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rapper

目錄

五、臨終前,「欲願」對投生淨土的影響

以下,我想把臨終前「欲」如何喚醒某個業先成熟的道理,說得更仔細些。

臨終前,凡夫大多有「我完了!」的想法,這種想法是一種對我的貪,而且主要是對身體的貪。對身體的貪,貪的並不是現有的或某個特定的身體,而是一種沒有身體就不行的心。這個無法捨棄身體念頭,使得來生再度成辦一個身體。

以密續的角度來看,在死亡的過程中,隨著心愈來愈細緻,風息也會愈來愈微細,最後,心會安住在最微細的風息上。接著,這個組合會被喚醒、搖動,然後開始形成下一世的身體。為何這個微細風心的組合,會再度與一個身體產生連結?主因就是受到剛才講的「我需要身體」、「沒有身體不行」這個想法的搖動,因而顯現了色的體性。以上這些內容,都是在中陰身階段發生的事。

接著,如何從中陰身的狀態,去到下輩子要投生的地方呢?即將成熟的業,會使得我們把即將投生的地方看成好地方,喜歡花的人,會看到該處有很多美麗的花,或是看到那裡有自己的親友、房子等;比較差的狀況是,因為覺得有人或可怕的東西在背後追趕,把即將投生的地方看成可以提供蔽護之處,這些都是錯亂的顯現,促使這些錯亂顯現產生的是業。總之,由於業而產生錯亂的顯現,一旦心裡產生了「我要去那裡」的欲念,就到達那個投生處了。

對凡夫而言,除了刻意練心的時刻,平時產生的欲念幾乎都是貪欲,把我們帶到來世投生處的,就是這些貪欲。假如有造物主存在,也許還可以說是造物主把我們放到來世要投生的地方;如果心識粗糙到可以被風刮到某處,或許還可以從這種方向去解釋,但心識之風非常微細,它無法被有形體的色法帶來帶去,也沒辦法被磁鐵吸引到某處。唯一讓我們移動腳步的,就是欲念。

有人把欲比喻為水,把業比喻為種子,非常有道理。以種田為例,無論你放了多少肥料,把肥料的能力帶到種子上的是水。所以,真正能帶著你走到哪裡去的是欲。在投生淨土的原理中,欲的作用可以被祈願替代。

不是發自內心、只是嘴上唸唸的祈願,雖然可能累積到業,但因為沒有真正生起欲求,所以不是真正的祈願。祈願這個字的藏文音譯是「莫朗」,而「莫」字的意思是欲求、希求。唯有打從心底產生的欲求,才能成為投生淨土的因。所以如果你問:「投生極樂淨土需要什麼?」答案是:「想投生極樂淨土的欲求。」


Prev 1/2 Next »

悲桑格西法語

智慧小語

有個人跟佛陀說:「我要快樂,但我一直不快樂。」佛陀說:「只要把『我』與『要』丟掉,剩下的就是純然的快樂了。」....(閱讀更多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