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rapper

目錄

從「知道」到「生起證量」

上述的討論有兩個目的,一是想跟大家介紹觀察分析的方法;二是想藉此說明「知道」的標準與層次。

對大眾講法的法會,如果講得太深細、多數人聽不懂,很多人可能會打退堂鼓,所以一般都會講得比較淺顯。有些人參加這種法會很多次之後,因為都聽得懂,覺得自己都懂了而不想繼續學。比如,大家這幾天聽我粗略解釋因果緣起後,心裡可能會覺得自己懂得緣起;概略地學過四聖諦後,就認為自己懂得四聖諦。對學佛者而言,上述這種心情應該很常見。

我的意思並不是粗淺的就沒意義,即便只是粗淺了解,就已經可以為我們帶來某種程度的幫助。但要知道,同樣一件事情、一個意思,在你所了解的之外,還有很多值得深入之處。所以,不要僅滿足於淺知而停下學習腳步,必須不斷提問、繼續深入。

在前兩次的課程中,我們已經理解「果是從眾多『粗略』因緣而生」,而透過剛才的辯論,我把大家的思緒導引到另一個問題上:我目前對因果緣起的了解,算不算是證得?從這問題延伸,一方面可以繼續探究:在我眼前能見的範圍外,還存在著哪些更廣大的因緣?這是針對「因與緣」本身做更仔細的探究。二方面可以試著去了解:證量的產生要透過什麼方法?必須經過哪些步驟?

至於答案,現在暫時不回答,以後也許會談得到。

…出自:2007.12.7 第三講


« Prev 3/3 Next

悲桑格西法語

智慧小語

有個人跟佛陀說:「我要快樂,但我一直不快樂。」佛陀說:「只要把『我』與『要』丟掉,剩下的就是純然的快樂了。」....(閱讀更多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