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rapper

問:佛聖者是無學,十地菩薩聖者還是有學,只有一個階位之別,他們之間的差別是什麼?。為何透過「金剛喻定地」的修行後,就能夠從有學轉為無學?在金剛喻定地是怎麼轉法?

答:

如果真正知道十地菩薩有哪些功德,恐怕我們都會把十地菩薩錯認為佛。十地菩薩當然已經斷除煩惱,而且也已靜息粗分的勤力(註),他成辦有情義利也與佛陀很接近,其身亦具相好等功德。因此,即便是一個對佛稍有認識者,也很難清楚分辨十地菩薩與佛的差異。不過,既然十地菩薩是有學道,佛是無學道,就表示十地菩薩還有要學的。十地菩薩透過修習,使得煩惱的習氣(即所知障)愈來愈小,到最後,透過「金剛喻定」而把最後的煩惱習氣整個斷除時,便「成辦任運」佛的四身,這是最不共的地方。

佛的身語意,完全進入任運成辦的狀態。「意任運」是佛可以在一個時間裡遍知一切所知;「身任運」是只要所化機成熟,不限數量,也不限在新加坡、台灣、中國,任何一個地方,只要所化機成熟,他就可以完全無誤差地現身該處渡化他們;「語任運」是不需要翻譯,在一座講法中,不管聽者是聽英文、中文,任何一種語言,佛陀直接說,聽者就用各自的語言聽法。在獲得如此不可思議的功德時,即成「無學道」。若是十地菩薩,則沒有這種成辦任運的能力。

問:金剛喻定時,是先斷再證?還是先證再斷?

答:每一地菩薩,都有他們各自的所斷,也因此,亦有他們在那個階段裡各自的證功德。因此,我們可以說,每一地菩薩,在斷除了各自所應該要斷除的之後,都會有各自所獲得的證功德。

但是,當十地菩薩在最後一刻透過金剛喻定,完全斷除所知障的同時,也就完全了知一切法,這二者是同時。所以,並不是先斷除所知障,而後在下一剎那才知一切法。此時的斷與證是同時。至於一般而言,斷證二者間的順序是否有先後呢?如果以「現證空性」結合而說,是可以這樣講的。先現證空性,之後才斷遍計我執;先獲「無間道」然後才是獲得「解脫道」。若一定要說順序,也是可以說先得到證功德,然後是斷功德。一般順序上來說是這樣子。

…《2009華人請法團析釋》第一講2009.10.15

註:關於「勤力」

「勤力」是什麼?若以船為喻來說明,船初入海時,要非常努力地划,但到了海中央後,只要注意風向,不須要用力船自然會前進。初修業者必須非常努力,但到了八地時,就如同到了海中央、順風而行一般,那時不太需要勤力。

八地時因為遮止了實執的現行(這是自續派以下的看法,對中觀應成派而言,八地時已斷除實執),所以靜息粗分的勤力。

…辯經學院 昆秋汪杜格西

悲桑格西法語

智慧小語

有個人跟佛陀說:「我要快樂,但我一直不快樂。」佛陀說:「只要把『我』與『要』丟掉,剩下的就是純然的快樂了。」....(閱讀更多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