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rapper

目錄

問:我對「由於有習性,所以有前世」這種說法有疑惑。即便心的習慣或運作方式與父母類似,我認為不足以成立「父母的心是孩子心的近取因」。再者,由於習性需要時間培養,因此有人以「嬰兒剛出生就會吸奶」為理由,主張前世存在。但是,以我為例,我這輩子吸母奶也只有剛出生的一、兩年,而且我現在根本不習慣做這件事。但如果我這輩子死後又投生為人,剛出生時我還是會吸奶。由此可見,明明間隔了很長時間,沒有長時間串習,依舊會有這種習性。所以,我的結論是,第一,心的習性與心的近取因之間似乎沒有關係。第二,由於無法確定習性需要多長時間才能養成,所以很難成立「我現在的習性,是前世養成的」。

答:

習性或說習慣,與經論裡講的「習氣」是一樣的意思,也就是串習力。串習力或習氣雖然存在,但也必須依靠外緣才能醒覺。例如,某甲有口渴時只喝茶的習慣,他也不會無時無刻地都在喝茶,可是,只要一渴,他就馬上想到茶;口渴時習慣只喝酒的人,平常也不會一直喝酒,但只要口一渴,他馬上就會想到酒。

同樣地,嬰兒的身體需要喝奶,由於這個外緣,過去的習慣就因此醒覺。是因為當時的身體有這種需要,因此喚醒了過去的習慣。雖是習慣,也不表示任何時候它都必須在,但只要遇到了能醒覺的外緣,就會很自然地表現出來。就像之前講過,曾經嚐過酸味的人,也是只有在聽到別人講某個食物很酸時會流口水,不會任何時候都流口水。遇到喚醒習氣的緣,習氣或說串習力才會起現行。若他之前完全沒有串習過,沒有嚐過酸味,就算講再多,他也不會有反應。

總之,習氣醒覺與外緣有關。現在你不會吸奶,因為你現在身體的狀態,不必依賴母乳就能生存,這個習氣雖然在,但就像睡著一樣,你現在的狀態無法叫醒它;然而,當你再投生為哺乳動物,剛出生時由於身體需要,這個習氣就會再度醒覺。

至於「是否來自同類因」,可以稍微再討論一下。目前我們研究的範圍僅限於兩代之間的關係,若把時間再拉長些呢?例如,若我主張子女心續的煩惱或習性來自父母,而父母的習慣性自祖父母,祖父母的習性來自曾祖父母,如此往上追溯,是否就能主張父母無始?科學不同意,佛法也不同意,你呢?

同學:佛法不是認為無始嗎?所以應該也認為父母無始吧?

老師:父母、父母的父母、父母的父母的父母……,這樣一直往上追,追不到開始嗎?怎麼可能?當然有開始。佛經沒說父母沒有開始,就算佛經有說也不應該同意,就像須彌山一樣,雖然經典說有,也不必因此就同意有須彌山存在。

我們這個世間最開始時什麼都沒有,只有虛空;後來透過微塵聚合,才形成一個新的世間。應該要同意這個世間有最初的父母,否則,難道是這個世間形成後,從別的世間飛來一對父母,然後開始繁衍後代,於是我們在追溯這個世間最初的父母時,要追到別的世間去,因此而說這個世界沒有最開始的父母?還是說,這個世間還沒形成,只有虛空一片時,就存在著大家都看不到、隱形的父母了?這兩種說法都不合理。所以,這個世間的父母不是無始,而是有始;既然有開始,就必須同意這最開始的父母,他們沒有父母。他們不是來自父母,但他們是其他人的父母。


我們現在處理的重點是,若有人主張前後世不存在,我們可以提出什麼理由反駁這種說法。就像在追問這個情器世間最初如何形成,現代人普遍都接受科學家的說法,經過分析,得到「是從微塵聚合、細胞變化發展而產生」這個答案。同樣地,我們現在追問的是,若主張沒有前後世,那麼,我們與生俱來的種種習性,包括貪心、自愛執等,是從哪裡開始的?從微塵的角度解釋不通,從「後天刻意去修,使得貪心自然產生」的角度也解釋不通。但是,會有這種結果,一定是有原因的。那個原因是什麼?

我們的心續裡有自愛執,這個續流應該要可以往上追溯。若主張沒有前世,就只能說是從父母傳下來的;父母的自愛執從哪裡來?從祖父母來;祖父母的自愛執又是從哪裡來?如此一直往上追,會追到一個無法再往前追的臨界。這個情世間的父母不是沒有開始,最開始的父母也有自愛執,但他們沒有父母,此時你本來的答案就不能用了,必須再提出其他合理的解釋才行。現代科學的說法是,人類的始祖是人猿,人猿的始祖是魚類。好吧!假設我們現在心續的自愛執,來自魚心續的自愛執,但魚的自愛執又是從哪裡來的?繼續往上追,追到後來,難道你要說,在這個世界形成之初,由於某兩個微塵相觸,從此之後,自愛執就很自然地產生了,然後再遇到另一種微塵,就自然地產生實執。這種講法很難說得通吧?

  

……《2008前後世》第五講2008.7.16

悲桑格西法語

智慧小語

有個人跟佛陀說:「我要快樂,但我一直不快樂。」佛陀說:「只要把『我』與『要』丟掉,剩下的就是純然的快樂了。」....(閱讀更多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