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rapper

目錄

三、思惟緣起,消除「我不行」的怯懦

思惟緣起,不僅有助於調伏慢心,也可以消除怯懦。有一類人雖沒有慢心,但是很怯懦,經常認為自己沒能力、做不到。此時若能思惟緣起,想想那些成功的人,他們並不是天生如此,而是在很多的因緣聚合下,才有今日的成果,如果自己身上也具備那些成功的因緣,就會產生「成功」的結果。之前講過「法性之理」,產生某個結果的因與緣若完全聚合了,果就一定會產生,這是法性。只要具備成功的要素,就能成功!一旦你產生這樣的心情,將不再怯懦。

就舉「佛陀」這個最高標準的例子吧!他並非一開始就是佛,他也是依靠著因與緣才成為佛的。從「成佛」這個最終的成果往前推一點,他是修道位者,再往前推一點,他是見道位者、加行道位者 (1)…,如此繼續往前回推,推到他距離成佛還非常遙遠的某一世,那時的他若跟我們排排站一起,大家的程度沒兩樣,同樣有著會老會病的身軀,同樣有著貪嗔痴的心,同樣什麼都不懂,從前的他,與我們完全沒兩樣。然而現在的他,為什麼與我們有天壤之別?是因為他值遇了許多因緣、持續進步,最後成就了無上的佛果位。

因此,我們應該這樣想:佛陀是這樣成佛的,我也一樣可以成佛!我與他本來的情況是一樣的,如果我也設法值遇他所值遇的因緣,那麼我一定會變得跟佛陀一樣。

這種想法若運用在自己身上,會生起強大的心力;若運用在別人身上,你會知道:無論眼前這個眾生是什麼樣子,因為「因果緣起」是真的,所以將來某一天,只要他具備應有的因與緣,他就會變好。這樣思惟之後,我們對所有的有情都會產生鄭重看待的心情。

身處印度,有時會聽到許多關於伊斯蘭教與印度教的紛爭,看到某些教徒的行為,偶爾會生起「那些人真壞」的心情。此時,我們可以把時間拉長些,從佛法的觀點來看,生命不只眼前的今生,在一生又一生的流轉過程中,眼前這些看似很壞的人,有朝一日值遇因緣,他們也會成佛。當想到有朝一日,他可以變得與釋迦牟尼佛一模一樣時,你會重新看待他,原本那種不喜歡他的心情就會被調伏。

西藏有一位名叫竹巴袞勒 (2)的成就者,他是個看似瘋子般的瑜伽師。在藏地有一尊渾然天成的十一面觀音像,非常珍貴。有一天,他走到這尊觀音像面前說:「最初汝與吾二是同儕,汝因精進成就圓滿佛,吾因懶惰流轉輪迴中,精進究竟尊前吾禮敬。」這段話的意思是:「本來咱倆是一伙兒的,但你因為精進而成佛了,我因為懶惰所以仍在輪迴中流浪。精進得如此徹底的你,我要對你行禮!」

這話饒富深意啊!當心力低落時,我們可以這樣想:宗喀巴大師啊!一開始的時候,我們倆是一伙的喔!(老師哈哈大笑起來)

四、思惟緣起,調伏瞋心

生氣的時候,可以思惟緣起來調心。《入行論》說:「棍杖所傷人,不應嗔使者。彼復嗔使故,理應憎其嗔。」寂天菩薩用這句偈頌教導我們,在生氣時可以用什麼樣的思惟來調伏嗔心。

若某人用棍子打我,我會生他的氣,因為我覺得:「痛是他造成的。」這種想法,雖也可以算是思惟因果緣起,但它非常粗糙。我們會想:「因為他讓我痛,所以我才氣他;如果他給我錢、對我好、讓我快樂,我就會喜歡他。」以上這種想法,雖然也算是思惟因果緣起,但讓我們再想得更仔細些吧。

如果你是以「因為他讓我痛,所以我氣他」為理由而生某人的氣,那你應該對棍子生氣,可是你為何氣人卻不氣棍子?你說:「氣人是因為棍子是人在用的,不氣棍子是因為棍子沒自由,它是被控制的。」照這種說法,你還是不該氣人,因為人是被心中的煩惱控制,才會不由自主拿棍子打你。就像你不氣無法自主的棍子一般,你也不該氣無法自主的人,應該要氣他心裡的嗔才對。

偈頌解釋到這裡,我想做一點補充。雖然了解「真正傷害我的是他心中的嗔恚,這才是我真正的敵人、真正要報復的對象」,但要用什麼方法,才能真正消滅他心中的嗔心?用打罵報復的方法,只會讓他對你的嗔心更強,必須用「愛」才能真正見效。也許無法馬上有結果,但一次、兩次…持續做下去,他心中的嗔恚終究會消失。只有這個方法才能消除對方的嗔心,用跟他鬥的方法,完全沒有用。

某甲和某乙是好朋友,某甲有個懷恨在心的敵人。有一天,某甲對某乙說:「我今天把敵人連根鏟除了!」某乙聽了心裡想:「哎呀!他是把敵人殺了嗎?」於是問道:「你怎麼殺的?」某甲答道:「我跟敵人交朋友了。」想想看,如果某甲真的把敵人殺了,敵人的親友都會很傷心,都會來找某甲報仇。外在的敵人只會愈殺愈多,無法根除,而內在的敵人卻可以完全消滅。成了朋友,敵人就消失了。

他講的這句話「跟敵人交朋友」,真不錯!

1.成佛必經的五個階段,稱為「五道」:資糧道、加行道、見道、修道、無學道。

2.竹巴袞勒,十六世紀初,竹巴噶舉派一著名的喇嘛名。從無定居,四方雲遊。著有《雅言傳》與《穢語傳》行世。


悲桑格西法語

智慧小語

有個人跟佛陀說:「我要快樂,但我一直不快樂。」佛陀說:「只要把『我』與『要』丟掉,剩下的就是純然的快樂了。」....(閱讀更多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