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rapper

目錄

《如意牟尼夢語》第七到九偈說,若傷害有情則自己會受害,第十到十三偈說,從小小的安樂到佛地的一切安樂,都是利益他人的結果。

自愛執的過患

除了上述表面的意思,這些偈頌還有間接要說明的意義。在第七到九偈表面的意思「所有困苦都是傷害別人的結果」裡,間接要說明的是:這些苦果從自愛執而來,因為有自愛執才會去傷害別人。舉例來說,為何你去打某個人?也許是為了恐嚇取財,會這樣做是因為你對錢有貪欲;或是因為偷錢失風,會這樣做也是因為你對錢有貪欲;也許是因為心懷恨意,恨對方造成你的金錢損失,但你為何會因此生氣?因為你對金錢有貪欲。

會去造不善業,是因為對我的貪或自愛執造成的;不能去利他的主因,也是對我的貪造成的。換句話說,對我的貪阻撓我們無法獲得依於利他而來的一切安樂。

愛他執的利益

再把七到九與十到十三這兩組偈頌整合可知,捨棄他人、執愛自己,不但無法成佛,也會在輪迴中受盡辛苦。《入行論》統整了這個概念說:「若不以自樂,真實換他苦,非僅不成佛,生死亦無樂」,下一偈又接著說「難成現世利」。意思是若無法把自愛執換成愛他執,不但無法獲得佛果位、在輪迴中沒有安樂,而且眼前的這一生也不會快樂。相反地,若能把別人看得比自己更重要、執愛他人,不但最終能獲得佛果位,未解脫前,仍待在輪迴裡時也有安樂,而且眼前的這一生也會快樂。

我們平常在做的事情,其實很多都有直接或間接利益到別人。例如,在麥克羅甘吉鎮開店的老闆們,他們利益了很多人,我也受惠良多。在開門做生意的每一天裡,若有五、六十位客人來買東西,老闆把商品賣給客人、滿足客人的需要,他就利益了五、六十人;若鎮上沒有這些商店,我們就得跑到較遠的城鎮才能買到東西。同樣地,若有好好思惟,會知道我們每個人做的每個工作,不但直接間接幫助了很多人,而且也利益了自己。然而,雖然有利益到別人,但我們不一定有因此累積到福德資糧,關鍵在於做這些事情時自己的想法。同樣做一件事,若加上悲心,做這件事的目的變成利他,結果就會大大不同。例如商店老闆還是要跟客人收錢,但基本的想法若換成「賣東西可以利益到別人」,做生意也可以實修慈悲心;若只想著自己會獲益,就不會成為慈悲心的實修。

以利他心而做與只為私利而做,同樣做一件事,作法也會不一樣。例如,懷著利他心做生意的餐廳老闆,不會把剩食或壞掉的食物賣給客人,就算這樣做可以多賺一點錢,但他不願意傷害別人,所以寧願自己吃虧;可是,若完全沒有愛他執,一心只想著自己的人,就可能會把這種食物賣給客人。

貪圖自利的人以為這樣做會帶來好處,但仔細想過就會知道,這種作法只會讓自己吃虧。雖然眼前看似拿到了好處,例如多賺五、六十元,但再想得遠一點就知道,其實是吃虧了。例如,我因為身體不好,本地有很多餐廳的食物我都不能吃,但有一間例外,因此,若有朋友邀約,他們會順著我的方便,約在這間餐廳吃飯。但是,一連兩次,這家餐廳老闆給了我們壞掉的食物,從此我們就都不去了。就像這樣,若把眼光放遠一點,會知道這種看似對自己有利的作法,其實會讓自己吃虧。

說這些話,主要是希望各位聽了之後,可以試著轉變心態。平常在做的那些事情雖然不變,但試著換成用利他的動機做,這樣不但會讓同一件事情成了佛法的實修,也會讓你的心情變得更加開闊。


Prev 1/2 Next »

悲桑格西法語

智慧小語

有個人跟佛陀說:「我要快樂,但我一直不快樂。」佛陀說:「只要把『我』與『要』丟掉,剩下的就是純然的快樂了。」....(閱讀更多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