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rapper

目錄

即便對因果緣起僅有粗略的認識,仍可為我們帶來好處。

一、思惟緣起,心懷慈悲

面對壞人,無論他害到的是不是我,若對他生氣、產生不喜歡他的感受,只會讓自己的心更亂,沒有其他的用處。尤其,對於實修菩提心的人而言,只要對一個人生起「我從此再也不幫他」的念頭,就是違犯菩薩戒,會因此被摒除在菩薩行列之外。既然不能放棄任何一個眾生,但有些眾生真的惡劣至極,該怎麼辦?

「緣起」幾乎可以說是對我的心最有幫助的教授了。不過,因為沒有人欺負我這出家人,所以從我個人的境遇而言,沒什麼機會生起「這個人真壞!」的想法;但就整體社會的事件來說,我想到幾年前發生的一件事。

幾年前,辯經學院的洛桑校長被刺殺身亡,他對教法與西藏事務貢獻極大。兇手行凶,只是為了向尊者抗議,而且兇手還是個穿僧服的人。當時一想到這些,就覺得這兇手真是壞到不可思議,怎有人可以壞到這麼壞!那時心裡還想著:若讓我看到他,即使不直接出手打他,我也不要正眼看他。我心裡生起非常不喜歡他的感覺。

但在思惟「緣起」的道理後,我的想法有些轉變。想想看,這個兇手會變成現在這個樣子、會有這麼錯誤的想法、會做出如此違背倫常的行為,一定有原因。他不是天生就是這個樣子,他這輩子剛從娘胎出生時不是這樣,前輩子也不是。

變成現在這個樣子,是很多因緣造成的。他出生的家庭、成長的環境,長大離家之後,他接觸的社會、朋友,以及直接指導他的師長,都是促成他變成今日模樣的因緣。是因為身處在上述種種的因緣中,所以他才變成了這個樣子。如果我也出生在像他那樣的家庭、遇到他所遇到的那些朋友,身處在他所身處的環境,值遇他所值遇的老師,那我也百分百會做出跟他一樣的事情。

我與他都沒有所謂「本來的樣子」,雖然從眼前暫時的表象看來,我比他好一點,但「比他好」不是我本來的樣子,如果我遇到了他遇到的因緣,我一定百分百會做出他做的事;我遇到的因緣,如果是他遇到的話,他也會百分百像我一樣,被歸類在「較好的」這一方,不會做出這麼壞的事。

這樣想過之後,心裡那種不喜歡他的感覺不見了,反而倍感同情。我知道:他是因為遇到了壞環境與惡因緣,才變成這個樣子。此時我心裡與對方的距離拉近了,不喜歡的感覺已全然消逝,取而代之的是同情與悲憫。從這個例子可知,思惟緣起對我們很有幫助。

雖然我曾說過緣起有幾個不同層次,也在口頭上做了解釋。但這些口頭上的道理,運用起來真正得力的,就只有上述講的這種思惟。無論何時,只要這樣去思惟,就馬上感覺到它對自心產生了幫助。這也是我為什麼一再說要「常常思惟」的原因,常常思惟,對境時才能派上用場。

二、思惟緣起,調伏慢心

遇到一個看起來比我們差的人,即使沒有直接表現出來,但內心會有傲慢、瞧不起對方的心態。面對這個「產生慢心的對象」時,同樣可以運用緣起的理路來調伏煩惱。想想自己和對方,分別身處在什麼樣的環境、分別遇到了哪些因緣。經過這些思惟後,不但可以調伏慢心、不再輕視對方,而且你還會對自己的驕傲心態感到羞愧。你會知道:他身處在很糟的環境下還能有目前的作為,非常了不起;反觀自己明明已經身處在較好的環境裡、值遇好師長與好法友,卻只有目前這樣的表現,實在很差勁。

傲慢心會為自己帶來很多傷害,包括:會使你僅有的一點功德衰退,也會使得你本來的優點變得不純粹、摻雜許多的過失。思惟緣起,可以防止慢心造成的傷害,增長對他人的恭敬心。


Prev 1/3 Next »

悲桑格西法語

智慧小語

有個人跟佛陀說:「我要快樂,但我一直不快樂。」佛陀說:「只要把『我』與『要』丟掉,剩下的就是純然的快樂了。」....(閱讀更多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