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rapper

(五)有下士道的修行,才有精純的中士道意樂

共下士道要思惟的科目有四個:無常、惡趣苦、皈依、業果。不覺得自己來世若投生惡趣很可怕,不希求脫離惡趣苦的人,就不可能生起害怕投生到善趣的心,當然也不會生起強烈的希求解脫的心。

中士道裡會講到,就算投生人天善趣依舊是苦的自性。一個沒有想要脫離惡趣苦的人,根本不可能產生想要脫離人天善趣的強烈希求;反之,若強烈地想要脫離三惡趣苦,這種人只要一想到,就算投生人天還是會死,死後還是有可能再度投生惡趣。想到這裡,他會覺得就算投生人天的安樂再大,都是站在惡趣的險崖旁邊,完全不保險。

由此可知,如果你希望生起強烈、精純、穩定的中士夫的想法,就必須先有下士道的想法才行。不過,如果你不要求品質,只求產生程度尚可的中士道思惟即可,則沒有認真思惟三惡趣苦,應該可以達到目的。因此,有些非常不能接受地獄存在的人,不必過度勉強自己思惟惡趣苦,可以先跳過,直接觀修中士道;等到對中士道生起一點定解後,再回頭看下士道的內容,會慢慢容易接受。

從小生在佛教環境的人,無論內心是否相信,至少對於地獄、餓鬼這些說法不會感到陌生,思惟三惡趣苦時的挑戰或許不會這麼大;但有些人沒有從小耳濡目染,完全不習慣這些說法,講到地獄就完全無法接受。這一類人可以在思惟三惡趣苦的畜牲苦之後,直接進入中士道的觀修。我的意思是,有些人根本不想或無法思惟三惡趣苦,該怎麼辦呢?他不必因此卡住而停在那裡,可以直接進入中士道思惟輪迴苦、出離心,這樣應該也能生起一點點中士道的意樂。然而,若要生起強烈的中士道的心, 一定要有強烈的希求脫離三惡趣苦的心才行。

修道一事,雖然基本上必須按照順序,但是不必一味死守。不是在某個科目的證量沒有產生之前,別的科目都不可以修,不是這樣的。道次第裡的每一個科目,都有彼此互相輔助的作用。修某個科目卻無法產生證量,有時可以先跳到下個項目修。後後科目有助於前前科目,而前前的基礎愈穩固,對後後的進展也會愈有幫助。

要產生中士道的想法其實並不容易。包括認識行苦、認識其根本是我執、認識我執是錯亂、認識解脫是可以獲得的,這些思惟與想法都不容易。所以一方面要靠著學習經論建立理路,另一方面則需要淨罪集資,透過兩者並行的方式,才能真正掌握整個想法的核心。

淨罪集資很重要,如果有以下士道講的皈依修心,集資淨罪的品質會很好。下士道皈依的內容裡有講三寶功德,認識三寶功德,則無論禮拜、供養等都會很精純。若皈依做得好,集資淨罪也會很好,這樣一來,中士道的思惟也會跟著得到幫助。這也是為什麼在中士道之前,必須要有下士道修心基礎的原因之一。

從另一方面來說,愈深刻思惟三惡趣苦,就會愈真心祈求三寶救怙,皈依就會修得更好。只希望脫離今生的困境,為此而向三寶求救怙,並不是法上說的真皈依,只是隨順的皈依而已。

思惟三惡趣苦之前,必須思惟死亡無常才行。舉個例子來說,某甲與某乙都住在策秋林寺,某甲明天要進城辦事,某乙則不用。如果今天城裡發生嚴重的打架事件,雙方互毆造成很大的傷害,聽到這個消息,某乙應該沒有什麼感覺,但某甲會很害怕,也會不斷盤算明天該怎麼做。同樣的,沒有「我會死、死後還有下一生」這種想法的人,無論聽多少三惡趣苦,對他而言都是別人的事,他不會生起恐懼心,也不會想要脫離。只有想到自己會死、必須去到來生,想到來生可能投生惡趣,惡趣苦才會讓他感到懼怕。所以在共下士道次第的科判裡,思惟三惡趣苦之前,必須先思惟死亡無常。

有句祖師的口訣是:「法的觀修從無常開始;法的實踐從業果開始。」觀修時,要從念死無常這個科目開始逐次修習,如果一開始就修無我,無法產生什麼結果;平日的實踐,則要依循業果道理斷惡修善,從斷除說粗惡語等惡行開始。

因此,要從念死無常開始,一直往上修到止觀。然而,如果只修幾天、幾個月或是幾年就停下來,無法得到什麼成果,必須持續地修才行。以學習來說,光學幾天不可能就會懂,必須持續地學,年復一年地學,否則很難嚐到法味。

(六)勸勉上路的內在激勵者

既然路程很長,所以我們需要勸勉者。外在的勸勉頂多只能讓我們多用功幾天或幾個月,所以不太有效;唯有內在的勸勉才能真正激勵我們持續前進,而這個勸勉者就是思惟暇滿。認識暇滿的體性,思惟暇滿義大與難得的道理,這些想法如果真的入心,就會成為你內在的勸勉者。

西藏有種動物叫野騾,長得有點像驢,是一種生長在山上的野生動物。有個沒有雙腳的人不小心從岩山上跌落,剛好就摔在一隻從山谷下經過的野騾背上。受到驚嚇的野騾拔腿狂奔,騎在野騾背上的他竟然唱起歌來,後來就摔下來了。朋友問他:「你這個傢伙,掉在野騾上竟然還在唱歌,真是的!」他說:「斷腿的人竟然能騎在野騾上,也就只有今天這麼一次了。這個時候不唱歌,要等什麼時候唱呢?」

若真的想到暇滿義大難得,心裡就會有這種感覺:「能成辦來世增上生、解脫、佛果位的法,竟然有機會能學、能思惟、能觀修,這種機會也就今天這麼一次,這次不修,要等什麼時候修呢?」想到這裡就會很歡喜地修行。

(七)一切功德的源泉

再想想,自己為什麼會懂得這些?沒有人一開始就懂,連今生世俗的工作也需要有人教,何況是無始以來從沒去過的解脫與佛地,沒人教,怎麼可能懂?因此我們需要一位教導者,也就是善知識。與善知識建立關係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關鍵。如果建立關係的方式很精純,則整條道都會變得很精純;若不精純,將很難成辦精純的道。

《功德之本頌》說:「諸功德本謂恩師,如理依止是道基。」依師軌理就像根基一樣。沒有依止師長的體驗,或不懂佛法核心,或完全沒有信心習慣的人,可能會覺得依師軌理是要求、甚至強迫人要對另一個人生起信心與恭敬。但是,一個懂得佛法心要的人解釋依師軌理,不但可以解釋得非常深廣,也能把顯密一切道的精華,都與依師軌理結合在一起做詮釋。

…《2008道次第概說》第五講

悲桑格西法語

智慧小語

有個人跟佛陀說:「我要快樂,但我一直不快樂。」佛陀說:「只要把『我』與『要』丟掉,剩下的就是純然的快樂了。」....(閱讀更多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