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rapper

目錄

用以上這些思惟轉心,就是在「修淨觀」。修淨觀的對象不是只有師長,對任何有情都應該這麼修。生起觀過心的時候,應該想:「雖然我看見的情況是這樣,事實上卻可能不是如此。」然而,有時候我們可能會因為「修淨觀」這個概念,而遇到某些困難或挑戰。例如,師長看見弟子做錯事情時,該不該想著「也許他沒有做錯」而不去糾正?負責維護秩序的人,看到不遵守規矩的人,該不該想「或許他是佛的化身」而允許他犯規?已故的洛桑校長的答案是:「不是!」

當時,洛桑校長是辯經學院的校長,身為管理者的他,用自己實際遇到的情況舉例說:「我的學生中,有人可能是菩薩,也有可能是佛,那麼,我是不是都不該管他們?不是!學生如果有錯,我就應該要阻止,該罵就要罵,該怎麼處置就怎麼處置!只不過,那些被我處罰的人,有可能是菩薩。」校長說的沒錯。那些菩薩說不定是故意用錯誤示範來警醒大眾,因為犯錯而被處罰,菩薩反而很高興。然而,身為處罰者,若生起瞋心就不對了,即便處罰的對象是自己的學生,也不可以起瞋心,更何況萬一對方真的是菩薩,那就太糟了!在不起瞋心的前提下,帶著清淨的增上意樂,抉擇對方的行為是否合理、與法是否相順、是否有經論依據、是否與佛語相順?若上述的答案是否定的,那當然該阻止,若學生不聽就處罰,再不聽,該開除的就開除,這樣做一點錯都沒有。

阿底峽尊者就曾經開除一位名叫米哲巴的大成就者。尊者的作法沒有絲毫過失,他的心裡全無不喜歡對方的心情,只是基於事實的需要,才做出這個決定。

米哲巴是一位住在寺院裡的出家人,他在密續的修行證量很高。到了某個修行階段,需要使用酒,所以他在自己的寮房藏了一點酒。如果別人不知道也就算了,但他藏酒的事情被其他僧眾知道,還傳遍了整個寺院。阿底峽尊者身為寺院的管理者,若不開除他,恐怕其他的僧人會有樣學樣。所以尊者就跟他說:「你這樣做不對!」米哲巴說:「我已經有一定的證量,我所做的事情,根本傷不到我。」尊者說:「不會傷到你,但會傷害教法,所以你必須離開。」米哲巴說:「既然你要趕走的,是一個大成就者,那麼這個大成就者,也必須用不同的方式離開。」說完就直接穿牆走了。

在這件事情之後,阿底峽尊者夢到有人跟他說:「你趕走的是一位菩薩,所以你累積了一些業障。淨障的方法是去西藏、弘揚佛陀教法。」夢醒後,尊者向自己的上師請示。這位上師是一個大成就者,已得無礙神通,他對尊者說:「你的做法一點錯也沒有,因為你的動機完全沒有過失。不過,西藏你還是得去。」

「對一切眾生修淨觀」與「阻止眾生做壞事」之間,我們該做的是,在不生瞋心的狀況下,阻止對方的惡行。對於以上這種作法,你們同意嗎?

同學:我覺得很難。身為學生,看到上師做出一些連凡人都不會做的壞事,就算我能擋住自己觀過的心,要我進一步去勸阻老師,真的很困難。

老師:先回到基本的概念。我問的是,一般而言,剛才說的那種作法,你們覺得可以嗎?(大眾回答可以)你們說可以。好,那接著的第二個問題是,那麼,在對上師沒有觀過心的狀況下,我應該阻止上師看似惡行的行為嗎?


Prev 1/2 Next »

悲桑格西法語

智慧小語

有個人跟佛陀說:「我要快樂,但我一直不快樂。」佛陀說:「只要把『我』與『要』丟掉,剩下的就是純然的快樂了。」....(閱讀更多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