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rapper

目錄

如何達成目標

一、導向成功之因的三條件:無誤、完整、次第正確

設定了一個目標,要如何才能達成?需要「無誤、完整、次第正確」的因。因若錯誤,果就不會產生;因不完整果也不會產生。蓮花戒論師在《修次中篇》運用了扯牛角與缺水種子這兩個譬喻 (1),因若錯誤,就像再怎麼拉扯牛角都不可能擠出牛奶;因若不完整,就像播了種卻不澆水,永遠不可能開花結果。除了無誤與完整之外,還要有「正確的次第」。由上可知,若想達到某個目標,你必須設定無誤、完整、次第正確的計劃才行。

以炒一道青菜為例,「中午想吃一道美味的炒青菜!」內心有了這種想法,接著就要依照計劃付諸行動。首先得準備材料,若你住鄉下大概就會到田裡去摘菜;摘菜時要摘對,若你摘到雜草,想吃炒青菜的目的便無法達成,這是「因有錯誤」。摘對了菜回家,但廚房裡就只有手上拿的這把青菜,其他的東西如油、水、火、鍋子…等完全沒準備,這也沒用,這是「因不完整」。即使你漏掉的只是一個小東西,比如鹽放得不對,味道就是出不來。當然,有些人覺得味道鹹淡無所謂,這說明了那些你需要完整收集的那些因,其間的重要性並不完全一樣。

此外,料理還必須透過正確的次第去完成。我小時候曾鬧過一個笑話,大概是八歲的時候吧。我的家鄉有一種特別的「粘巴」,是一種長得很像麵粉的生榖粉,可以煮成麵湯。有天媽媽一早就出門工作,到了吃飯時間都還沒回來,而我肚子餓了,那時跟我在一起的,是個比我年紀更小的孩子。因為以前看過媽媽煮麵湯覺得很容易,所以我就想自己煮,但我把煮的順序弄錯了,結果一團糟。應該要等水開了之後,才能把生粘巴放下去,可是我在水還沒開之前就把它放下去,整個湯糊掉,然後放鹽,而那時鹽 (2)已經沒有辦法溶開來了。嚐嚐味道覺得不夠鹹,我就再放鹽,最後整鍋湯鹹到根本不能吃。可見煮食物時,也必須按照一定的次第,在順序上即使只出一點錯也不行。

想煮飯卻誤把石頭當成米,無論再怎麼煮,也煮不出飯來。同樣地,以法為名而傷害有情,比如「血祭」,以為這樣可以讓自己來世投生天道,但這是完全錯誤的方法。企圖以錯誤的因獲得快樂的果,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。同樣的,對一個希求解脫的人而言,雖然目標是解脫,但因為無法接受「無我」的概念,反而引用各種經論、理路和譬喻,鞏固「有我」的想法。雖然想解脫,但卻走錯路。

明明想要解脫成佛,但卻弄錯了道路,由於背道而馳的緣故,在錯誤的路上努力不但沒有用,愈努力反而離目標愈遠。

設定目標後最重要的下一步,是去尋找正確的道路、正確的因。無論想要解脫或成佛,你該踏的第一步都是「尋找正確的道路」。而唯有真正了解追求的目標,你所安排的道路才會正確。

1.《修次中篇》云:「若於錯因殷重修習,雖極長時終不能獲所欲得果。譬如從角而搆乳。若不修行一切因者,亦不生果,如種子等隨缺一緣,亦不發生芽等果故。故欲得果,當依無錯一切因緣。」

2.老師所用的是天然鹽(湖鹽),一塊塊的,溶化需要時間。放下去之後馬上就嚐味道的話,會覺得不鹹。


悲桑格西法語

智慧小語

有個人跟佛陀說:「我要快樂,但我一直不快樂。」佛陀說:「只要把『我』與『要』丟掉,剩下的就是純然的快樂了。」....(閱讀更多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