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rapper

2007問答集

  • 如何開始學佛

    問:這幾年一直在佛法的外圍打轉,想學,但總感覺找不到入口大門。請問我應該如何開始?

    答:根據法王的教導方式來說,你首先要認識的是「四聖諦」。所謂「學習四聖諦」其實有很多種學法,從粗略地大概學學,到深入仔細地學習,有很多種不同的層次。用高標準來說,有些人即使已經學了經論很多年,在四聖諦這個領域裡,卻依然還有有待深入的空間。暫時不論要學到多麼仔細,建議先就你自己適合的程度與方式,在心裡建立對「四聖諦」的認識。法王很重視這個基礎,也經常強調它的重要性。

    或者,也是根據法王的分類與教導方式來說,你可以先學習佛法的兩個重要名相,藉此在心裡建立整體的架構。這兩個名相是:四聖諦、大乘基道果。透過學習四聖諦建立建立對小乘或說共乘的概念;透過學習大乘基道果建立對大乘的概念。

    「大乘基道果」一詞中,「基」指的是世俗諦與勝義諦,「道」指是的方便與智慧,「果」指的是佛的法身與色身。所以這個詞一般又會說成「基之二諦、道之二智慧方便、果之二身」。這是第一步;在對佛法有了一點概念之後,第二步再從「道次第」開始學習。

    基之二諦是世俗諦與勝義諦,它代表的意思是:雖然一切法沒有自性,但並不是什麼都沒有,所有因果法則包括業果仍然精確地運作並發揮效果。由上可知,「基二諦」這個概念,必須完整兼顧「空性」與「緣起」這兩個面向。如果偏向一方,譬如只偏重緣起而忽略空性,這樣雖然有助於相信與實踐業果的道理,但卻沒辦法把包括所知障在內的障垢完全斷除乾淨;反之,若偏重空性而忽略緣起,認為反正一切都是空,那業果緣起也都不存在,並且認為修空性就是什麼都不必想。上述這兩種狀況,都是因為對二諦的認識不完整所致。

    「基之二諦」中,「基」字的意思是「真實情況」,一切法的真實情況包括世俗諦與勝義諦兩個面向。如果你對真相的認識有偏差,修行時就會有所偏廢;反之,如果你對真相有完整且徹底的認識,修行時就會兼顧「方便分」與「智慧分」,這就是「道之二智慧方便」的意思。

    智慧分的實修到最究竟,得到的結果就是完全消除一切過失,這是最圓滿的自利;方便分的實修到最究竟,得到的結果就是完全具備利益眾生的能力,這是最圓滿的利他。上述這段話,換成佛法的專有名相來說,就是「究竟地自利利他」,或說是「獲得佛的法身與色身」,這也就是「果之二身」的意思。

    由此可知,學習大乘基道果的意思是,你要在心中建立以下的架構:先認識一切法的真實情況包括世俗諦與勝義諦兩個面向;基於這樣的真相,所以你知道實修時的道路應該要兼顧方便分與智慧分;而方便與智慧雙運而修的結果,將可以獲得佛的法身與色身,這是最究竟的自利與利他。

    …開示日期:2007.7.9

  • 覺得佛法沒味道,如何繼續下去?

    問:我讀過一些僧侶寫的書,也從「四聖諦」開始陸續讀了法王寫的書,也有去上一些佛法課、讀經典。但是我覺得這些佛法的道理似乎虛無飄渺,與我的生活並不貼近,我覺得沒有動力與誘因繼續學下去。請問該怎麼辦?

    答:原因之一,有可能是你的聽聞還太少的緣故;再者,如果你想要學得深入一點,光靠自己看書恐怕並不容易,必須跟著一位能讓你提問的老師學。這樣學一段時間之後,你將大概具備一些佛法知識,但應該還無法真正體會佛法的滋味。

    提問、看書、找老師教你、聽課,這些都是學習現代知識時會用的方法,用這些方法學佛,雖然可以增廣你的見聞、讓你變得聰明、甚至因此產生極大的學習興趣,感覺好像很喜歡佛法,但其實這並不算是嚐到滋味。要真正體會法味,必須把你學到的東西,結合道次第去做一點實修。

    以我個人來講,打從心底體會到的那一點法味,是從哪裡來的呢?

    我從二十歲時開始生重病,所以嚴格說來我的學習品質並沒有很好;再者,二十歲前的我對佛法有偏好,覺得學法是天經地義的事情,所以並沒有非常嚴格地觀擇就接受了佛法。但從二十歲開始,因為在重病中依然堅持學佛而倍感辛苦,讓我從心底產生好多疑問,也因此決心站在非常公正的立場,重新檢視佛法的真偽,認真思考自己真的應該學佛嗎?還是輕鬆度日就好?

    我從「四聖諦」開始著手,方法是:在懂得道理之後,接著去做觀修。我花了很多時間仔細思考「苦的根源是煩惱」、確認苦與煩惱之間的關係,而且在思考的時候有結合自己親身的體驗;之後再繼續思考「煩惱的根源是我執」,透過理路與經驗,我對這個道理產生信心;接著再思考粗分我執與粗分無我。雖然我並沒有證得無我,但在這個過程中,我偶爾會有一點感受,感覺到粗分我執在執取的那種我確實不存在,那時,我心裡生起的感受是:「原來,苦真的可以完全被消滅!不只如此,還有我們會做的種種惡行、會讓心變得錯亂的種種貪嗔痴煩惱,都可以完全被消除啊!」我因此感到無比歡喜。此時,再連想到開示這些教法的導師佛陀,愈加覺得無比歡喜與感恩。

    接著我又想到,目前的自己其實只學了一點點,只是思考很粗分的無我道理,就能感受到這麼大的喜悅;如果我可以繼續學習,有能力思考更深細的無我道理的話,一定會更有收獲!經過這樣的過程,我才終於打從心底產生一點對佛法的體會。

    …開示日期:2007.7.9

  • 什麼是實修?

    問:什麼是「實修」?

    答:修有兩種:止修與觀修。一般人對修的概念大都是止修,也就是設法讓心專注在某個所緣境上的這種修行,不過我常講「要與道次第結合而修」的「修」指的卻是「觀修」。什麼是觀修呢?以下我用自己親身的例子做說明,大家應該會很容易了解。

    事情發生在我還很年輕的時候,當時我還是寺院裡的學僧,有一位高我幾班的法師,他用朋友的姿態接近我,先是天南地北地聊天,接著套問我對很多事情的看法,我也把自己所有的缺點、做錯的事情全數跟他說。然後,他就帶著我說的那些話,到大眾聚集的場合對大家說:「我知道某某人的真面目。」他不只把我說的話轉播給大家聽,也跑去跟我哥哥告狀。

    這樣的事情,他做了很多次,我知道之後就開始「觀修」了。我在心裡一一列舉他做過的事情,包括他先對我做了什麼、之後跟別人說了什麼、又跑去跟哥哥說了什麼…。這種作法其實就是在觀修,只不過是朝著壞的方向做觀修。這些情節我每天都想好幾回,連續想個幾天下來,使得我對他的嗔心愈來愈強。這種觀修,我們大概都不陌生。

    佛法裡講的觀修,方式其實一樣,只是方向不相同,最後得到的結果當然也不同。我們平常在做的多是煩惱的觀修,帶來的結果是增長貪嗔;而佛法的觀修則會是讓好的心產生或變得更強大。接著我繼續用剛才的例子,說明佛法的觀修。

    有一天,我站在路邊,遠遠地看到那個人朝我走來。那時我應該真的非常生氣,因為看到他在前方,我就完全沒辦法再繼續往前走,只能繞路離開。這讓我明白了一件事情:我的心裡有著很大的怒氣。

    這麼大的怒氣,來自於不斷觀修所致,要消除它,也得靠著朝反方向觀修才行。我的作法是:讀誦《入行論》忍辱品,同時每天早中晚各花十五到二十分鐘,運用書中講的理路去思惟,而且就以那位法師做為觀修對象,一一運用書裡講的理由,從各種角度思考自己為何沒有理由生他的氣。

    我們的生活圈其實很小,碰面的機會很大。兩天之後我又在路上遇到他,那時我的表現比起前幾天雖然略有進步,看到他我沒有刻意繞路,可以直接與他擦身而過,但心裡仍覺得不舒服,臉部表情應該也非常僵硬;又過了兩三天,我再遇到他時,不但可以直接走過去,也可以面帶微笑;又再過幾天遇到他,我可以把他當成普通朋友般,彼此問候笑著說話,但心裡仍然覺得有點卡卡的,覺得不舒坦。我持續地依照《入行論》裡講的道理去思惟,又再過了幾天,心裡那團陰影不見了,見到他,我的反應完全恢復正常,待他就像普通朋友一樣了。以上整個過程,大概經過九到十天。

    第十天時再遇到他,那種不舒服的感覺完全消失了,不只如此,我感覺自己好像來到一個全新的地方,就算旁邊明明有一間很髒的廁所,但我感受到的卻是無比的清淨感。無論走到那裡、遇到誰,都覺得很開心,而且這種感覺持續了一兩天。

    佛法講的觀修,是朝著好的方向運用各種理路去思惟,培養好的心、修正壞的心。從我的親身體驗可以證明,透過觀修可以為自己帶來好處。到現在我仍相信,我們只是不去思惟而已,一旦去思惟,肯定會有幫助。

    在回答「如何開始學佛」這個問題時,我曾說要先學四諦、二諦,之後就應該學習道次第。我這麼說的理由是:學習四諦與二諦這些道理,是在學習認識真相;在這之後,就要透過實修,把我們認識的真相與內心相續結合。這些內容,包括觀修的方法,在「道次第」中都有完整的說明。

    …開示日期:2007.7.9

  • 佛法是否只教人消極地改變自己的心,而不積極地改變對方錯誤的行為?

    問:明明對方做了不善良的事情,佛法提出的方案卻永遠都是要我們回頭改變自己的心。這種作法感覺上很消極,就算我的心改變了,但對方還是一樣壞、一樣那麼討人厭,將來還是會有別人被他傷害,或是看他不順眼啊。佛教難道沒有更有效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嗎?

    答:改變自己的這種作法,雖然不一定會為對方帶來正面的幫助,但你的心境變得祥和,這就是收穫了。此外,在這個過程中,你的心會變得愈來愈有力量,只要這股力量還在,即使往後類似的情況重演,你便能駕輕就熟地改變自己的心。

    我在年輕時曾遇到一些逆境,在努力去克服的過程中,我的心也曾經變得稍微有點力量。但後來既沒有再遇到太大的逆緣,又沒有刻意去練習,所以現在的我早已不如當年了。看來,我得要去徵求一些講我壞話的人才行了。(哈哈)

    就利用你現在遇到的境界去訓練自己的心!練久了,心的力量強大了,你會變成一個無論遇到什麼困境,都覺得沒什麼大不了的人。至於能不能幫助到別人,那就不一定了,有些人你幫得到,但有些人暫時看來你就是幫不到。講到這裡,我想到一個例子。

    年輕時寺院裡有一位同伴,他在跟我聊天時刻意套我的話,然後轉述給別人聽、批評我犯的錯。我雖然沒有非常生氣,但心裡覺得不舒服。

    覺察到心裡的這個不舒服,我在心裡跟自己討論:「他批評我,讓我很不舒服;但我有缺點一事卻是不爭的事實,因為我並不是佛。」接著再去思惟佛陀在經典中所說的種種教示,得到一些理解之後,我的想法轉變了。我那時想:「如果他這麼想要批評我,那我可以提供更多材料,讓他可以如願講個夠。」於是我就主動跑去跟他講話,一講就講了兩三天。

    之前他為了套我的話,經常必須費盡心思、拐彎抹角,但這回他完全不用多費心思,我一五一十地把自己曾犯過的錯誤與缺點,毫無保留地全部告訴他。然而,我特地花了兩三天時間跟他講的這些話,他卻沒有再跟別人提起。從此之後,他不再刻意挖我的缺點,就算知道我有什麼錯誤,他也不會告訴別人,並且與我成為很好的朋友。近年來,他甚至是我最好的朋友。

    舉這個例子是想說明:有時,我們努力調整自己的心,不但對自己有益,也能幫助到對方,讓他終止了不好的行為。

    問:我想問的重點不是能否幫助到對方,而是為什麼即使對方再壞,仍然都是我的錯?

    答:你可能有點誤會了我的意思。

    當我們生氣了,問自己:「我為什麼生氣?」時,答案當然並非都是自己的錯,對方也可能有錯。但是,你去研究一下自己到底有沒有理由生氣時,會發現原來有很多不同的思考面向。

    比如,就像自己有時明明知道不應該發脾氣、不想罵人,可是卻管不住自己;有人明明知道不該再喝酒,但就是控制不住;很多人被壞習慣控制了,心裡不想這麼做,卻還是忍不住變得很驕傲、愛挑剔,或是身不由已地做出不該做的事。即使是對方錯,但他並不是存心的,因為他其實並不自由。

    從現在發生的情節來看,沒錯,他是傷害了我;但從其他的角度來看,他卻可能因此幫了我大忙,所以他不但不是仇人,反而是我的大恩人。

    從佛法業果的道理來看,現在受的果,來自過去造的業。因為我自己在前輩子講別人的壞話,所以現在才會承受這種結果。換句話說,現在的遭遇是我自己造成的結果。在這樣的思考中,你會把矛頭指向自己。

    同樣再從佛法的思考角度來說,這個遭遇其實是在勸諫你,要努力斷除受苦的因。以我剛才的例子來說,是因為我前輩子曾經講別人的壞話,所以今生才會被別人講壞話而心裡受苦。如果我不想再受這樣的苦,那我就必須要求自己不要再去講別人的壞話。

    如果你對於無我的道理有一些理解,那麼你還可以思惟:被批評的我沒有自性,批評我的人也沒有自性。

    就像這樣,可以思考的面向很多,並非只能想著「一切都是我的錯」。

    …開示日期:2007.7.9

  • 佛法難道不教我們如何「有效」地改變別人嗎?

    問:佛法難道不教我們如何「有效」地改變別人嗎?

    答:經典上有說,在你自己不生氣的前提下,若責罵對方可以阻止他做壞事,那就應該要表情嚴厲地責罵他;若跟他暫時斷絕關係一兩個月,不但可以幫助他回頭,而且還能幫助到更多的人,那你就應該要這樣做。由此可見,重點在於如何利益對方,而不是誰該改變、該做或不做什麼事。

    我個人認為,一般世間人眼中的「謙卑」與佛法裡講的「利他心」,兩者很有差別。謙卑似乎帶著很多顧忌,缺乏一種「理當如此」的勇氣,也許明明知道事情該怎麼做,但卻因為擔心會惹對方討厭、傷心而裹足不前;而真正的利他心是一種既善良又充滿勇氣的心。利他心在意的是如何能讓對方獲得最大的利益,是對他溫柔些效果更好?還是要兇一點?經過仔細思考之後,如果揍對方一頓是最佳方案,那揍人就是該做的事而不是錯事。

    不過,上述概念對於初學者而言,一不小心就有犯錯的危險。例如,你知道自己並沒有生氣,而且也知道打他一頓對他最有幫助,然而,一開始動手,你的火氣就跟著來了。所以,如果你要用這種方法幫助對方,自己一定要很小心。

    總而言之,怎麼做最能幫助到對方,這才是重點所在。只要確定能利益到對方,什麼方法都值得用、應該用,利他心就是一種這麼有勇氣的心。我們不應該為了保持謙卑而什麼都不敢做。

    …開示日期:2007.7.9

  • 佛法的忍辱是不是「打不還手、罵不還口」?

    問:感覺上佛教徒似乎不重視外在問題的解決,遇到事情只會忍耐,似乎很軟弱的樣子。請問這個就是佛教裡說的忍辱嗎?

    答:當別人打罵你,你不還以顏色,不一定表示你在修忍辱,你可能有在修,也可能沒在修;當別人罵你,你覺得沒關係、這是小事情,你的心不會因此而受傷,這才是真正的忍辱。如果你心受傷了、想要罵回去,只是因為擔心會引發更大的爭執只好忍下來,這種隱忍不算是真正的忍辱。

    內心愈勇敢,愈有能力忍下來;被傷害後想要還手,就是因為不夠勇敢才忍不下來。一個心力強大勇敢的人,既然不容易被傷害,也就不會有非還手不可的衝動。對方罵你甚至打你,頂多傷害到你的身體,但如果你的心沒有被傷害,就不會想要報復。

    再者,如果你的心沒有被傷害,那時智慧就可以發揮很好的作用,你不會無法控制自己亂講話。你有足夠的餘裕聰明地觀察:要不要還以顏色?如果要,那要用什麼方法?真正的忍辱伴隨著很大的心力與勇氣,沒有勇氣的忍辱並不是真忍辱,也不是佛法裡講的慈悲,只能說是卑下。

    菩提心,是一種非常勇敢又有心力的實修。我有時會跟朋友半開玩笑地這麼說:「大家都說佛法教我們要對敵人修忍辱,要去愛你的敵人。但我對佛法的理解卻不是這樣。我認為佛法告訴我們的是:要與敵人對立!消滅敵人!要把敵人連根鏟除,不只敵人本身,連他們周圍旁邊的都要清得一乾二淨!這是佛陀的意思。不過,不要錯認敵人了。一般人以為的敵人,並不是真正的敵人,是我們弄錯才會把對方當成敵人,事實上他不但不是敵人,反而是對我們有幫助的親人。要去找出真正的敵人,連根消滅掉!」

    真正的敵人是煩惱。若沒有心力,根本就沒有能力滅敵,連跟煩惱戰鬥的能力都沒有,只能白白被煩惱欺負。

    …開示日期:2007.7.9

  • 大部份人都不喜歡聽自己的缺點,怎麼辦?

    問:當我直接指出別人過失時,大部份人都不喜歡聽。怎麼辦?

    答:那就看看這樣做對他有沒有幫助。有幫助就講,沒有幫助就不用講了。說或不說的權力,並非百分之百都在我們這一方,也要考慮、觀待對方的情形才對。

    例如,解釋某個道理時,到底要講到什麼程度,必須考慮對方智慧的高低,不能只想著「這是事實,所以你一定要接受」。如果對方的慧力不夠,即便你講的都是實情,對他不一定有幫助。

    問題也有可能出在我們身上,例如不夠方便善巧,也可能在對方身上,例如順緣條件還不俱全,總之,如果你真的發現暫時無計可施,那麼,就眼前而言,你的確無能為力。此時,就以平常心把它放著。

    不過有一種情況是:有些話說了,雖然暫時沒有用,甚至會惹他生氣,但有可能在幾天或幾個月之後就對他有幫助。現在沒幫助不表示真的沒幫助;現在有好處不表示那是真的好處。

    有些人只是因為環境使然而學佛,例如,應父母朋友的要求而學。雖然學了法,但法沒有入心,對他而言,這些法在眼前並沒有直接幫到他。但多年之後,當他遇到困境,用盡世間各種辦法仍然解決不了時,也許他會想起並運用曾經學過的佛法。直到那時,法才終於為他帶來益處,他也才終於因為嚐到法味而覺得佛法很好。

    遇到困難、被人欺負時,是修心的功夫可以真正進步的契機。了解這點,面對欺負你的人,若你能這樣想:「這個欺負我的人,是對我有益的人!」那時,瞋心也就完全生不起來了。少了傷害你的人,你將很難有真正的實修,頂多在口頭上讚同佛法的道理,內心卻像木石一樣沒有感受。讓你真正對法產生感受的,是那些傷害你的人,所以他們其實是你不可或缺的大恩人。

    …開示日期:2007.7.9

悲桑格西法語

智慧小語

有個人跟佛陀說:「我要快樂,但我一直不快樂。」佛陀說:「只要把『我』與『要』丟掉,剩下的就是純然的快樂了。」....(閱讀更多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