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rapper

目錄

真正的辯經場在自己心裡

至於辯經,在辯經場上跟他人辯經,這只是第一個階段;真正的辯論,是回到住處後跟自己的內心辯論。以「死無定期」為例,首先研究一下自己內心真正的想法,就會發現自己其實一直理所當然地認為自己明天不會死,只要想一想你為往後做的計劃,會發現這個計劃並沒有把「明天可能會死」的想法放進去。經過這種觀察後,你認識到自己心裡其實有著「明天不會死」的想法。現在,讓這想法出列,成為要跟你辯論的敵方。

接著,就開始跟「明天不會死」的想法辯論。你問:「為何明天不會死?」你的心可能不會馬上講出什麼答案來,此時你就繼續問,逼到後來,它可能會回答你:「因為我還年輕。」接著你再問「還年輕的人,明天就一定不會死嗎?」當「不一定」這個回答從心裡說出時,你會開始真正有一點感覺「是啊!真的很難說啊!」

或者你的心會答:「因為我沒生病。」那你就追問:「沒生病的人,明天就一定不會死嗎?」如果你的心說:「因為我有錢、有房子,什麼順緣都有。」你就再追問:「一定嗎?」追問到最後你會很清楚體會到,無論你有什麼、是什麼,都沒把握明天一定不會死。一再被反駁後,才會打從心底想:「噢,真的很難說啊!」於是才終於有了感受。觀修「死無定期」的目的,要的就是這樣的感受。做道次第的觀修,可以運用這樣的方法跟自己辯論。

同樣的,如果對善知識生起不敬與不信的心,或者雖然你沒有把對方視為上師,但他確實有在教你經論,那你無論如何都不可以開口批評他,包括對法友也是如此,否則來世你會找不到老師教,也不會有法友。只不過我們天生都有批評別人的習慣,所以心裡一定會有批評對方的聲音。雖然擋不住,但還是要設法。

當心裡有批評對方的聲音出現,例如你在心裡批評上師「老師很愛生氣」時,該如何透過辯論消除觀過心呢?首先,把這種想法叫出來,你清楚自己有這種想法,接著把它當做辯論對手。你問它:「憑什麼說老師真的生氣了?」因為你也沒有神通,所以答案應該只有一種可能,那就是「因為老師表現出生氣的表情」。接著再追問:「有生氣的表情,就一定是在生氣嗎?」辯到後來你會知道,其實不一定。

要先有因明學的基礎

理論上,透過這個過程,你的觀過心就會平息;如果沒有平息,表示「正因」沒有在你心上發揮作用;沒有發揮作用,是因為你其實並不真正理解正因的定義。正因的定義是「是三相(1)」,你用的理由明明不是正理,而你心裡也很清楚它不具足三相,但你還是把它當成理由;就算知道某個正理具足三相,你依舊覺得那不是理由。所以,如果用正因跟自己辯論卻不管用,表示你的基礎不夠,所以就必須回頭去觀察「是三相,是正因的定義」這件事情。而這個部份,依著經論說的內容去觀擇就可以了。觀擇之時,如果你不同意這個定義,那就請你提出正因的定義,或者再往前討論「正因是否有定義?比量是否存在?」找答案時,該去查書的就去查書,好好地在心裡建立應有的基礎,之後再跟自己辯經,就會看到效果了。

類似的例子很多,以上只是列舉一二而已。如果你只在辯經場上運用因明學,卻讓自己的人生跟因明學一點關係都沒有,這樣不行。在決定自己的人生時,包括要不要學法、要不要看某人的過失,都要運用因明學才對。要這樣問自己:「雖然我心裡有想法,但用這個想法做決定是否正確?我運用的理由是否具足三相?」若能這樣去運用,即使只學懂《因類學》,也能對你產生非常大的幫助。

例如,總覺得自己不會死,或是看見對方犯錯就覺得那一定是對方的錯,這種邊執邪見能不能算是遍計,雖然有周遍性上的爭議,但很多人都有這種問題,而且我們的看法跟印度外道其實很像,理所當然地執常、執有我。總之,這些錯誤的看法,只要用具足三相的正因去觀察,一定可以消除。也就是說,光靠因明學就可以消掉很多錯誤,至少可以讓你從「理所當然」轉變為「感到懷疑」。

透過辯論,至少對錯誤的看法起疑

但是,要進一步消除疑惑,光靠《因類學》不夠,必須加上中觀、《釋量論》的輔助才行。然而,只要你真的起疑了,例如,一旦對「造惡業會投生惡趣、領受大苦」真心感到半信半疑時,除非逼不得已,你已不會輕易造惡業;就好像你不確定某個食物是否安全,你就不會隨便吃下它,萬一非吃不可,你也會仔細再三檢查看看裡面有沒有毒,否則你根本不會讓這食物進到肚子裡。

對於「說謊有罪」這句話,即使你只是半信半疑、沒有完全相信,你也不會輕易說謊,在確認「說謊無罪」之前,你都不會再輕易說謊了。講白一點,我們其實對於說謊有罪這件事情,別說不相信了,連「說不定有罪」的懷疑都沒有,這真是應該感到很羞愧的事啊!我們大部份人被問到業果是否為真、前後世是否存在等問題時,雖然嘴上都會說有,心裡也似乎感覺有,但只要再往深處挖一點,會發現其實我們不但不信,連懷疑都沒有。

舉例來說,當你真的懷疑明天「可能」得搬離目前的住處,光是這個懷疑,就會促使你去盤算因應對策「若一真的要走,我該怎麼辦?」然後就會稍微做一點規劃;用這個例子來反觀自己,在我們的計劃裡根本沒把來世放進考慮裡,這表示我們不相信有來世,連「說不定有來世」的懷疑都沒有。此時,如果我們有受過正因的訓練、建立了理路,就可以用因明理路跟自己的心辯論,給這種想法一點顏色瞧瞧、修理它一頓。光是這樣就能帶來很大的利益了。

1.正因的定義:是三相。三相指的是:①遍是宗法性②同品定有性③異品遍無性。


Prev 1/2 Next »

悲桑格西法語

智慧小語

有個人跟佛陀說:「我要快樂,但我一直不快樂。」佛陀說:「只要把『我』與『要』丟掉,剩下的就是純然的快樂了。」....(閱讀更多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