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rapper

這個段落最主要的重點是說明,在修行前必須調整動機。所作的事到底算不算佛法的法行,關鍵就在皈依。有皈依,則所作的事都是佛法的法行;有憶持菩提心,則所作的事都成為大乘佛法的法行。由此可知,能救怙我們免於邪道的是皈依,能救怙我們免於劣道的是發心。皈依與發心這兩個法類,不但在最初修正動機時需要它們,在正行時也非常重要。

為何我們需要修正動機?因為,自己所作的事究竟是不是善,或雖是善,但能否成為解脫之因、能否成為獲得佛果之因,都是由動機決定。在《心類學》中說的五種善中,有一種即是動機善(等起善)。

還有一種善是體性善,這種善不受動機影響,例如信心與悲心。這一類心的體性本身就是善,生起這類心時就算沒有想到來世、解脫或成佛的動機,只要一生起這種心,就是生起了善心。但是,很多其他的法行是否為善,必須觀待動機才能決定,例如禮拜、繞塔、課誦、布施等都是如此。以布施某人一百元為例,若是為了個人獲得美名、得到回報而布施,這種行為完全不算善行;若是為了利益來世而布施,這種行為就成為能獲得增上生的因;若是為了獲得解脫而布施,就成了能得解脫的因;若是為了利益一切有情、為成辦佛果位而布施,就成了能得佛果的因。

對佛完全不認識,只在心裡著「我要成佛」,用這種心去做的布施不知能否成為能成佛的因;若你心裡認識的佛,至少是「有能力在虛空未盡之際,不斷利益有情者」,為了成為這樣的人而去布施,雖然直接付出的金錢只是有限的一百元,但由於布施動機的差異,使得你因此造下無限的善。為什麼?因為你在做布施時,心裡想的是「我是為了每位有情都能得安樂而布施」,由於有情無量無邊,所以你能得到的善也無量無邊。若你心裡認識的佛,是「完全具備一切功德、究竟遠離一切過失者」,為了獲得這樣的果位而布施,將使你獲得與一切功德和一切過失等量的善;若你心裡認識的佛是「在虛空未盡之際,安住世間利益一切眾生」,為了成辦這樣的佛果位而去布施,你將獲得在虛空未盡之際都不會窮盡的善根。「由菩提心攝持的善根不會完盡」這句話的道理也就在這裡。你生起的菩提心是極為廣大的心,當你把所造的善根,朝著「願能成為可以在虛空未盡之際不斷利益眾生的因」去回向時,它們就成為不會窮盡的善根。

由於最初的動機與最後的回向,大大影響我們所作的事成為獲得哪種結果的因,所以必須在正行尚未開始前好好修正動機;在正行結束後殷重回向。

若具備福德資糧,凡是可以成辦的心願,一定都能成真。福德資糧就像金錢,以世間的狀況來說,雖然錢只是經過印刷的紙,但透過錢可以成辦很多事情;福德資糧也是如此。然而,雖然有錢可以辦成很多事,但有錢的人會把錢用在什麼地方、拿去辦成什麼事,就要看這個人心裡想要的是什麼。所以這些錢可能會被誤用、可能被用在小事情上,也可能用來做大事業、用在法上、用在能成佛的因上。

同樣的,福德資糧會被用在什麼地方,由動機與回向決定;而動機與回向「為了某某目的」、「願能如何如何」,其實就是欲求。所以,福德資糧累積後會被用在什麼地方,由欲求決定。福德資糧的作用是使得內心的欲求可以成辦,它是讓所願能成辦的條件。按照這個道理推測,一個很有福德資糧的人,若心裡一直咀咒某人生病,我認為這種咀咒真的有害人的能力。因為此人的福德力可以幫助他心想事成,而他內心一直希望某人生病,某人可能會因此受害。同樣的,若這個福德資糧很厚的人,心裡一直希望某人可以獲益、疾病痊癒,對方應該會因此而獲益。因為他的福德資糧受到欲求的引導,從而成為對方疾病能痊癒的一個因。

由上可知,調整動機是非常重要的。佛陀曾說過:「諸法依緣生,住於意樂上,何者發何願,即得如是果。」總體而言,任何法都必須依靠因與緣產生,佛法特別認為苦樂的主要因緣是心,而心的趨向又以欲求為主導。由於某種法行最終能成為何種果的因,主要受制於欲求,因此佛法非常重視調整動機。例如做大禮拜,若動機不清楚,或為了今生安樂而做,則這個行為就只是一種運動,它能得到的好處是做運動的好處。為了今生身體健康而繞塔,這種行為跟時下一般人為了健康而跑操場一樣,無法帶來額外的利益。有些上師甚至說,為了今生而做的事情是惡業,即使你在觀修,若為今生獲得盛名而做,則觀修是在造惡業;若你觀修是為了切斷輪迴、利益一切有情,即使你觀修的時間很短,也能快速圓滿福德資糧。由上可知,由於動機的不同,相同的行為可能是造善業,也可能在造惡業。

…開示日期:2007.5.3

1.《心類學》中講善心所時,把善分為五種:體性善、相應善、隨行善、等起善、勝義善。

悲桑格西法語

智慧小語

有個人跟佛陀說:「我要快樂,但我一直不快樂。」佛陀說:「只要把『我』與『要』丟掉,剩下的就是純然的快樂了。」....(閱讀更多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