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rapper

2008問答集

  • 一定要學五大論嗎?

    問:我自認雖不是很用功的人,但也沒在混。學了幾年藏系佛法後,最近深深覺得自己沒有辦法像三大寺僧人那樣學習五部大論,該如何是好?您常說,要把所學習的與《道次第》結合。我不知應如何結合?

    答:如何結合?只要對於「要與道次第結合」這事情,重視就可以了。心裡先對此事重視,而後,在學習時,心裡時時提問:「這部份內容,與《道次第》的哪部份有關?關係是什麼?」當你有在重視時,自然就會結合了。

    至於你說的「要不要像三大寺那樣學習五大論」,很難下定論。若問「要不要學」,回答是「要學」。但是,每個人都有各自不同的情況,時間、智力…等等。所以,你的問題應該是這樣吧:五大論應該要學,但如果我沒有時間、智力…等條件,該怎麼做?答案是,依照不同的情況,相對有不同層次的作法。這也是為什麼過去噶當派有分為「教典派」、「教授派」、「道次第派」一般,作法會依各人情況而有所不同。

    問:我沒有辦法很精細地學五大論,能不能只以一、兩位師長的教授為主就好?

    答:你問「能不能這樣就好」,當然,有人用這樣的方法而獲得成就。剛才提到的噶當三派,之所以會有這樣的分派,是因為有人照著那樣的方式修,得到成就。應該這樣講:得到修行成果者,他們有三種不同的作法,所以才會有噶當三派的安立。

    不學五大論,依照著正確的方法去實修《道次第》,也會產生具量的覺受。但是,如果照著「噶當教典派」的方法修的話,就好像一個不只會開車,而且還會修車的人,無論在什麼樣的路上車壞了,不用在路邊等、不用等修車的人來,自己有能力去觀察到底壞在哪裡、修好,就可以繼續上路。否則,你在任何時候,時時都需要一個有學識、有修行、有慈愛心、又有時間的師長在身邊。如果有這樣的師長時時在身邊,你沒有經論的基礎就沒有關係,就好像你身邊有一個懂得修車的人在旁邊一般。可是,如果沒有,而你自己又完全不懂車,萬一車壞了,你就只能在路邊等了。

    問:學了很多,但學的都散散的。心想萬一現在就死,一點把握都沒有。我想要花兩、三年的時間把已經學過的複習好,掌握了整個佛法的架構後,才廣學。這樣是否比較安全?

    答:要去實修《道次第》,即使沒有辦法修得很好。一年中,專門用一個月把精力全投注在《道次第》的實修上;或是每天早上實修一座《道次第》,並研閱相關經論,有疑問的部份就與師友請益討論,至少到下士道的段落要這樣做。這樣的話,如果這一生,在尚未學完就死了的話,至少對來生是有所準備的。

    在有了這樣的基礎之後,才去擴大,再依次第學五大論。話雖這麼說,但聽得進去的人很少。因為,要學《道次第》就必須花時間下去,但一般人不想這樣做。一般人會覺得,花時間在《道次第》的實修上,會讓自己在學習上吃虧。

    我們在想著「要學習」時,心裡考慮的,除了為來生,也摻雜著為今生的動機。而現在說的「實修道次第」,是不太考慮對今生有什麼好處的。願意真正這樣做的人,可能有點少吧。對於願意這樣做的人,可能在一般人的眼裡,有點像是傻子吧。

    一般而言,在學習時,先用二、三年,三、四年時間去廣聞是很重要的。而後,如果你有「要學好」的想法的話,那麼,就要開始實修《道次第》。以這個做為基礎,再加上一點其他的。這麼做之後,你對於經論的理解,也會有一些不同。

    在我身體狀況比較好一點的時候,一天裡大概有三個小時的時間,是我可以用來讀書思惟的。當有一點這樣的時間時,我大多用來思惟「四諦」、「道次第」 的關鍵處。因為我把僅有的時間,做了這樣的安排,所以很多大經論上的內容、很多的名相都忘記了。從「廣閱經論」這個角度、從許多跟今生有關的事情上來看, 我這種作法,讓自己吃了很大的虧,有點快變成傻子了。但是,我心裡沒有絲毫後悔!就算變成傻子也不後悔!

    …開示日期:2008.08.06

  • 無法擋住八風,我還該不該當口譯?

    問:我曾把成為一個口譯,做為度此餘生的目標。但現很確定自己無法躲過八風襲心,個性又很浮。請問老師,我是否該修正這個目標?

    答:「確定沒有辦法斷除煩惱」這話不用問。你只能說「這個月無法斷除煩惱」「今年無法斷除煩惱」,若說「完全無法斷除煩惱」,你又怎會為了斷除煩惱而精進努力?必須要有「煩惱是能夠斷除」的心力。

    「斷除世間八法」與「戒酒」是不一樣的。它不會是你在某天下了決心,說「從此不再喝」就行了。生起了要斷除煩惱的心力,透過不斷地努力,然後,煩惱的力量才會漸漸減少。

    除了斷除煩惱這條道路之外,哪裡還有路?如果不斷除世間八法,不會成佛、不會解脫,連下輩子要得到人天增上生都很難。不只是世間八法,我執不斷除,根本無法得解脫。哪裡可以說「斷不了」呢?要斷。為了斷除要精勤努力。

    世間八法,不是一天二天、一年二年就能斷除,一個人獨處不一定就能斷得了,在山上閉關也不一定就能斷得了。

    重點不在「行為」,不在你做什麼。重點不在於你是一個人獨處或是與朋友在一起,不是在於你是在山上閉關或在社會中弘揚佛教。重點不在於你做的事,而是你做這些事的動機。而動機的修正,就像剛才舉的例子一樣,它不像戒酒,不是一、二天你決定了就能完全做到的。這也是為什麼說,要在心裡建立好基礎。(註:老師強調,要在心裡建立好道次第的基礎,對於整個道次第修心的內容與修習次第要在心裡非常熟稔)

    先在心裡把這個基礎建立好,每天花半個小時,不行的話十五分鐘,持續地思惟。這樣一來,雖然你所做的事情仍與本來一樣,但是,隨著每日這樣思惟、慢慢地修正動機,動機就會轉變。即使你所作的是實修,但也隨著每日如此地思惟,也會慢慢從為了今生而實修,慢慢地轉向為了來生,當出離心生起,動機就會轉向是為了解脫,而後漸漸轉向為了利他而做。此時,雖然別人從外相看來,這個人似乎什麼利他之事都沒做(因為他的所作都只在實修佛法)、似乎只是聲聞乘的行者,但事實上,他所作的才是最究竟的利他。因為,凡是他所作的一切,都是以有情為所緣而作。這個「以有情為所緣」並不只是發願而已,因為如果真的想要究竟利他,就必須要去成辦佛果位。

    同樣地,如果要想在社會上做一點事情,須要經濟的支援,也須要一點名氣,或即使你不要名氣,但如果你做得很好名聲也自然會來。對於這樣的人,你也沒 有辦法說他鑽進了世間八法中。因為,如果他做這些事情時,心裡的所緣是利他,他的動機如果真正修正成「為了利他而做」的話,那麼,雖身處紅塵,但他卻是個真正的遁世修行者。

    是不是遁世者,視其動機而定。就像之前曾講過,談到「捨棄今生」時,最具代表性的二個例子,一是密勒日巴尊者,另一則是第七世嘉瓦仁波切。比如十四 世嘉瓦仁波切,從外相來看,他不是遁世修行人,所擁有的財富也很多,名氣也非常大,他也有侍者。外相雖是如此,但從內心動機來看,他卻是個最標準的遁世修行人。

    煩惱的斷除,不是「我沒有辦法斷除煩惱」,也不是「今天我就要斷除煩惱」。動機的修正,是慢慢、漸次修正的。

    印度裡有很多的大智者,從外表你根本就看不出來他到底是怎麼樣的人。如果他本來是個農夫,有成就後,他仍繼續做著農事;若是經商者就繼續經商,別人從外表根本就看不出來,但他的內在卻一直不斷地透過修行而轉變。每天早起實修,這些都是外人所不知道的事。只有在非展現神通不可時,別人才會知道他原已經是個成就者,但是,在那之後,他也就消失無蹤了。

    從外表是沒有辦法看出什麼的。每天每天、慢慢地、繼續下去不中斷地做,才有辦法改變。先在內心建立好基礎,每天實修,無論做什麼事情,都要調整動機。

    調整動機時,一開始,只能口頭上唸唸,心裡不會跟著動、不會思惟,心好像很沒有力氣的樣子。但是,隨著你持續不斷地這麼做,至少,你有在累積依著福田力而來的善根。而後,好好地把這些善根回向,希望證量能於相續中產生。像這樣,只要能持續不斷地繼續下去,慢慢地,你會有所改變。

    如果動機能夠調整好,那麼,沒有什麼比弘揚佛法更好的事情了。難道不是這樣嗎?不用把事情丟掉。

    不過,雖然說不用把事情丟掉,可是,如果你連每天十五分鐘實修的時間都抽不出來,那就不好。即使你想,也沒有辦法改變你的動機。而,如果你的動機完全沒有改變,那會變成什麼樣子呢?

    你為什麼要做去弘揚佛法的事情?如果只是為了世間八法而做,那當然不好。但是,心裡也要懸念著「佛法弘揚,可以利益有情」這事情。眼前,弘揚佛法,卻無法避免掉世間八法,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。暫時,你拿自己沒有辦法,沒有辦法在一開始時就很清淨,只能慢慢弄乾淨。

    如果只是為了世間八法而做,那不行。雖說做的事情是弘揚佛法,但你也得考慮「來生」。每天,一定要撥出時間實修。當然,有時在非常忙碌之時,也許會連課誦的時間都得犧牲,可是,如果這樣的情況持續上月、年的話,那麼,你所作的事情,就與利他無關了。不但無法利他,甚至可能就在這一生,你會成為傷害他人的人。

    一開始你想著要利他,後來,你的影響力變大、名聲變大,於是,你把這些世間八法運用在顛倒的事情上,就在這一輩子,你也許就成了壞人,這並非不可能發生的事。因此,一定要抽出時間,每日實修。

    實修與利他,二者都要。問題只是暫時你要把重點放在哪裡而已,二者都要。

    一般而言,先在心裡把基礎打好,再去做利他之事比較好。在三種戒律「律儀戒」「攝善法戒」「饒益有情戒」中,彼此之間是有次第的。首先,以斷十不善業攝心,在這樣的基礎上去聞思修,而後才去成辦有情義利。我們的作法,順序顛倒了,先去利他,再聞思修,最後才談持戒。

    對於已經開始在社會上做利他之事的人而言,有這樣的理解更顯得重要。在增長利他心的同時,對於念死無常等下、中士道法類,一定要學習,這非常重要。 反之,如果是自己一個人閉關修行的話,無論所修的是什麼,即使是空性也好,如果沒有時時思惟菩提心的話,也會有「眾生愛怎樣隨他們去,不管了」的危險。

    要精進。在內心打下基礎後,每天每天,都要精進地花時間實修,即使只有十五分鐘,即使只是口頭唸過,都不要間斷。非這麼做不可。即使只是口頭唸著「乃至有虛空…」這個文句,你都要時時這樣提醒自己「無論是死是活,我都要成辦眾生的義利」。

    當你去做著利他之事時,有時候,世間八法它就是會來,你一直擋,它還是來。此時,有人會為了不讓自己被世間八法打敗,會在數月到數年之間,完全停止其他的事情。這是一種作法。

    但不是每一個人都能這樣,有時情況是,你沒有辦法停下正在做的事情,此時,另一種作法是,事情還是照做,你也知道自己已被世間八法控制,所以「對我 而言,沒有善業可言」。對你而言,做這些事情不是善業了,但是,你再想:所做的這些事情,對對方有沒有幫助?如果你想著「只要有幫助就行了!我怎樣都沒關 係了」,此時,情勢又再反轉過來了。

    因此,如果你一直不停地訓練自己的心,很奇妙的事會發生:輸著輸著,忽然又贏了。你完全被世間八法控制時,你輸了。但那時你心想著「我怎樣都沒關係了,只要對對方有幫助就行了。只要對方有得到好處,我沒造善業也沒關係了」,在此同時,你就已經造下很大很大的善業。

    要能這樣轉心,不容易。所以,要一直恆常地實修道次第。先在心裡打下基礎,而後,日日、月月、年年地累積,即使你覺得自己沒什麼,但是,你心裡就已經有東西了。

    雖然每天都只有一點點,但是,要去累積。一旦累積,你會知道如何轉變自己的心,無論何時你的心都有力量。

    …開示日期:2008.11.06

悲桑格西法語

智慧小語

有個人跟佛陀說:「我要快樂,但我一直不快樂。」佛陀說:「只要把『我』與『要』丟掉,剩下的就是純然的快樂了。」....(閱讀更多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