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rapper

目錄

阿底峽尊者在世時,印度有個偏僻的鄉村,據說村子裡的居民不論男女老幼都是成就者,這個村子也因此而聲名遠播。有個人專程慕名前來,看見的情景卻讓他大失所望。因為他覺得村子裡的人看起來都好平凡,唸經的唸經、做生意的做生意,還有人在織毛毯,哪裡像獲得成就的人?他在村子裡走了很久,終於找一個看起來像成就者的人,但他其實是假的。這個假成就者穿著很莊嚴的法衣,手持著唸珠,盤腿坐在那裡。那個人一看到這位假成就者,連忙對他禮拜,請求他傳法。然後他心想:「說什麼整個村子都是成就者,都是捏造的。村子裡的成就者只有一個。」

返家的路上,他經過一間簡陋的旅店,就進去裡頭取暖休息。半夜睡醒時,發現旁邊躺了一個人。那個人問他:「你從哪裡來?」他把自己如何慕名而來、如何失望、如何只遇到一位成就者的經歷說給對方聽。對方說:「我正是那個村子的居民。不過,你覺得所謂的成就者,是在內心獲得成就,還是從外在獲得什麼?」他想了想,便問對方:「既然你是那個村子的人,那麼你也是一位成就者嗎?」對方說:「我有一點點功德。」這兩個人愈聊愈投機,後來村人問那個旅人說:「我住的地方很偏僻,很多事情不知道。你知道哪裡還有大成就者嗎?我很想去拜見。」旅人說:「近來最有名的大成就者是阿底峽尊者。」這位村人便請旅人帶路,最後如願見到了阿底峽尊者。

這位村人見到阿底峽尊者後,便向尊者請益,尊者也為他開示。晚上,他在離阿底峽尊者住處不遠的一棵樹下坐著。這個人有一種能力,他可以透過咒語的力量,用鏡子看到各式各樣的顯像。當天晚上,一位阿底峽尊者的弟子去拜見這位村人,並問道:「成佛最重要的因是什麼?」這位村人沒有直接回答,而是把鏡子拿給這位弟子看。這位弟子從鏡子裡看到本師釋迦牟尼佛開口對他說:「成佛最重要的是修菩提心。」但那位弟子聽了沒有感受;接著鏡中又出現度母對他說:「成佛最重要的,是修菩提心。」但他的心依舊沒有受到影響;接著觀世音菩薩出現,對他說同樣的話,他的心依舊沒有變化。就像這樣,鏡中陸續出現很多不同的佛菩薩,對他說了相同的話,這位弟子聽了都沒有覺受。最後,所有的佛菩薩同時出現在鏡子裡,齊聲起對他說:「成佛最重要的,是修菩提心。」他才終於把這句話聽進去。

後來,這位弟子把當天晚上發生的事情,跟阿底峽尊者稟告。尊者聽了之後說:「沒有錯,如果福德資糧不夠,就沒辦法把這句話聽進去。」

原來傳言不假,那個村子的確不分男女老幼都是成就者。只不過,那位旅人認為成就者應該要看起來很莊嚴,而那些村民的外相都極為平凡,所做的都與尋常人無異。從這個例子可知,一個人內在證量的高低,沒辦法從外相上看出來。

芝鄔究奔仁波切是我們這個年代早期的人,他是一位大成就者。仁波切出自洛色林僧院,學習時的成績都是第一名,學成之後,他選擇獨自到山上閉關,完全不與任何人接觸,也不知道他都吃些什麼。他把自己完全投入修行中,有一段時間,從外相上看,他非常像個瘋子。他的兄弟和一些學生擔心仁波切是不是真的瘋了,為此還去找一位大上師卜卦,想問問看能為仁波切修什麼法。卜出來的結果是:「芝鄔究奔仁波切從來沒瘋過,但如果你們要為仁波切修度母,你們自己會累積到福德資糧。」

在仁波切還沒顯現出好像瘋了的樣子前,有些人會特地跑去山上供養他,但他絲毫不肯接受這些人的供養;但如果來找他的人是認真學習的僧人,他的反應就完全不同。寺院裡有些學僧會去向他請益,釐清一些觀念與疑惑,見到這些學僧時,仁波切都非常歡喜;這些學僧如果在山上迷路,仁波切會突然出現在他們面前,帶著他們走到草原上,一起坐下來討論。那時他總是看起來非常高興的樣子,也會收下這些學僧帶來的供養。


悲桑格西法語

智慧小語

有個人跟佛陀說:「我要快樂,但我一直不快樂。」佛陀說:「只要把『我』與『要』丟掉,剩下的就是純然的快樂了。」....(閱讀更多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