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rapper

一、我其實不知道何時死是最好的

何時死比較好?我今年四十五歲,如果你問我:「現在到五十歲之間死,你肯不肯?」我一定不肯,因為我覺得現在死一定比較不好。但這種想法是我們的執著心作祟,事實上我們根本不知道何時死較好。

活過五十歲,也許五十歲以後直到八十歲之間,都在病榻上受苦折磨,腦筋完全無法思惟憶念佛法,那不是早點死更好?當然也許五十歲以後我身體突然變得更健康,能講經、能實修、能為眾生帶來更多的利益。但誰知道呢?

現在不死,也許五十歲以後遇到惡友,凡夫因為心性不穩定,隨便一個因緣都可能讓我們變成十惡不赦的大壞人,不死反而造更多的惡業,那不是早點死更好?當然也許五十歲以後遇到貴人良師,使自己的心性與修行得到更大幅度的提昇。但誰知道呢?以上是從今生的角度看,從來生的角度看,如果死後的去處是三惡道,那麼,即便只能多活一天也是好事。但如果你將投生之處是淨土,則晚一天死都覺得拖太久。

我們不知道活得久一點是不是更好,我們也不知道遇到什麼樣的事情對我們才是好事。就把自己交給佛陀:「一切的發生,佛陀您都知道啊!」。無論遇到什麼,我們只負責做好該做的事,也就是盡力修習菩提心與空正見,其他的都交給三寶。如此一來,所有在你身上發生的都是好事。

二、死亡本身其實不足懼

我們把死看成是一件很大的事情,但仔細想想,似乎不必小題大作。若你對死亡無常與前後世的認識真正深植心中,就會知道死亡其實與換件衣服穿差不多。

所謂的「我」,離開身心之外無他,我們內心裡想的「我出生、我存在」,不過就是當身與心處在結合狀態之時而已,當身與心分開就是這一期生命死亡。當身與心的續流再度結合,又是一期生命的開始。所以,仔細想想,死亡本身其實沒什麼好怕的。

有時我看見家鄉的親人為了某些事情不快樂,很想把聖座嘉瓦仁波切講的法跟他們說,但他們聽不進去。對於未見過很多世面的鄉人來說,他們埋首於自己的世界裡,為著那個世界裡的小事而苦惱或歡喜,但看在我們眼裡,那些小事根本不值一提。有些浮游生物的生命非常短暫,只有五分鐘的生命,對我們而言,牠們早一分鐘或晚一分鐘死亡,實在差別不大。同樣的,從人的角度來看,活五十年與一百年雖然有短命與長壽之別,但站在天人或地獄的角度來看,五十與一百的差異非常小。既然差不多,又何必在意?

三、「是病人」的這個角色,可以幫助別人累積福德

想到自己因為生病而無法做更多利益眾生之事,偶爾我心裡也會難過;但換個角度想,正因為自己「是病人」的這個角色,使得其他人對自己付出關心,慈悲心得以增長,別人因此累積了許多福德資糧。同樣的,如果在病中的你,什麼思惟都提不起來時,至少可以想:「因為我生病,所以幫助別人集了資糧,真好。」

四、因為醫生的宣判,你成為真心修行人

你有沒有真正要去某處,很影響你問路的態度。如果你沒有真正要去德里,別人跟你講「去車站買票,坐上車就會到」這樣的答案對你而言就夠了。但若你是一個明天就真正要上路的人,你一定會問得更清楚,別人給你的答案,你也一定會牢記在心中。同樣的,沒生病以前你也學佛,也去跟師長請益,也許有做一些實修,但因為生病了,醫生告訴你將每況愈下無法痊癒,這病使得你成為一個不同於以往的學法者與提問者。你會問得更真心,也會把師長給你的答案放在更心底。所以,你該好好謝謝這個病,該感到高興。因為它使你成為一個更真心的學法修行者。

五、修行人的故事

之前住在策秋林的一位閉關者(後來在關房中圓寂),是我曾見過最標準、真正的離世修行人。他被醫生診斷出罹癌,若治療可再活一年,若不治則頂多只剩二個月。他問醫生:「因治療而多活的一年,是處在健康能自主的狀況中嗎?」醫生說不可能,所以他決定不治療,處之泰然地度過生命中最後的二個月。他說:「醫生說我得了癌症會死,但其實每一個人都得癌症,因為每個人都會死;醫生說我只剩二個月可活,但誰能保證不會比我先死?」他又說:「生命最後這兩個月,是我學法修行最好的二個月。平時學法修行時雖也會調整動機,但由於無始以來強大的習氣,一不小心就會摻雜追求今生安樂的心。但現在知道今生時日己盡,使得所修的法變得非常純粹。所以,我生命中最精華的修法時光,就是這兩個月。」

我們每一個人,只是因為沒有被醫生宣判病情與死期,總是自以為可以安享天年長命百歲,學法修行也就沒有那麼認真清淨。他說:「醫生的宣判,使得我不必刻意調整動機,等於是強迫我做一個最清淨的修行。所以,我真高興自己得病,讓我有機會可以如此清淨修行。」

有死亡無常觀的人跟我們很不一樣。我認識一位修行者重病住在醫院裡,因為知道自己大概明天就要死了,不想麻煩別人把屍體抬到停屍間,所以想要趁還能走時自己走去停屍間。他的朋友都覺得這樣不妥,一直力勸。最後這位修行者是因為病房裡的一幅聖座的照片而留了下來。他說:「病房裡有聖座的法照,但停屍間裡沒有,因為這個差別,所以我還是留在病房裡吧!」

再次叮嚀

要做對的事情,而且,要對於自己做對的事情有信心。曾有人問阿底峽尊者:「為何藏地的成就者,比起印度來少很多?」尊者答道:「藏人喜歡佛法,但對佛法沒信心;喜歡尋求口訣教授,但不喜歡真正實踐它。」

…摘錄自:2010.9.7為主的請益開示

悲桑格西法語

智慧小語

有個人跟佛陀說:「我要快樂,但我一直不快樂。」佛陀說:「只要把『我』與『要』丟掉,剩下的就是純然的快樂了。」....(閱讀更多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