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arning: include_once(J_TEMPLATEDIR/includes/frame_inc.php): failed to open stream: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in /www/wwwroot/geshetp/templates/sj_financial/component.php on line 15 Warning: include_once(): Failed opening 'J_TEMPLATEDIR/includes/frame_inc.php' for inclusion (include_path='.:/www/server/php/53/lib/php') in /www/wwwroot/geshetp/templates/sj_financial/component.php on line 15 14-佛法基礎六:自愛執的過患與愛他執的利益 - 圖滇悲桑格西 開示集要 Warning: include_once(J_TEMPLATEDIR/includes/head.php): failed to open stream: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in /www/wwwroot/geshetp/templates/sj_financial/component.php on line 29 Warning: include_once(): Failed opening 'J_TEMPLATEDIR/includes/head.php' for inclusion (include_path='.:/www/server/php/53/lib/php') in /www/wwwroot/geshetp/templates/sj_financial/component.php on line 29
列印本頁

《如意牟尼夢語》第七到九偈說,若傷害有情則自己會受害,第十到十三偈說,從小小的安樂到佛地的一切安樂,都是利益他人的結果。

自愛執的過患

除了上述表面的意思,這些偈頌還有間接要說明的意義。在第七到九偈表面的意思「所有困苦都是傷害別人的結果」裡,間接要說明的是:這些苦果從自愛執而來,因為有自愛執才會去傷害別人。舉例來說,為何你去打某個人?也許是為了恐嚇取財,會這樣做是因為你對錢有貪欲;或是因為偷錢失風,會這樣做也是因為你對錢有貪欲;也許是因為心懷恨意,恨對方造成你的金錢損失,但你為何會因此生氣?因為你對金錢有貪欲。

會去造不善業,是因為對我的貪或自愛執造成的;不能去利他的主因,也是對我的貪造成的。換句話說,對我的貪阻撓我們無法獲得依於利他而來的一切安樂。

愛他執的利益

再把七到九與十到十三這兩組偈頌整合可知,捨棄他人、執愛自己,不但無法成佛,也會在輪迴中受盡辛苦。《入行論》統整了這個概念說:「若不以自樂,真實換他苦,非僅不成佛,生死亦無樂」,下一偈又接著說「難成現世利」。意思是若無法把自愛執換成愛他執,不但無法獲得佛果位、在輪迴中沒有安樂,而且眼前的這一生也不會快樂。相反地,若能把別人看得比自己更重要、執愛他人,不但最終能獲得佛果位,未解脫前,仍待在輪迴裡時也有安樂,而且眼前的這一生也會快樂。

我們平常在做的事情,其實很多都有直接或間接利益到別人。例如,在麥克羅甘吉鎮開店的老闆們,他們利益了很多人,我也受惠良多。在開門做生意的每一天裡,若有五、六十位客人來買東西,老闆把商品賣給客人、滿足客人的需要,他就利益了五、六十人;若鎮上沒有這些商店,我們就得跑到較遠的城鎮才能買到東西。同樣地,若有好好思惟,會知道我們每個人做的每個工作,不但直接間接幫助了很多人,而且也利益了自己。然而,雖然有利益到別人,但我們不一定有因此累積到福德資糧,關鍵在於做這些事情時自己的想法。同樣做一件事,若加上悲心,做這件事的目的變成利他,結果就會大大不同。例如商店老闆還是要跟客人收錢,但基本的想法若換成「賣東西可以利益到別人」,做生意也可以實修慈悲心;若只想著自己會獲益,就不會成為慈悲心的實修。

以利他心而做與只為私利而做,同樣做一件事,作法也會不一樣。例如,懷著利他心做生意的餐廳老闆,不會把剩食或壞掉的食物賣給客人,就算這樣做可以多賺一點錢,但他不願意傷害別人,所以寧願自己吃虧;可是,若完全沒有愛他執,一心只想著自己的人,就可能會把這種食物賣給客人。

貪圖自利的人以為這樣做會帶來好處,但仔細想過就會知道,這種作法只會讓自己吃虧。雖然眼前看似拿到了好處,例如多賺五、六十元,但再想得遠一點就知道,其實是吃虧了。例如,我因為身體不好,本地有很多餐廳的食物我都不能吃,但有一間例外,因此,若有朋友邀約,他們會順著我的方便,約在這間餐廳吃飯。但是,一連兩次,這家餐廳老闆給了我們壞掉的食物,從此我們就都不去了。就像這樣,若把眼光放遠一點,會知道這種看似對自己有利的作法,其實會讓自己吃虧。

說這些話,主要是希望各位聽了之後,可以試著轉變心態。平常在做的那些事情雖然不變,但試著換成用利他的動機做,這樣不但會讓同一件事情成了佛法的實修,也會讓你的心情變得更加開闊。


慈愛他人,讓生活更快樂

一位法友的親戚去歐洲某個藏人很少的國家謀生。她的工作是看護,照顧一位身障年輕人的日常生活。這份工作薪水很高,但是離職率也很高。在她之前已有幾個人做過這份工作,但每個人頂多只做兩、三個月就離職了。這位病人的生活很鬱悶,很多事都不能做,不能隨意去散心,又不能工作,所以脾氣很差,經常罵人。這女孩子最初兩個月做得很辛苦,但又不敢辭職,因為她的學歷與其他能力都不夠,不容易找到好工作。於是,她就卡在不想留又走不了的處境裡,非常辛苦。

這女孩做這份工作完全只為了薪水;病人覺得自己是付錢的老闆,看護是應該要對他言聽計從的僕人。這兩個人對彼此都沒有慈愛心,互動的方式也很冰冷,病人要叫那女孩做事時就搖鈴,女孩聽到鈴聲就過去看看有什麼事,非常公式化。兩個月之後,有一天,這女孩仔細去想病人的處境。想過之後她覺得,其實也不能怪這個病人,因為他身體不方便,不能去外面走動、不能跟朋友見面、心裡想做的事情都不能做,這樣生活真的很苦悶!所以,他的脾氣再不好,都不能怪他啊!這女孩對病人生起強烈的悲心,於是便決定:「不管他說什麼都沒關係,我都要好好地待他!」從此非常盡力地照顧這位病人。

有一天,這女孩睡著了,病人要喝茶,搖鈴搖了一陣子之後女孩都沒有來。通常這病人此時一定會開罵,但那天他沒有罵人,而是自己坐著輪椅去廚房泡茶來喝。女孩醒了之後發現了,就說:「您應該叫我的。」病人說:「但你睡得很香啊!我自己來就行了。」此後,他們的相處模式變了,變成會為彼此著想的人。薪水沒有增加,但從此這份工作變得不再辛苦,女孩與病人每天都能快樂地相處。

瞋恨他人,是心的牢籠

說起來只是小事,但我們很多時候會因為小事而倍感辛苦。

曾經有人在淨土的課程裡,問了一個問題:「我想投生淨土,但我很討厭的某人也說要去淨土。我聽到之後,就不太想去淨土了,它成為我想要投生淨土的障礙。」先不論淨土,這種反應似乎是人之常情。本來要去參加某個聚會,一聽到討厭的人也要來,自己就不想去了;遠遠看到討厭的人站在某個地方,就很不想經過那裡,能繞道就繞道;本來對某人印象還不錯,一知道他竟然對自己討厭的人有好感,則某人就被拉入黑名單裡,也成了討厭的人。總之,一旦生起討厭某人的心、生某人的氣,自己也就被監禁了。某些地方變成不能去的地方,某些人變成不能互動的人,從心裡生出了腳鐐手銬,很多事情都不能做了。

除了瞋心,分黨別派也是如此。只願意跟同族人互動的人,例如,聽到「也有藏人參加」才去某個活動,若聽說「那裡都沒有藏人」就完全不考慮,只要某個地方沒有與自己同族者在場,那裡就是禁地。只願意與自己同教派者互動、不願意參加其他教派聚會的人,某些場合就是他的禁地,自己把自己關進監獄裡。如果能換個想法,想著「大家一樣都是人」,心胸就會很開闊,無論去哪裡、做什麼、跟誰在一起都可以。就像聖座嘉瓦仁波切說的:「無論遇到誰,只要想著『我們都是人』,就會覺得無論遇到誰都好,真方便。」

若有留意就會知道,對別人的慈愛心,在今生就會為自己帶來很多好處。以上說明即使只談今生,慈愛別人也會帶來很多好處。

……第五講 2017.11.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