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rapper

目錄

問:請問投生淨土的因是什麼?

答:

我曾對淨土做過一點研究,也把研究的結果寫成《淨土辨析》一書。但不知我的研究方向與你想知道的事情是否一樣。如果你要問的是「淨土存在嗎?」要回答這個問題,必須先研究前後世存不存在,接著用理路確立業果道理是真的,不過這個研究其實有點複雜。成立業果道理,明白透過業會形成如何的情器世間後,才能做出接下來的推論。由於相信透過不可思議的善業,能帶來不可思議的善果,所以可以成立淨土存在;同樣地若相信造了某個惡業會投生為畜牲、領受種種畜牲苦,也就能相信若造了不可思議的惡業,會感得不可思議的苦果,所以可以成立地獄存在。由上可知,若要用理路成立淨土存在,必須做非常廣泛的研究才行。

在《淨土辨析》這本書裡,我針對「淨土有哪些特色」、「我們應否投生淨土」、「像我們這樣的凡夫,能否投生淨土」、「投生淨土要造哪些因」這四個方面做了一些研究。而這樣的書,適合什麼樣的人看呢?一種人是透過理路成立淨土存在,另一種人是透過對佛法的信心、相信過去的大智者說的話,除了這兩種人外,很難對其他人講與淨土相關的內容。

佛經裡講得最清楚的淨土兩個,一個是在東方的妙喜淨土,另一個是在西方的極樂淨土,兩個淨土都只有人道與天道。在淨土,不但沒有一般人間的各種困難,包括生活、身體等各種困境在淨土都不會發生,此外,淨土非常重要的一個特色是,這些人與天人都在學佛,在那裡,你可以直接看到很多佛與菩薩,也會在環境的影響下自然地學佛。所謂學佛的意思是學習空正見、菩提心。在這樣的環境裡,既不會生病也不會累,壽命又很長,周圍都是學佛的人,又有很好的老師與法友,只要到了那裡,應該確定會漸漸走上解脫的路,把目標放在佛果位的人,只要肯努力,也應該確定會漸漸走上成佛的路。以上是很簡要地介紹淨土的特色。

如果你不相信淨土存在,暫時恐怕沒有別的辦法;但如果你相信有淨土,無論你的信心是來自理路還是佛經根據,淨土都是非常值得你考慮的來世去處。因為,下輩子如果你再投生到現在這個世界,就算沒有投生成為地獄、餓鬼或畜牲,而是投生為人,想一想你會發生什麼事?又能做到什麼程度?如果你是佛教徒,這輩子努力學了佛法,應該會希望下輩子可以繼續下去。這個願望能夠成真嗎?首先,下輩子你能投生到一個可以學佛的環境嗎?能不能繼續學佛,不但與你的父母有關,也與周圍的環境有關。就算能繼續學佛,想一想,你會遇到什麼樣的老師?遇到什麼樣的法友?周圍的學佛環境又是如何?自己的聰明才智如何?是利根是鈍根?簡單說,若我現在問你:「若下輩子再投生到這個世界,你有把握能夠好好學佛嗎?」事實上,你頂多只能回答我「也許有可能」,但我的親身經驗告訴我,事實上非常困難。

我的父母都是佛教徒,我的兄長也學佛,我相信佛法,也出了家,我有去三大寺學習,有機會學習經論,我的老師是不可思議的大善知識,我對佛法也有希求心,我的腦筋雖然不算很好,但也沒有很差,這些條件都具備了,但我的身體很差,每天可以用來學佛的時間只有三個小時,今天的三小時用完,就只能等明天再繼續。如果投生淨土,我就算努力一整天也不會累。所以,對於相信淨土存在的人來說,真的很值得考慮!相關的內容很難在這裡用一、兩句話說清楚。如果各位有興趣,可以去參考我寫的書。

即使是像我們這樣的凡夫,同樣也可以投生淨土,這件事在佛經與宗喀巴大師的論著裡都說得很清楚,還有很多具量的正士夫也都這麼說,相信業果的人應該也會用理路做出相同的結論。對於不相信業果的人,恐怕很難用理路對他們解釋。


關於投生淨土的原理,基本上要透過投生原理才能清楚說明。由於影響投生的因素是業與欲,所以,若想要去淨土,一方面要造很重的能投生淨土的業,二方面要培養強大的想去淨土的欲求。以造業來說,主要是透過持戒去造業,戒持得愈清淨,造下的業就愈好。然而,這個業會帶你到哪裡,主要由祈願決定。所以,想投生極樂淨土的人,就要好好持戒,並祈願投生極樂淨土。

所謂祈願並不是口頭說的文字,而是內心真正的欲求。如果你喜歡佛法,祈願來世能繼續學習佛法,你也盡力持戒,但在臨終時,你想起一個風景優美但佛法不興盛的國家,例如瑞士,你想著:「在那裡生活應該很快樂。」這個欲求很可能會讓你下輩子投生瑞士。由於你有投生為人的業,所以會成為在那裡出生的人;由於你祈願繼續學佛,再加上你有累積福德,會慢慢遇到能學佛的因緣,雖然你周圍都是伊斯蘭教徒、基督教徒或不承認宗教的人,你的父母兄弟姐妹也都沒有學佛,可是你自己就會慢慢地遇到一些因緣,然後遇到佛法。不過,因為那裡並不是佛法弘揚的地方,所以你可能會跟別人有點格格不入。總之,本來你已經準備好可以繼續學佛的因,但臨終前的欲念,讓你來世投生在一個風景優美但沒有佛法的地方。

祈願與欲求其實一樣,想去淨土的人,就必須鍛鍊想投生淨土的欲求。你必須認識淨土的特質,知道並經常思惟投生淨土的好處,常常想著「好希望能投生淨土」。養成了這樣的習慣,在臨終或處在中陰階段時,只要一想到淨土就會想去,而這個想去的欲求,加上你造過能投生淨土的業,就會帶著你投生淨土。

持戒愈清淨,投生淨土的業力就會愈強。舉例來說,造了殺生的業,帶來的果報就內在來說,會使得你就算投生為人也會很短壽;就外在來說,帶來的果報是讓你投生到環境充滿毒素、經常發生戰爭、有猛獸出沒等對生命有很大威脅的環境中。造了斷殺生的業,帶來的果報是如果投生為人,也會出生在沒有毒素、沒有戰爭、周圍充滿對生命有幫助藥樹的環境裡。造了偷盜的業,未來就算投生為人,也會投生到物產不豐富、長不出莊稼、病蟲害盛行的地方;造了斷偷盜的業,來世會投生到物產豐富、沒有災害違緣、不需要繳很多稅金的環境裡。造了邪淫的業,未來即使投生為人,也會投生在骯髒的環境裡;造了斷邪淫的業,來世會投生在周圍都很乾淨的環境。

就像這樣,不同的十惡業與十善業,會分別帶來不同的果報,因此,如果你有努力斷除十不善業,來世的你會感得什麼樣的果報?斷殺生會使你長壽,在沒有生命威脅的環境生活;斷邪淫會使你生在很乾淨的環境;斷偷盜會使你生活在物產豐富、不愁吃喝的環境裡。若你是個沒有信仰佛法的人,斷除十不善業會讓你來世投生天道,天道的外在環境與淨土差不多,在那裡沒有生活上的困難,周圍的環境也很好,但你將沒有機會學佛,你會在那樣的好環境裡沉迷,只想盡情享受天人的安樂。若你信仰佛法,你不但造了能投生善趣的業,對佛與菩薩有信心,也祈願來生能繼續學佛,如果這樣做的力道夠強,來世就能投生淨土。至於詳細的能投生淨土的因,在《淨土辨析》的書裡有寫,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再去看一看。


不過,雖然欲求對投生淨土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力,但對於某些悲心很強的人而言,卻很可能會事與願違喔!有位噶當派的格西,他的善良程度也許會讓我們覺得很不可思議。這位格西在實修後生起很強的慈悲心,他完全捨棄自己,一心想著:「只要能幫助有情,我怎麼樣都無所謂。」在如此強大心力的驅使下,他祈願:「這輩子死後,願我馬上投生地獄,代替地獄有情受苦,願一切有情因此脫離地獄苦。」他不是嘴上說說,而是真心這樣想。一般來講,這個願望不可能成真,但這是他當下真心的感受。他經常以強大的心力這樣去祈願。後來他生病了,在即將往生時,他跟學生說:「快!幫我做供養,我的祈願有障礙,恐怕無法成真了。」學生聽了好驚訝,他想:「老師到底在說什麼?他的修行這麼好,怎麼會在臨死前發現願望要落空呢?」於是他問:「發生什麼事了?」格西說:「我任何時候都只祈願投生地獄,代替有情受苦,直到現在都沒改變。但是現在,極樂淨土與阿彌陀佛清晰地出現在我眼前,我恐怕有投生極樂淨土的危險。」這位格西的慈悲心,實在太強了啊!雖然他的慈悲心讓他很想去地獄,但由於能去淨土的業太強了,就算他不想去,下輩子依舊會去淨土。

講到善良的心,各位會想到什麼呢?有人只從今生的角度去理解善良,只把它當成一種高尚的品格,因而覺得它不重要,認為成佛最重要的因要靠其他的方法,例如生起次第、圓滿次第、大圓滿、大手印等,但這個認識並不正確。不過,另一個極端的情況是,有人認為慈悲心只對成佛有幫助,忽略了其實慈悲心在今生就能帶來很多益處,包括身體健康、心境舒緩等。應該把兩者整合起來,利他心越進步,不但對今生有幫助,對來生也有幫助。

若從業果的角度分析,利他心對來生的幫助無庸置疑。生起利他的心就不會殺生、不會侵害別人、不會騙人,也不會說粗惡語,簡單來說,若有利他心就會斷除十惡業。不只如此,生起利他心就會去助人、去布施,自然就會去造十善業。只要有利他心,自然就會有很好的來生。更有甚者,就像剛才說的,由於利他心太強,就算你下輩子沒想去淨土,強大的善業也會自然地使你投生淨土。

像極樂淨土這麼圓滿的地方,它不是造物主製造的,也不是無因無緣產生,而是修習利他心帶來的成果。修布施、持戒、忍辱等,都是在修利他心。佛在過去還是菩薩的時候,做了很多利他的事,因此成辦了圓滿的剎土與圓滿的身等,這些全都來自利他心。一般我們會把佛的功德分為法身與色身,法身主要透過智慧,包括修無常、修空性等,清除所有過失而獲得法身;色身的根本是利他心,隨著利他心的力道愈來愈強大,最後成辦佛身、佛語等圓滿的功德。

由於利他心究竟,成辦了我們現在聽來覺得不可思議的種種佛功德,就像之前概略跟大家講過,僅僅讓動物聽到佛的名字或咒語,就能讓牠們獲益,來世能投生為人或天人;僅僅看一眼佛像、做一點供養,我們就能累積極大的福德,這些都是根據業果道理產生的結果。佛過去造了極多的善業,並把這些善業全數回向,做了這樣的祈願:「依於這些善業,願有情只要看到我的圖像、聽到我的名字,就能獲得安樂。」基於如此強大的祈願與業力,最後帶來了這樣的成果。

經典裡說的各種佛功德,它們都是佛的能力,產生這些能力的根源,追溯到最後會發現,其實就是利他心。這樣說來,從這輩子的安樂到成佛的安樂,一切安樂的根本是利他的心。利他心的種子,不需要從其他的地方找,我們本來就有的慈愛心,就是未來我們成佛色身的根本;成辦法身的根本是尋找真相的智慧,這我們也是本來就有的能力。不只如此,我們都喜歡真實的事,比起說謊的人,我們自然會比較喜歡說真話、誠實的人。所以,從粗略的角度來說,你我本自都具備了成佛的種子。

……《2017前後世》2017.8.25

悲桑格西法語

智慧小語

有個人跟佛陀說:「我要快樂,但我一直不快樂。」佛陀說:「只要把『我』與『要』丟掉,剩下的就是純然的快樂了。」....(閱讀更多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