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rapper

目錄

這部論主要是講慈愛心的鍛練方法,包括如何生起慈愛心、如何讓慈愛心進步。由於有些同學才開始學佛,有一些必不可缺的基礎,必須先稍微做一點補充。

佛教經論可分為基道果三部份,道的部份包括智慧分與方便分,本論講的內容屬於道的方便分。方便分的核心是菩提心,修習菩提心包括兩部份,一是鍛練想要成辦一切有情義利的心,即欲求利他,二是鍛練為了利益有情而想要成佛的心,即欲求菩提。具備這兩種欲求,才能真正生起菩提心,而本論談的是如何修習利他的欲求。要產生「若其他有情能離苦該多好」的強烈利他欲求,必須具備兩個條件,一是非常清楚有情受苦的情況,二是對有情有親近感、有慈愛心。本論談的是如何具備第二個條件,如何對有情有親近感、如何慈愛有情的方法。此即本論第一偈的第四偈「教授如何喜有情」的意思。

一、慈愛心的行相

慈愛是什麼?對他人感到親近、喜歡,這種心便是慈愛吧!而它展現於外的樣子是,因為慈愛,所以看見他人遇到困難,會生起希望對方能脫離痛苦的悲心;看見他人缺乏安樂,會生起希望對方能獲得安樂的慈心;看到他人離苦得樂,會生起很歡喜的心,就像這樣,會因為慈愛而生起慈悲喜捨的心。當慈愛心的力道變強,產生「消除有情痛苦一事由我來做」、「使有情獲得安樂一事由我來做」這些要承擔責任的想法時,就是生起了增上意樂。然而,生起了心力,但這種基於內在感受而策發的想法,事實上真的做得到嗎?針對「我真的能成辦眾生的義利嗎?」這個問題進一步深入研究,從而得知若自己成佛,就能成辦一切眾生的義利。看到這個事實,因而生起「我要成佛以利益一切眾生」的心,它便可以說是最究竟、最殊勝的慈愛心,菩提心就是這樣產生的。

二、慈愛心的行為

以上是慈愛的行相。慈愛展現出來的直接行為是行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對利他非常精進等,若把間接的行為也算進來,則靜慮與智慧二者也包括在其中,這樣說來,慈愛的行為即是實修六度。

三、慈愛心的特質

以上講的慈愛心的行相與作用,正是大乘佛法的內容。由於慈愛心具有以下幾個「大」的特質,所以大乘被稱為大。第一是所緣大。我們都有慈愛的種子,不必另外創造。現在要做的是,就在我們都有的慈愛基礎上,透過本論說的種種方法讓它進步,不只對自己的親友、中庸有情,連敵人也設法對他們生起慈愛心。以個別對象來說,要對行為惡劣、傷害自己的敵人生起慈愛心,是很困難的挑戰,雖然難,但只要肯學就可以做得到。以範圍來說,慈愛的對象可以擴得很大,不只南贍部洲的人,連虛空遍及之處的一切有情,都可以對他們生起慈愛心,由此可知,慈愛心的所緣非常大。

第二個是行相大。不是只脫離一兩個苦,而是希望有情脫離一切苦;不是只獲得一兩個樂,而是希望有情獲得一切安樂,所以慈愛心的行相非常廣大。就安樂來說,要獲得的安樂包括今生的、來生的、穩定的與究竟的安樂。慈愛有情,會設法讓有情擁有今生的安樂,也要設法讓有情在來生獲得圓滿的安樂;不只希望有情獲得一生生暫時的安樂,還要讓有情完全脫離痛苦,獲得穩定的安樂,也就是解脫;光是這樣不夠,因為這種狀態無法成辦有情的義利,仍有微細的過失,所以它不是究竟的安樂,必須設法讓有情獲得究竟的安樂,抑或或說佛果位才行。就像這樣,僅以獲得安樂的角度來談,也可以知道慈愛心的行相非常廣大。

第三個是時間大。由於慈愛有情,所以會盡全力去利益有情,不只獲得暫時的快樂,要讓有情獲得究竟的利益。然而,這個責任要扛到什麼時候?不是一兩年,不是一兩輩子,而是虛空未盡之際,只要一切有情尚未離苦,這個責任就不會卸下來。由於對有情的慈悲心,使他不斷地堅持下去,他會想:「若『一切有情不再受苦』這個時刻永遠不來,我就永遠不停,在虛空未盡之際,我會一直努力下去!」

第四個是捨心大。為了他人,可以捨棄自己所有的安樂。捨棄一點安樂去幫助別人,是我們做得到的事,例如施捨別人十元盧布、一百盧布。但是,慈悲心能捨得的不只如此,連自己的一切受用甚至生命也在所不惜。能捨到這種程度,或許我們已經覺得很了不起,但其實這都還不算什麼。真正認識成佛的安樂,真正認識什麼是佛,而且對佛果位也有真正的希求心,這樣的人由於慈悲心的緣故,會願意為利益有情捨到什麼程度呢?若能選擇,他會寧願自己不成佛,也希望有情可以成佛。為了利益有情,他甘願捨棄自己的一切安樂,連成佛的安樂都能捨棄。

第五是願受力大,為了利益有情,無論什麼苦都甘願承受。

一般的慈愛心有幾種層次,有一種慈愛心只是嘴上說說,但心裡完全沒有;有一種慈愛心雖然心裡有,但很淺,禁不起考驗;而我們現在說的是打從內心最深處生起的慈愛心,用佛法經典裡的說法是深如骨髓的慈愛。


Prev 1/2 Next »

悲桑格西法語

智慧小語

有個人跟佛陀說:「我要快樂,但我一直不快樂。」佛陀說:「只要把『我』與『要』丟掉,剩下的就是純然的快樂了。」....(閱讀更多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