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rapper

(二)自己的過失顯現於外,誤以為是他人的過失

我們在他人身上看到的行為,很多時候其實是自己內心狀態的反射。以好的例子來說,芝鄔堪蘇仁波切一生都在教書,受益於他的學生非常多。有一天,他跟學生聊天,轉述另一位出家人跟他說的話。學生聽了跟他說:「老師,事情不是這樣,您被那個人騙了。」老師說:「不會的!他是出家人,不可能說謊。」這位老師自己從來不說謊,所以相信其他出家人也都不會說謊。

我們看到的外境,很多時候是自己個性與習慣的反射。剛才舉的是正面的例子,反面的例子也是如此。若自己習於說謊,即便別人說的是實話,也會懷疑那是謊話。

聖座嘉瓦仁波切講經時,講到空性、依師、菩提心這些主題,有的時候會流淚。有一次,聖座講經時又流淚,一位來自蒙古的法師因為聽不太懂藏文,不明白為何聖座看起來哭得很傷心,就說:「聖座應該是太想念家鄉了。」這位蒙古法師經常想念家鄉的種種,心情有時會難過,就用自己的心情推測聖座的狀況。

有一位學問很好的格西,曾經擔任果芒札倉的住持,後來在瓦拉那西大學教書。他的口音有點重,教五大論時,格西有時會把細節解釋很詳盡,學生多半覺得聽不懂。說實在的,有些艱深的佛法內容,本來就不容易一次聽懂。但學生們覺得空性很簡單,聽不懂不是自己的問題,而是講課的格西口音太重所致,於是在教師評鑑的問卷上跟學校反應。這件事情被格西知道,上課時,他先講一個很精彩的故事,講完後,一一詢問同學聽到些什麼,確定他們都有聽懂。下課前,格西問大家:「既然講故事大家都聽懂,表示大家聽得我的口音。那麼,你們聽不懂我講的佛法,真的是因為我口音太重嗎?」

《四百論》說:「世間自不了,過豈在牟尼?」這段話意思是,世間人自己不了解的事情,卻看成是佛陀不了解。有一些佛法道理非常重要、必須對世人講清楚,佛陀解釋這些道理時,世間人因為慧力不足,無法體會它的價值,反過來責怪佛:「講這些幹嘛?沒必要吧!」尤其是慢心重的人,更容易有這種反應。對佛如此,對造論者如此,對自己的上師,很多人也會如此。

在《釋量論》裡有講到「有餘不定因」這個概念。雖然被稱為「因」,但它並不是正因,因為它不具備正因三相中「後遍成立」這個條件。學過的同學,可以運用這個概念,清除對師長的觀過心。例如,我們看到師長做了某件事,心裡生起「老師有某個過失」的想法,此時,可以用以下的思惟去轉心。想一想,如果老師有過失是事實,那麼這個事實必須能夠用量識成立。這量識是現量還是比量?若是比量,所使用的理由又是什麼?仔細檢視你所用的理由,會發現它們都沒有正因需要具備的三個條件,要不就是「不成因」,要不就是「不定因」,再不就是「相違因」。用不具備正因三相的因觀擇事實,就無法做出正確的結論。

以上這段解釋,或許稍微有點難懂,但希望藉此稍微打開一點《釋量論》的門,讓大家概略了解如何把《釋量論》的理路,運用在依師軌理的修心上。

…出自《2008依師軌理》第三講2008.8.30

悲桑格西法語

智慧小語

有個人跟佛陀說:「我要快樂,但我一直不快樂。」佛陀說:「只要把『我』與『要』丟掉,剩下的就是純然的快樂了。」....(閱讀更多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