢?

聖座曾經說過:「對人要淨觀,對法要觀察。」去觀察他所說的話,然而,對於說法者本身,要修淨觀。

…出自:《2009華人請法團析釋》第六講

1.顯乘而言是得戒,密續而言是得灌頂。從某位師長處得此三者,稱為「三恩根本上師」。…辯經學院 昆秋汪杜格西

悲桑格西法語

智慧小語

有個人跟佛陀說:「我要快樂,但我一直不快樂。」佛陀說:「只要把『我』與『要』丟掉,剩下的就是純然的快樂了。」....(閱讀更多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