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rapper

(四)由希求解脫之心,產生能見對方受苦的智慧

另一條河,是能看見對方在受苦的智慧之河。之前說過,要生起願一切有情從輪迴苦解脫的心,必須先認識自己正在輪迴中受苦。不但要看清自己無始以來一直在輪迴中流轉,也要認識自己受到的壞苦與行苦都是苦。若對自身處境不覺為苦,就算把思惟的對象轉移到眾生身上,也無法產生希望眾生離苦的心;萬一有產生,反而證明自己並不善良。因為,不知有漏樂是苦的人,有漏樂在他心中是好的、是快樂的、是應該要追求的。自己很想要的,卻希望別人不要擁有,這是什麼心態?就像有人一輩子都在追求金錢,他如果希望某人不要有錢,這應該是一種壞心眼,而不是大悲心吧?

除非你真的覺得有錢是苦,因而希望別人不要因為過度富有而受苦,所以衷心希望對方不要太有錢,這種心才能算得上是悲心;如果明明自己也很想要,不覺得那種追求有任何問題,卻希望別人不要獲得,這根本不能算是悲心。所以,若要生起希望一切有情脫離輪迴苦的心,必須先認識自己正在受苦,生起希求解脫的心才行。

以我們現在的程度來說,別說行苦是苦了,連有漏樂是苦我們都不認識。因為不認識,所以我們才會一心追求有漏樂啊!

有親身體驗,才懂得將心比心。以我來說,我是個病人,旅行時若體力不夠,經常會覺得很辛苦。此時,與我同行的友人,若曾經有生病的經驗,他會很適切地觀照我的需要;一起坐車時,他會考慮到我身體虛弱,細心幫我張羅一個比較不被打擾、震動少一點的位置。相反的,如果同行者是很健康、從不知生病為何物的人,很難在旅程中得到照顧。尤其在搭巴士時,跟塊頭大的人一起坐,車子過彎時,他身體的重量全部壓到我身上,而我又沒有力氣,那時真辛苦。

經歷過病苦、能夠感同身受的人,對病者的照顧似乎會更貼心與妥適。同樣的道理,認識苦、真心希求離苦的人,與沒有這種希求心的人,在思惟幫助對方離苦的大悲心時,會有很大的差別。

想起一個故事。有一對夫妻,丈夫的牙齒很健康,從來不知道牙痛是什麼。有一天,妻子的牙齒痛,一直喊疼,丈夫覺得很不耐煩,就對妻子說:「牙齒是骨頭,骨頭哪裡會痛呢?」聽起來很好笑吧?然而,沒有受苦經驗的人,有時就會是這個樣子。幾年之後,丈夫牙痛,一直哀哀叫,妻子反問他:「不是說骨頭怎麼會痛嗎?」丈夫不知怎麼回答,只好說:「哎呀!你們女人家不懂,男牙與女牙不一樣啦!」哈哈。

要先在自己身上認識苦,接著才有辦法把對象擴大到一切有情。認識自身之苦的方法在中士道,包括思惟自己如何在輪迴中流轉、煩惱如何讓自己受苦。這條共中士道,不但是追求解脫者必須思惟的內容;想要生起大悲心,同樣也必須思惟才行。

所以,大悲心這條河的水源有兩條,一條來自共中士道,另一條來自透過知母、念恩、報恩而生的慈愛。對一切有情生起的慈愛心,與看見一切有情在受苦的心,這兩顆心合在一起,才能產生願一切有情離苦的大悲心。

…《2008道次第概說》第五講

悲桑格西法語

智慧小語

有個人跟佛陀說:「我要快樂,但我一直不快樂。」佛陀說:「只要把『我』與『要』丟掉,剩下的就是純然的快樂了。」....(閱讀更多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