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rapper

要在這麼短的時間介紹道次第,很難講出令人滿意的結果。但就像之前說過,若能達到宣傳「必須重視道次第」這個目的,也就可以了。

一、以實修道次第為目標,安排學習計劃

為了實修道次第,必須先把實修時要觀修的科目,從依師軌理、暇滿義大難得、念死無常等,在心裡建立完整的架構。當然,建立架構一事有廣略的差別,各位只要根據自己的能力,先建立或廣或略的架構,然後無論何時都關注它,包括讀經論、經歷任何事時,都要想著它們與道次第之間有什麼關連。

然後也要繼續學習,包括四諦、二諦、諸大論典等等,要學的內容很多,也許有人打算從藏文字母開始從頭學起。如此學習一段時間,稍微建立起佛法基道果的基本架構後,接著一定要依止一位善知識,開始實修道次第。

在這個階段實修道次第,並不是為了生起證量,而是為了嚐到一點法味。當然,不必講也知道,要生起證量一定要實修,但我不只是為了這個目的而在這個階段提出實修的建議。去實修,就算修得不好也要去修,目的是為了透過實修,開始真正嚐到一點點法味。從依師軌理開始,到暇滿、念死無常……,到把整個道次第完整地修過一遍,就算一天裡只修一到兩座,用一年的時間應該可以修得完。一年的時間不算長,但你完成的卻是一件很有意義的大事。如果能用這種方法完整觀修一輪道次第,你會稍微嚐到一點法味。

再說一次。在稍微建立起佛法基道果的基本架構後,就要依止一位善知識,然後開始實修。若做不到每個所緣都花一個月去實修,就縮減為每兩星期觀修一個所緣。過程中,若能生起一點證量當然很好,若沒有也沒關係,時間到了就換下個科判做實修。

這樣做一定會有幫助。透過這個作法,你的心會變得不一樣。一年結束後,有人可能從此一輩子都專心投入實修;有人選擇繼續深入佛法、做更廣大聞思,但同時固定每天花一小時或半小時持續實修,這件事情很重要,一定要做,它是必須一直保持的基本功夫。持續實修,一方面可以保持已有的體會;再者,就算沒有馬上進步,也會因為持續努力而漸漸看到進步的成果。總之,有了剛才說的基礎後,有人會選擇有人會選擇專心一意做實修。

此外,有人選擇講經、當翻譯、寫作,或是選擇投入社會服務、照顧家庭、經商等世俗生活。無論做什麼,每天至少要固定花半小時持續實修,然後設法把這個實修與平常的工作建立關連性。這樣一來,雖然同樣是世間人,但每天早上半小時的一座實修,會使你與一般人不一樣,每日的工作會因此成為法行、成為修行的順緣;而工作時獲得的各種經驗,又可以回過頭來利益你的實修。

做生意,或是生活裡人際間的交往互動,有時會遇到一些麻煩與困難,甚至會忍不住想生氣。這些經驗都可以成為幫助實修的教材,而實修的體驗也會對自己的工作與生活產生助益。這樣一來,日常生活就能與實修佛法互相結合,而這也就是實修的方法。

二、用這種方法學習的好處

舉一個小例子。一個身為家庭主婦的佛教徒,如果平常有固定觀修菩提心,心裡就會有要利益一切眾生的想法。把這個想法運用在養育孩子上,不用講到很深遠,如果能從小灌輸正確的觀念,注意培養孩子的學識與道德,教導他盡量去幫助別人、多思考眾生的利益。這個孩子長大後若有機會承擔眾生的責任,則這個既善良又有能力的孩子,將可以造福成千上萬的人。

雖然直接照顧的只有自己的小孩,但是透過孩子,一位母親其實可以成辦很多眾生的義利。當然,可以做的大事還有很多,但就從這個小小的例子來看,只要懂得運用,養育孩子就是一種法行。

然而,設立目標、懷著利益眾生的動機去做,不表示一定能成功。孩子有孩子的狀況,他有自己過去的業、智力等限制,你無法完全照自己的意思把他培養成某種樣子的人,就像佛陀雖然用盡方法,依然沒有把我們完全改造成另一種人一樣。有沒有結果是一回事,只要懷著良好的動機去做,能成功最好,就算沒有達到目的,但養育孩子這件事情,已經因為你的動機而成為善業,不會變成完全沒有意義的事。

以上是有這樣做的好處;如果沒做,又會怎麼樣呢?雖然有學佛,而且學了很多經論,但是完全不重視實修道次第,連稍微花一點時間、嚐到一點法味都沒有,這種人學到後來會變成什麼樣子呢?一開始去聽課、看書時,他會感覺到有收穫,但是一段時間後,這種幫助感愈來愈小,連聖座嘉瓦仁波切講經,他也覺得都聽過了,讀經也覺得書裡寫的自己都知道了。他雖然能解釋佛法是什麼,但心裡對佛法一點感覺都沒有,對他而言,佛法似乎一點幫助也沒有。

反之,如果按照剛才講的那種方式學佛,由於透過實修嚐到了一點法味,後來無論再聽到什麼法類,都會讓你愈聽愈覺得有味道,愈聽內心愈快樂。由於一直都能嚐到法味,而且是愈來愈有味道,所以永遠不會覺得沒興趣,自心因此得到的利益愈來愈多。

有一位跟我蠻談得來的法友,我們經常聊天,有時講到一些講過的事情時,我會說:「啊,這個你早就知道了,之前講過好幾次了。」他總是說:「講過再講沒關係啊,再聽一次,我還是覺得很有幫助。」他是有實修並嚐到法味的人,所以會有這種感覺,否則應該會覺得重覆講的東西沒有意思。

有人覺得聖座講法了無新意,但是對法有感受的人會重視聖座講的法,而且愈聽體會愈深。聖座講法有一個特色,由於他的知識太廣,但每次能講法的時間太短,所以在講經時,針對同一個主題,聖座每年切入的角度與理由都不一樣。看重聖座講法的人,第一次聽到某個主題時心裡會想:「這種講法應該涉及某個重要的關鍵。聖座用這種方法解釋,密義何在?」這個人把這種想法放在心裡,下次再聽聖座講相同主題,若聽到尊者用另一種方法解釋,他會再放在心裡,不斷累積。如此針對同一個主題,在聽過聖座從三、四種不同角度剖析後,就會有稍微懂得的感覺。

我雖然學法不深,但持續學法的時間不算太短,現在也還在繼續學。有時跟法友談到某個主題時,我會引用聖座的說法論述,此時他們的反應若是「有嗎?聖座有說過這個主題嗎?」我就把聖座說過的內容,花幾天時間跟他們討論。之後他們聽聖座講經,才發現那個主題聖座似乎每次講經都會講,但在這之前他都沒有聽到。

聽聖座講經,愈聽總有愈深的體會;就算沒有獲得更深入的體會,也都會有獲益的感覺。一旦覺得有益,就不會感到饜足,對經論也是如此。由於愈讀感覺愈深入、愈有味道,對這種人根本不必提醒他要恭敬經書,他自然就會對法寶產生無比恭敬的心,甚至會覺得經書是他的親兄弟,產生無比深厚的感情。

有些聰明但傲慢的人,聽到老師講某些不合己意的內容時,他馬上感到不以為然,或覺得這位老師不過爾爾,從這裡開始對老師產生觀過心。如果你花幾年時間觀察這個人,會發現這個人連聽聖座講經也是相同的態度,覺得聖座不過如此,甚至對聖座觀過。這種人也許不會直接在別人面前批評聖座,因為他擔心自己會被別人責怪;但若他遇到某個可以讓他大放厥詞的對象,最後,本師釋迦牟尼佛也會被他批評。雖然事實上,是因為自己的程度不夠,才會覺得佛陀的作法不對;但一個連佛都敢批評的人,又有什麼不能批評呢?變成這種樣子,雖然未來他還是有可能成佛,但在今生要成佛就成了一件非常困難的事了。

西藏有句諺語:「酥油不能軟化油皮殼,佛法不能調伏教油子。」這句話的意思是,皮革塗上酥油之後反覆搓揉,皮革就會變得柔軟,但裝油的皮革袋變硬之後,再怎麼塗油都無法讓它變軟。一般而言,心續伶俐的人可以靠著佛法調伏內心,但是,學了法卻對佛法沒感覺,學了很多,也很會講,但心裡一點感受也沒有。成了一個學法油條之後,就會像剛才說的那樣,看書覺得書寫的不對,看上師也覺得上師不對。他既不可能自然而然就變得調伏,又沒有人能調伏他,暫時上來說,誰都拿他沒辦法了。

所以,要重視實修,要依止一位具格的善知識,尋找一條沒有錯誤的道路,持續地聞思修,還要恆常祈願、集資淨罪、向三寶祈求,如果持續這樣做,一定會不一樣的。

…《2008道次第概說》第四講

悲桑格西法語

智慧小語

有個人跟佛陀說:「我要快樂,但我一直不快樂。」佛陀說:「只要把『我』與『要』丟掉,剩下的就是純然的快樂了。」....(閱讀更多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