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rapper

目錄

中士道分為兩大部份,一是生起希求解脫之心,二是獲得解脫的方法。第一個部份主要是透過思惟苦諦與集諦、認識解脫,從而生起想要解脫的心。第二個部份說明獲得解脫的方法是戒定慧三學,此外還要瞭解安立三學的理由,以及三學的數量與次第決定之理。

一、獲得解脫的方法

關於獲得解脫方法的另一種說法是八聖道,但其實它統攝在三學中。三學與八聖道只在開遮上有差異,但內容完全相同。

(一)增上戒學

此處說的受戒是指受別解脫戒。嚴格說來,受戒之前必須概略認識什麼是解脫,必須帶著想要解脫的希求心去受戒才對;但是從小出家的人,在出家當時既不認識解脫,也沒有生起希求解脫的心,雖然受戒前上師會做一些講解,但恐怕很難在那時就聽懂。然而,若他後來透過學習,漸漸生起希求解脫的心,而後產生「為了獲得解脫,所以我要好好持戒」的想法,戒律的典籍裡說,如果有這樣做,所受的戒就成為出離的戒律。

1.持戒的目的

從戒的種類來看,居士戒、沙彌戒、比丘戒雖然都是別解脫戒,但要持守的戒條有多寡之分;但從持戒者來看,只要能好好持戒,未來就容易成辦三摩地。比起完全沒持戒,有好好持居士戒的人,會更容易成辦三摩地;有好好持戒的比丘,與好好持戒的在家居士相比,前者更容易成辦三摩地。

為什麼會有這種差異呢?持守戒律,目的是為了成辦某個目標。雖然一般斷除十惡業的戒並非由某人刻意制定,它是從性罪的角度形成的戒律;但沙彌戒與比丘戒,就有刻意制定的戒律在其中。雖然從某個角度來說,它們是人為的;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,它們也是自然的,因為它們都是為了達成某個目標,自然應該要做的事。

例如,一個結核病人如果想要痊癒,就必須針對這個目標去做種種的保健;如果生的是膽病,就會有其他相對應該注意的事項,這些都是因應不同目標而必須做的不同事情。同樣的,想要獲得解脫的人,只要去受別解脫戒並好好持守,自然就會被引導到解脫的方向上。因此,每一條戒律都有它存在的理由,只是我們能不能做到而已。以我來說,有些戒條我也沒有辦法完全做到。雖然做不到,但不應該覺得無所謂。

有些人也許覺得某些戒條不重要,因而產生輕忽的心態。然而別忘了,制戒者是佛,他是一切遍智,所有的事他都知道得非常詳盡透徹,他制定的每一條戒律必然都有其深義。持戒者若能完全持守,自然就會達成解脫的目標。當然,在這之前你必須有希求解脫的心,從受戒開始就要有這種心。用這種心好好持戒,自然就會朝向解脫。就算你沒有非常積極、想要快點解脫的心情,但只要有好好持戒,自然而然就會到達解脫城了。

邦朗仁波切曾說:「戒律,是不修就能成佛的口訣。」這話在藏地很有名,是一句特別強調持戒重要性的話語。雖然一般而言,不修就無法成佛,但如果真有不修就能成佛的口訣,這口訣必然就是戒律。

去受戒,然後好好持守!就算你沒有很精進,也會自然就被帶到目的地。

基於不同的目標,所以有不同的戒律。除了別解脫戒外,以成佛為目標而持守的菩薩戒、密咒乘的戒律都各有一些差異。戒律不同,是因為目標不同。要達到某個目標,就會有相對上必須消除的違緣與必須具備的順緣,只要消除違緣、具足順緣,結果就一定會產生。

當然,光持戒無法解脫,要修三摩地,也要學習無我的道理,學了之後也不會馬上就懂,所以必須繼續跟著老師聽聞。佛陀曾說,持戒而不學習,與學習而不持戒這兩種人相較,前者的作法比較好,層次也比較高。

2.佛教徒應非常重視戒律

佛陀非常重視戒律,計算輩份高低時,要根據所持戒律的高下與戒臘(持戒時間)計算,在家人的輩份低於沙彌,沙彌低於比丘,比丘中戒臘低者要禮敬戒臘高者,誰先出家就算誰年長,無論是禮拜或供養等等都是如此。法會的座位安排,不是看學習成績好壞而是看戒臘,戒臘愈高的出家人應該要坐在愈前面。

這是當年佛陀訂下的規距,但近來的作法已經不太一樣了,大家更重視學識而不那麼重視戒律。從佛教徒內部的看法來說,如果介紹某人是持戒比丘,大家不會覺得某人有功德;但若介紹某人學識很好,或在某個領域例如對《中觀》很專精,大家馬上會對這個人另眼相看。

在這種狀況下,出家人受邀參加寺院外的某些集會,有時會有一點困擾。例如,好幾位出家人一同受邀到某個場合,有格西身份者會被安排到貴賓席入座,戒臘高的人反而跟一般大眾坐在一起。如果社會上的作法變成這樣,出家人就會很困擾。被邀請坐到貴賓席的人,既無法拒絕,但照著做又與佛的教示相違,戒臘高卻坐在低座的人,同樣也違反了佛的教示。佛是一切遍智,但現代人似乎覺得自己比佛懂得更多。我猜想,這種情況或許是受到西方文化的影響所致。西方人非常重視學識,受到他們的影響,我們對於學識的重視度比以前高,覺得持戒似乎沒那麼重要。

阿底峽尊者任何時候都能親見度母,當年在考慮要不要去西藏時,他向度母祈請並問道:「我若去西藏,能否為眾生帶來利益?」度母答道:「若去西藏,壽命會稍微縮短,但對於弘揚教法將有極大的幫助,尤其靠著一位居士的輔助,會帶來很大的幫助。」度母說的居士就是種敦巴尊者。在唐卡里也可以看到,阿底峽尊者坐在中間,他的右邊就是種敦巴尊者。由於種敦巴尊者是居士,所以穿的是藏服。他是阿底峽尊者最主要的弟子,道次第教法最主要的持教者,在阿底峽尊者之後的下一個傳人就是種敦巴尊者,但他並不是出家人。

當年阿底峽尊者的學生裡有很多大修行人、大成就者,也有很多大智者,例如庫敦宗哲雍仲等人。種敦巴尊者成為上首弟子,並不是因為他是大臣、大施主或很有權勢的人,他的出身不高,是一個在養著氂牛人家的帳篷裡出生的人,然而,由於他既有學問又很有修行,因此成為阿底峽尊者的上首弟子。

從不共的觀點來看,種敦巴尊者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。既然他的程度與修行都很高,為什麼不出家、要當一個在家人呢?主要有兩個理由。種敦巴尊者程度既高、實修也好,又是阿底峽最主要的弟子,阿底峽尊者還在世時,種敦巴尊者就已是西藏學法者共通的師長了。然而,無論何時他都對出家人非常恭敬,只要是僧人,不分男女都會被他請上座頂禮。別的不說,即使只是在路上看到紅布他都會說:「這是僧服顏色的布,穿這種布的人,心續不可能全無功德。」接著就把紅佈置於頭頂、做祈願,然後再把布放在乾淨的高處。種敦巴尊者示現在家人的身份,是為了讓大眾明白「應該要非常重視戒律」。佛教徒應該要非常重視的不是對方會不會講經說法、有沒有修行,而是有沒有具備戒律。示現重視戒律的典範,這是他示現為在家人的第一個理由。

第二個理由是,為了讓大家知道學習大論典、修行,這些事情不是只有出家人能做,身為在家人之時,一樣可以而且也應該要學大論典、要實修。

嘉瓦仁波切被視為種敦巴尊者的轉世,第十四世聖座經常強調在家人必須學習。也許因為他在過去世就這樣強調,所以這輩子也繼續這樣勸勉大家。


Prev 1/3 Next »

悲桑格西法語

智慧小語

有個人跟佛陀說:「我要快樂,但我一直不快樂。」佛陀說:「只要把『我』與『要』丟掉,剩下的就是純然的快樂了。」....(閱讀更多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