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rapper

目錄

由於我們容易用自己去推測別人,所以「凡是收到供養後就去翻看紅包袋的人,都是愛錢的人。」這種論式,並不能證明查看紅包袋的人很愛錢,或許只能證明提出這種論式的人自己很愛錢。

說實在的,除非你完全明白對方的動機,而且看得到他的作法執行之後帶來的所有結果,否則,某人的某種作法究竟是功還是過,我們真的很難下定論。

我們唯一能判斷與批評的對象,只有自己。因為你到底懷著什麼動機,你自己最知道,所以可以評判自己的好壞;但對於別人,由於我們無法真正知道對方的動機,所以也無從斷定別人的好壞。

以上說的既符合事實,也是我們應該抱持的想法。不過,在日常生活的運用上,恐怕要適度地做一些調整,否則我們可能會感到無所適從,甚至連話都不知道要怎麼說。例如,某人做了一件違反規定的事情,到底該不該接受處罰?在處罰他之前,我們必須先確認他做的是壞事。但如果用剛才那種想法去想,我們連他是否真的做了壞事都無法判定,又如何制定獎懲與法律呢?

該怎麼做呢?由於無法完全確認他這麼作是不是真的錯了,所以我不可以對他起瞋心、不可以不喜歡他;但在普遍的看法中,他做的如果是違法的事情,就必須接受處罰。

事實上,這個犯人可能是菩薩,也可能是佛的化身,但到底是不是,我們無從知道。在培養對師長的信心時,可以運用的一種思惟,就是佛真的有可能化身為一個看似有缺點的人。但如果你把這個思惟運用在「由於犯人可能是佛的化身,所以他不必接受法律制裁。」那就不對了。就算某人是佛的化身,但是只要犯法就應該受罰。身為執行者的你,只要動機良善無誤,該做的處罰還是要做,而且這說不定就是佛為了某個特殊目的,刻意做的錯誤示範。

同樣的,對師長而言,弟子也可能是佛菩薩的化身,弟子可能什麼都懂,所以師長不可以輕視弟子。但是身為老師的人不可以想:「搞不好這個弟子是佛,那我又何必講課呢?」既然佛化現成一個什麼都不懂的弟子,身為老師的人,就應該好好地為他講課才對。哈哈。


…摘自:2014.9.20 《釋量論》第二品略講 第十講


« Prev 2/2 Next

悲桑格西法語

智慧小語

有個人跟佛陀說:「我要快樂,但我一直不快樂。」佛陀說:「只要把『我』與『要』丟掉,剩下的就是純然的快樂了。」....(閱讀更多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