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arning: include_once(J_TEMPLATEDIR/includes/frame_inc.php): failed to open stream: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in /www/wwwroot/geshetp/templates/sj_financial/component.php on line 15 Warning: include_once(): Failed opening 'J_TEMPLATEDIR/includes/frame_inc.php' for inclusion (include_path='.:/www/server/php/53/lib/php') in /www/wwwroot/geshetp/templates/sj_financial/component.php on line 15 13-正文講解四:廣說應珍愛有情的第五個理由(二) - 圖滇悲桑格西 開示集要 Warning: include_once(J_TEMPLATEDIR/includes/head.php): failed to open stream: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in /www/wwwroot/geshetp/templates/sj_financial/component.php on line 29 Warning: include_once(): Failed opening 'J_TEMPLATEDIR/includes/head.php' for inclusion (include_path='.:/www/server/php/53/lib/php') in /www/wwwroot/geshetp/templates/sj_financial/component.php on line 29
列印本頁
丁二、從今生微細小樂到佛果大樂,皆是利益有情之果

10.自所獲得諸供養,美名與諸悅意寶,皆為悅不悅意眾,不害彼等所得果

11.無病與圓滿種性,美貌長壽與富貴,財寶以及賢善妻,皆為利生之果報

12.由於喜愛眾有情,所獲王位漸增長,清淨最勝轉輪王,以及諸天大王位

13.若由利益諸有情,能獲佛陀大果位,況得無義劣等天,獲此果報何足奇

第十偈的意思是,這一世裡,別人送來的供養物、名聲、悅意的物品與寶物,都是過去自己不去傷害有情,不論這有情是悅意還是不悅意,由於不去傷害有情而得到的結果。若再說得仔細些,供養別人,自己也會獲得供養;說別人的功德,自己也會獲得美名;對別人展露出好的表情、慈愛對方、修忍辱,來世自己會獲得好看的外表;布施對方,未來自己會獲得財物。

第十一偈應該很容易理解,其中「賢善妻」若按照藏文直譯是「隱蔽的妻子」,但我無法確定該如何解釋它。有位法友認為它的意思是極好的妻子,但我覺得應該解釋為穩定可靠的妻子。

第十二偈的意思是,慈愛有情可以獲得各種王位。「清淨最勝轉輪王」這句話中,以下對於「清淨最勝」一詞的解釋,我不確定是否適用於具力轉輪聖王,但主要的轉輪聖王不需要透過任何戰爭,自然就能統治大眾,所以說他們是清淨最勝轉輪王。「大王位」指的是天王、天人的國王。

第十三偈的意思是,由於利益有情,若連佛果位都可以獲得,則獲得世間天神、轉輪王、天王等這種小結果,又有什麼好驚訝的呢?《釋菩提心論》說,透過利益有情,若連佛果位這麼究竟的結果都可以得到,則對於「天人受用等世間安樂都依於利他心而來」這句話,又何必感到訝異?這兩段文的意思差不多,但《釋菩提心論》裡把「包括人、天等一切安樂都依於利益有情而來」這個概念說得比較清楚。

總之,從世間暫時的安樂到成佛之間的一切妙善,都是善與利他的結果。第一次聽到這種說法的人當然不容易相信,平常一直把這些話掛在嘴邊的人恐怕也沒有非常相信。我們無法利他的原因,大都卡在「若去幫他,我會吃虧」這個想法上。這樣說來,我們嘴上說的與心裡真正想的是兩回事,嘴上說「一切安樂都是從利他而來」,不論別人發生的好事,或是自己發生的好事,全都是由利他而來,但心裡又覺得利他會吃虧,這樣不是很矛盾嗎?

佛經ཨ།部裡《示業因果決定經》,它是釋迦牟尼佛開示業果的一部經典。在第五百四十三頁說到,布施畜牲道有情能得百倍異熟,布施大貪者能得千倍異熟,布施持戒比丘能得萬倍異熟,若布施給可憐無依靠的病人、自己的父母或如來,其異熟大到無量。大貪者指的是貪欲重者。病人、飢寒交迫的人,他們屬於可憐的人,布施給他們得到的是無量的果報;但有些人明明不缺,還是會跟人乞討,大欲者指的也許是這樣的人。一般而言,所造的業是大或小,會受到造業的對象、動機以及造業者是否有受戒等因素影響。剛才那段經文是說,布施對象不同,所造的善業會隨之有大小的差別。如果真是如此,假設我現在有一百元,若布施給可憐無依靠的病人,我會得到數億元的回報,真是賺翻了;若布施給一位清淨持戒的比丘,我會得到十萬元;若布施給一個畜牲,會得到一千元;若留給自己用,能得到的也就是一百元而已。所以,最吃虧的用錢方式是留著給自己用,真是太不划算了。


對於相信業果的人而言,不去利他而悠閒度日,他會覺得好可惜、吃大虧,可能還會唉聲嘆氣說:「唉!我今天沒有機會利他,真糟糕!」佛世時有位年長的法師,他要縫衣服,但因為眼睛不好而無法把線穿到針裡,於是他問:「有人想要集資糧嗎?」那時,佛陀就在離他不遠的地方散步,一聽到老法師的問話,佛陀就來到他面前說:「我想要福德資糧。」老法師一聽到佛陀的聲音,馬上站起來拉住佛陀的手說:「您已經在無數阿僧祇劫裡累積福德資糧,福德資糧已經完全圓滿了。您剛才是說,您依舊需要福德資糧嗎?」佛陀答道:「是啊!我累積福德資糧、獲得圓滿果位,因為我親自驗證了這件事,所以我對福德資糧永遠不知足。如果人們像我一樣深信福德資糧有多重要,那麼,就算正要吃飯時,有人來跟你要飯,你也絕對不敢把飯留著自己吃。只可惜大家不相信,所以才會不布施、不去幫助別人。」

龍樹菩薩在《中觀寶鬘論》裡說了很多業果的論述,講完後,在第三品要結束之前說:「由此知業果,相應義如是,常利益有情,即是汝自利。」他說,請大家要設法明白業果的道理,明白之後,就要精勤地去幫助別人。龍樹菩薩透過各種角度、直接間接要說明的重點就是:所謂的善就是利他,而且其實也是在利益你自己。生別人的氣、傷害別人,別人不一定會受傷,例如自己的力量不夠就無法傷到對方;但這樣做一定會傷到自己,不只今生自己會受傷,來生也會受害。同樣地,利益他人,他人不一定受益,有時甚至不小心會讓對方受害;但這樣做自己一定會受益。

一切安樂都依於想要利他的善心而來。利他心若小,得到的安樂也小;利他心中等,得到的安樂也中等;利他心若大,得到的安樂也會很大;如果這個利他的善心大到不可思議,得到的結果也會不可思議。「利益一切有情」這句話看似簡單,但它包括的範圍非常廣大,「一切有情」是連一心要傷害自己的敵人也包括在內的一切有情,「利益」是包括所有暫時與究竟的一切利益。這種心,真是不可思議啊!只是想著要利益某一人,就算還沒有真正付諸行動,只是想著「願他快樂」、「我應該要幫助他」,就已經是善了;若想著要利益十個人,善就更大了;若真心想著要利益一切有情,由於有情無邊,則這個善也就大得無邊。再者,若想著的苦樂範圍只是「願一切有情不要生病」,這樣的想法就已經很了不起,但若再把一切苦樂都包括進來,想著「願有情離一切苦、得一切樂」,這個善就會大到無量。

不過,我說的是「真正」生起這種想要利益一切有情的心,造的善才會是無量大。為什麼要特別強調「真正」二字呢?有一次,我覺得自己生起了「我要利益一切有情」的心力,生起之後,我又想:「那麼,住在麥克羅甘吉這個地區的一切有情,我要利益他們。」才想完,我馬上就覺得自己做不到。我這種反應,似乎麥克羅甘吉這地區的有情,比一切有情還要多呢!哈哈!

當然,就算不是真心,只是口頭上模仿都很有幫助。但我現在說的是,若真正生起這種心,得到的會是不可思議的果報。為了能真正生起這種心,在練習的時候,不要太快套用「一切有情」這幾個字,要先把各類有情,包括各種親、怨都一一列出來練習,練到最後,你的心才會真正緣著一切有情。若沒有透過這樣的練習,則你練出來的一切有情,就會跟我的一切有情差不多喔!哈哈!

再者,要利益有情的時間長度是虛空未盡之際。這樣說來,光是心力、動機本身就已經是無量了。由於累積的是如此無量的福德資糧,得到的當然是無量的果。這個果,我們稱它為佛果。

就從模仿開始,一點一滴地在心上留下習氣,慢慢地就會真正生起這種心。說實在的,光是談到菩提心這個因,就已經大到似乎胸中難以容納,更何況是果呢?然而,若我們真正能在心裡種下這個因,有朝一日,那個我們如今想來感到不可思議的果,終究會成真。

……第四講 2017.11.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