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rapper

此處引《聲聞地》中的一段文說:「從昏睡蓋,淨治心時,須為經行。除此從餘,貪慾等蓋,淨治心時,應於床座,或小座等,結跏趺坐。」如果你坐著會打瞌睡,或是身心睏乏無法清楚觀想所緣境、無法思考,在這種時候可以一邊經行一邊做觀修。觀修時不是只能坐著,如果坐著會睡著,或是腦袋昏沈無法思考,可以用站的,也可以邊走邊觀想,不坐拜墊坐在椅子上也可以。但如果沒有這些困擾,在一般的情況下,用盤腿而坐的方式觀修是最好的。

盤坐的方法是「故於安樂臥具,端正其身,結跏趺坐,或半跏趺,隨宜威儀。既安住已,歸依發心,決定令與相續和合。」《廣論》的說明只有這些,在《安樂道論》與《速疾道論》裡有提到身體的姿勢可以依照毘盧七法而坐。毘盧七法這個名稱應該是來自密續典籍,而《廣論》以顯乘為主,也許是因此而沒有細講毘盧七法。毘盧七法包括:①腳以金剛跏趺坐②手結等持印③身體坐正坐直④頭略向內收⑤眼視鼻尖⑥雙肩平舒⑦齒唇自然放鬆、舌尖微抵上顎。最後這一項是了避免因為長時觀修而口乾,也可以防止口水滴下。

觀修時不一定要用這種方法盤坐。做得到就做,若做不到就用自己能做的方式去做就可以了。不過,在做密續圓滿次第的觀修時,毘盧七法就非常重要了。對我們現在而言,毘盧七法中的第三項「身體坐正、坐直」是應該要關注的重點,因為身體坐直後氣脈就會直;氣脈直了,氣脈裡的風息就可以流暢地運行,這樣一來,你的心也會比較清晰。

關於修行時的規矩,我們應該知道經論裡說了哪些標準的作法,同時也要明白自己可以如何調整。以腳的姿勢來說,最好的是金剛跏趺坐,不行的話就半跏趺坐,還是不行的話就坐在椅子上,再不行就邊走邊觀修,萬一很想睡覺也可以站起來。就像這樣,一方面要知道標準作法,同時也要在掌握重點的前提下懂得如何變通。若以為事情只有一種作法,不知變通地硬鑽牛角尖,要求自己一定要全部做到,做不到就全部放棄。這兩種極端的態度都不對。

知道最標準的作法,也知道這些作法可以調性調整。例如你的腳有病痛,或者你現在很昏沈想睡,此時若按照本來的標準做,思路會不清晰、無法好好思考,若用其他的方式能有更好的觀修效果,就應該稍做變通才對。就型式上來說,過度的擔心是不必要的。

…開示日期:2007.5.3

悲桑格西法語

智慧小語

有個人跟佛陀說:「我要快樂,但我一直不快樂。」佛陀說:「只要把『我』與『要』丟掉,剩下的就是純然的快樂了。」....(閱讀更多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