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arning: include_once(J_TEMPLATEDIR/includes/frame_inc.php): failed to open stream: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in /www/wwwroot/geshetp/templates/sj_financial/component.php on line 15 Warning: include_once(): Failed opening 'J_TEMPLATEDIR/includes/frame_inc.php' for inclusion (include_path='.:/www/server/php/53/lib/php') in /www/wwwroot/geshetp/templates/sj_financial/component.php on line 15 17-正文講解六:廣說應珍愛有情的第五個理由(四) - 圖滇悲桑格西 開示集要 Warning: include_once(J_TEMPLATEDIR/includes/head.php): failed to open stream: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in /www/wwwroot/geshetp/templates/sj_financial/component.php on line 29 Warning: include_once(): Failed opening 'J_TEMPLATEDIR/includes/head.php' for inclusion (include_path='.:/www/server/php/53/lib/php') in /www/wwwroot/geshetp/templates/sj_financial/component.php on line 29
列印本頁
丁四、若能生起珍愛有情的體驗,便能在不辛苦的狀況下圓滿六度實修、走向佛地

19.有情是為大樂門,依隨此心而行之,行走之時絲毫無,難以忍受之艱困

一、總說

這首偈頌的意思是,有情是自與他、暫時與究竟等大安樂之門,是產生大安樂的基礎。內心懷著這種想法並且付諸行動,則在輪迴流轉之時,內心絲毫都不會有無法忍受的困難。

行走之時」一般解釋為在輪迴流轉之時,此外,若與菩薩結合而說,也可以這樣解釋:菩薩不會追求盡快獲得涅槃,他會為了累積成佛需要的二資糧而長時待在輪迴中,在如此安住於輪迴之時,他的內心不會感到困難。再者,若把「行走」二字與佛地結合,則可以這樣解釋:菩薩是正朝向佛地前進的人,為了能走到佛地,他們非常精勤努力。在走向佛地的過程中,只要內心懷著「有情是給予我安樂之人」這種想法,則無論需要付出多少辛苦,內心都不會覺得無法忍受。

藏文「行走འགྲོ་བ།」一字,做為動詞的意思是行走,做為名詞則指的是眾生。「隨喜眾生所作善」是在受灌頂、受密乘戒時會唸誦的句子,在平常大家也經常也提到它。說實在的,隨喜時應該要隨喜愈大的善愈好,但眾生一詞若用平常的理解來看,能隨喜的善似乎沒有很大。然而,若用剛才的方式,把它理解成「朝向佛地走去的菩薩」,則這句話的意思就是隨喜菩薩所做的眾善,這樣就很合理了。

大樂門」的樂,指的不僅是一般的樂,而且還包括佛果位。我聽過賣東西的人說:「確定不會有客人上門時,因為可以悠閒地待著,所以很輕鬆;有很多客人上門時,雖然又忙又累,但是很快樂;只有一兩位客人上門,好像有客人、又好像沒有客人的時候最辛苦。」說實在的,客人愈多應該愈累,因為那時要做的事情很多;但由於想到可以賺比較多錢,讓他忙得心甘情願、不亦樂乎,甚至連飯都忘記吃。同樣地,利益有情不只可以獲得很多安樂,還會獲得佛果位。內心真的有這種想法的人,在有機會利他時,他會覺得自己得到的是成佛的大好機會。一旦有這種認知,他應該連飯都沒空吃就會去利他了。

我們為別人做一點事就覺得累,遇到一點違緣就覺得辛苦,表示我們心裡不夠認識利他能帶來的利益,內心在這方面的準備不夠。對此,宗喀巴大師說:「猶如世說刈草磨鐮,若此寶心未至扼要,任經幾久勵修善行,無甚進趣,如以鈍鐮刈諸草木。若令此心至於扼要,亦如磨鐮,雖暫不割使其鋒利,其後刈草雖少時間,能刈甚多。」意思是,就像不要急著直接除草,應該先把鐮刀磨利一樣,在還沒正式開始去利他之前,應該先透過觀修,包括思惟利他的利益等,讓自己的利他心進步。若能讓利他心的力道變得強大且質量精純,等到真正付諸實踐時,就會一點都不覺得累;但如果你的利他心若有似無,也不肯定利他的利益,覺得這些利益好像有又好像沒有,則正行之時只會在開始時做一下,不久就會累了。

前一偈「應視有情為上師」,昨天因為順著之前的理路解釋,所以解釋時說的是,由於共通與殊勝悉地都是依於有情而來,所以要視有情為上師。此外,還可以用另一種角度解釋它。所謂的上師、老師,一般的意思是指引道路的人。因此,若從示道者的角度來解釋,應該可以說一切有情都是為自己示道的人。雖然一般而言,講法者指的是從嘴裡講出佛法的人;但經論裡說獨覺佛不說話,而是以身體開示佛法。總之,無論對方是透過身體或語言,只要他幫助自己增長了心續上的知識與功德,就可以說他在為我們示法。若從這個角度來說,則一切有情都是老師,都是透過各種各樣的表情與形態教導我們的人。直接給予教導、像是把鑰匙交到我們手中的人,是我們直接稱為老師的人;但事實上,我們也從其他有情那裡獲得很多知識,由見聞念觸各種情況而學到很多事情。


例如,看到或聽到某人做了一個壞行為,我們馬上會想:「哎呀,這個人好壞!」也常常會因此不小心就出口罵他。但事實上,我們都是有煩惱的人,差別只在於有沒有遇到緣而已,若自己也遇到那些緣,同樣也會變壞。有一天,當自己也變成那種樣子時,應該會馬上想到:「啊!之前我曾經那樣罵過某人,但我現在變得跟他一樣。」於是會感到羞愧,進而阻止自己繼續往壞的方向走。這樣一來,對我們而言,他事實上就跟老師差不多。也許在幾天前,他想到未來我們可能會遇到某個惡緣而做壞事,於是就先做出錯誤示範,幫助我們知道那樣做是不對的。

看到壞人時,不要馬上就認定他是壞人,應該先想一想,讓他變成這樣的因緣是什麼。探究之後再提醒自己:「以後,那些因緣我也要盡量遠離,否則就會成為像他一樣的人。」這樣一來,他就像是在教育自己的人。被別人罵粗惡語,自己會很難受,心會連著幾天就像生病一樣難過。這種情況發生時,應該這樣想:「對別人說粗惡語,我說完就忘了,但對方的心會因此痛很久,就像我現在這樣。所以我不該對別人說粗惡語。」這種效果,比老師直接教你還要有清楚有效。

那些做壞事、成為所謂壞人的人,是先造了壞的因,然後變壞。看到這樣的過程時應該要想「這個人是在對我展示壞的因果關係」;同樣地,那些做好事、成為好人的人,是在對自己展示好的因果關係。他們把這些因果關係,像是拍電影一樣展示給我看。有些人一輩子只想著今生的事,只想著自己的事,想盡辦法讓自己變有錢、變有名,最後卻什麼都帶不走,就這樣死了。這些事情都是在幫助我們反省自己,反躬自省後,說不定我們會發現自己原來跟他們一樣。

有人說,如果有按照《道次第》好好觀修,並打從心底生起一些體會,那麼不只有情,你會覺得一切外境都在對自己講法。密勒日巴尊者並沒有特別把書帶在身邊,在他的道歌裡說「一切顯相皆經書,不需印成文字書」。為什麼這麼說呢?經書二字的藏文是དཔེ་ཆ།,中文直譯是「喻分」。經書也是一個喻或說例子,透過它而讓真正的意義在心中顯現出來。對密勒日巴尊者而言,不論看到什麼,都成為能讓意義在心上顯現出來的緣,因此他說,文字的經書不一定非帶著不可。

這樣說來,應該也可以從這個角度去理解「應視有情為上師」。

二、由珍愛有情而實修布施

20.心上諸有情,盡皆視為我,外物諸資具,連妻亦無貪

這個偈頌是結合布施而說,意思是:像執愛自己那般地執愛有情,生起這種心的人,對於一切資財等外物,甚至連自己的妻子都可以毫無貪著地捨出去。「盡皆視為我」的意思,並不是把其他的有情都看做是我,就像《入行論》說,自他換並不是把自己與他人交換過來,而是把珍愛的對象由自己換為他人;所以這首偈頌的前兩句,從前文順下來看,應可理解為:自己的心,對有情就如同對自己那般珍愛。

若從空性見地來說,「此人是我」、「此人不是我而是他」的這種區分,只是心去區分而已,從對境、從事的角度無法做這樣的區分。在事上沒有這樣的差異,但心去做了這種區別,所以這心是錯亂的;而且,並不是所有的心都會做出這種區分,只有自己這顆心會這樣做,而我們又很相信這顆心,它想什麼我們就信什麼,於是便相信這是我、那是他,區分得非常清楚,並且產生親疏遠近之別。一旦明白在事上並沒有這種區別,就可以產生「所以有情與我是一樣的」這種理解。

在解釋佛法時,講法者說的是佛法,但有時聽法者心裡不承認有前後世、不相信業果,也不真正懂得什麼解脫與一切遍智果位,因此他們有時會覺得經典講的不對。當然,若前後世確實不存在,則經典裡說的做法的確可能有錯,例如這首偈頌說的「連妻亦無貪」,意思是連妻子也要無貪著地布施出去。這句話聽在不懂佛法的人耳裡,就可能產生誤會。對於布施外在財物,一般會這樣說,在家菩薩在完全沒有貪著的狀況下,只要對別人有益,他就會把所有的財物受用都布施給對方。然而另一方面,佛經也有清楚地說到,在這樣做的時候,這位菩薩也必須考慮自己的家人,因為家人也是一切有情的一員。


與本師釋迦牟尼佛同一相續的菩薩,名叫遍解脫,他是一位王子。他過去世已經生起了菩提心,因此從小開始他就很喜歡幫助別人。國王非常愛護這個王子,無論他要拿什麼給別人,國王都會答應,完全不會拒絕。王子就一直這樣做布施,直到發生了一件事。

當時,對一個國家來說,受過特殊訓練的大象是很重要的資產,因為牠關係到戰爭時的軍事能力。以現代來說,若某個國家擁有核子武器的能力,就會對鄰國造成很大的威脅。同樣地,對古代人來說,受過特殊訓練、力氣又很大的大象,是足以恫嚇鄰國的武器。若擁有這樣的大象,其他的國家就會很害怕。敵國聽說無論向這位王子要什麼他都會給,所以他們就來跟他要這種大象,王子就真的給了。這件事情發生之後群情激憤,大家都覺得王子做到這種程度真是太過份了,怎麼可以把戰象送給敵國?大家認為王子根本沒有把國家的安危考慮進去,嚴重違反國家的法律。不但大臣們都覺得應該要處罰王子,人民也都很激烈地表達對王子的反感。

最後,國王與皇后決定在未來十二年之中,不再保護這個王子。他們把王子驅趕到森林裡,其實就像是關到監獄的意思,讓他一個人自生自滅。那時,這位王子已娶妻並有兩個孩子。王子對他們說:「你們從小就生活在金錢受用不匱乏的環境裡,應該受不了在森林的生活,所以你們不要跟來。」但無論怎麼說,他們都不聽,非要跟著王子去森林住。他們說:「就算是死,我們也不後悔。」王子說:「你們不要這樣說。為了成辦一切有情的義利,所以我必須成佛;為了成佛,我已經立下誓言,無論別人來跟我乞討什麼,我都不會拒絕。因此,你們不要跟來比較好。」家人說:「我們絕對不會障礙你成佛,請你帶我們一起去。」由於家人非常堅持,所以他就把妻子與兩個孩子一起帶去了。

到了森林後,王子過著禪修的生活,與家人度過一段很短暫的平靜時光。有一天,他的妻子去取水時,有個人從很遠的地方來,跟王子要他的孩子。王子知道這件事必須趁妻子不在時做,否則就辦不成了。於是他就在她還沒回來之前,把孩子給了對方。此時,這兩個孩子說:「父親,您說什麼就是什麼,我們都會照著做,但請您讓我們跟母親再見一面吧!」但王子知道如果孩子們見了妻子,她根本不會放行,於是王子說:「你們還是先走吧!」於是兩個孩子邊哭邊向王子告別,王子也哭著跟孩子告別,就這樣眼睜睜地看著孩子被別人帶走了。

這位王子並非不愛自己的孩子,他對一切有情都有慈愛心,他想要幫助有情離的苦不只是小小的苦,而是在輪迴中流轉的大苦,由於無法忍受有情繼續受這種大苦,為了讓有情從這種苦中解脫,所以他決心成佛;為了成佛,他立下誓言,為了圓滿布施度,無論什麼他都可以捨棄。王子是在這種狀況下,是在對孩子、對一切有情都懷著慈愛的狀況下,把孩子布施出去。所以,在把孩子給別人時他也哭了。然而,若前後世不存在,若他想的「靠著圓滿布施度可以成佛,成佛就可以利益一切有情」這事情不是真的,則他就是一個傻子。

這個情況被帝釋天王知道了,他感到非常驚奇、不敢相信有這種事,為了測試這位王子,所以帝釋天王化身為一個人,到王子面前說:「請你把妻子給我,我要她當我的僕人。」王子心裡已經立誓,為了利益一切有情要完成這誓言,而他的妻子也已經發誓,絕對不會成為王子成佛的障礙,所以就跟著帝釋天王化身的這個人走了。王子不是因為沒有愛而捨棄妻與子,而是在非常慈愛他們的狀態中,朝向著為利一切有情而捨棄自己的方向前進。

大部份同學都受過菩薩戒,所以我們都唸過「為利如母眾有情,身財善根諸福德,盡我三世所積集,一切無餘無悔供」這段文字。我們只是口頭上唸一唸,所以不覺得辛苦;若真正付諸實踐,就會遇到很多困難。例如,由於已經立誓「對方的一切期望,我都要滿足它」,為了實踐這個誓言,即使對方跟自己乞討的是酒,有時也必須給。這件事應該要分成兩種情況來說。有時,若對方來要的是對他有害的事物,就不可以給,因為明知對方會受害卻依舊給他,這是不清淨的布施。但有時,另一種思惟方向是,雖然他來要的是有害的東西,但它就是一種願望,由於自己已經立誓要滿足對方的一切願望,所以還是應該要給,此時他考慮的就不只是眼前的情況。

一般而言,捨了財富受用,得到的果是自己會獲得財富受用。若結合這個理路來說,菩薩下定決心,無論一切有情有什麼願望,他都努力去圓滿它,為此精進地去學習,實踐這個諾言,最後,當這個想法完全圓滿時,得到的結果是自己所有的願望都能完全成真,而他的願望是要救度一切有情。當然,成辦一切有情義利這件事,必須要很多因緣聚合才能產生,所以,從有情那一面也必須聚合許多因緣,若有情那方面的因緣不俱足,此事依舊無法達成;但就佛自己這方面來說,成佛之時,他心裡想要成辦的一切願望都能如願成辦。

佛陀在說布施度時曾說「由捨一切知一切」,把自己所有一切全都捨給有情,因此而成為一切遍智。

……第六講 2017.11.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