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rapper

「緣起」可以區分為幾個不同的層次,以一般常見的分類來講,可以分為三個層次:(1)因果緣起:果是依靠因緣而產生。(2)支分緣起:諸法是依靠自己的支分①或自己的施設處②而產生。(3)相互觀待緣起:諸法就只是依靠名言安立而存在,這是最細微的緣起。

為了幫助學生更清晰了解三種緣起的差異,哲蚌寺洛色林的班丹札巴老師以「水果」、「紅色」、「大的」為例,做了以下的說明。

水果,是從果樹長成的,此即「因果緣起」。

紅色,當我們說「這水果是紅色」時,這紅色並不是與這水果無關、獨立存在於水果之外的顏色。果皮是水果的一部份,正因為果皮的顏色是紅的,所以才說這水果是紅色,此即「支分緣起」。

大的,當我們說「這水果是大的」,這「大」是比對我們心裡想著的「小」而說出來的。不是因為水果本身很大所以說它大,而是因為我們心裡有一個比它更小的做為對照,所以才會說它是大的,此即「觀待緣起」。

用這三個例子,很容易理解三種不同的緣起。

…摘錄自:「四聖諦第一回」第一、二講 2007.12.5/6

註①支分:如手足等之四肢五體,稱為支分。摘自:《佛光大辭典》

註②「諸法依靠自己的支分或施設處而產生」這句話的意思是:例如,因為眼睛看到而說我看到、因為手碰到而說我碰到、因為心想到而說我想到,在這些例子中,眼睛、手、心都是補特伽羅的支分;當「安立、施設」這個動作加進來時,這些支分就成了施設處,依靠著這些支分做為施設處,而後產生補特伽羅這個施設法。…圖滇悲桑格西

此類別中更多的: « 四種理路 因與緣 »

悲桑格西法語

智慧小語

有個人跟佛陀說:「我要快樂,但我一直不快樂。」佛陀說:「只要把『我』與『要』丟掉,剩下的就是純然的快樂了。」....(閱讀更多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