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rapper

2009問答集

  • 面對病者,如何思惟「人為何會受苦」?

    問:母親生了重病,住在加護病房受盡折磨。很想運用老師講過的「四聖諦第二回」去面對這個境界,但是不成功。我對媽媽的執取很重,看著她受苦心裡既難受,而且害怕自己將來有一天也會承受相同的痛苦。看著媽媽受苦,我心裡雖然希望我與她都能不要受苦,但無法思惟這種苦從何而來。面對這個人生考試,我沒有過關。請問,我該如何調整?

    答:就像之前在「四聖諦第二回」時提過,雖然我們會說手痛或腳痛,但真正領受疼痛的是心識。身體的各個部位只是四大種的組合而已,一旦心識離開,這個身體就如同木石,無論你怎麼砍割或疼愛,都不會有任何感受。

    乍看之下,受苦是因為身體這個四大種的組合出了問題,但最根本的原因,是我們的心識與這個身體有了連結;如果心與這個身體沒有連結,無論在這個身體上發生任何事,你都不會因此受苦。如果媽媽的心識沒有住在那樣的身體裡,如果媽媽的心識沒有與這個有漏蘊體產生關聯,或者說得更清楚些,如果媽媽沒有投生的話,現在這個病痛根本就不會發生。正如《稻桿經》說的:「生緣老死愁歎苦憂惱而得生起,如是唯生純極大苦之聚。 」

    我在電視上看到鹿被虎豹吃掉的畫面。從表面的解決方法來看,只要設法不讓虎豹接近鹿,鹿就不會被殺;但是,從根本的原因去看,如果那頭鹿沒有投生為鹿,而是投生為虎豹不能吃的生物,虎豹就不會來吃牠;一旦牠的心識與「虎豹食物」的蘊體結生相續,牠就無法避免被虎豹吃掉的命運。同樣地,虎豹要維持生命,就必須獵補鹿羊等生物,只要心識與「虎豹」那種蘊體結生相續,就必須去抓鹿等動物來吃;除非這些虎豹有一天證得了自己身在其中的苦,立誓今後再也不獵殺動物來吃。否則,由於投生為虎豹,獵食這件事情牠就不得不做。

    為什麼會投生?因為貪欲;而種種「我要這個、我不要那個」的貪欲,根本在於「對我的貪」;而對我生貪的根本是我執,只要我執一日不斷,就會無盡地在生死中受苦,而消除我執的唯一方法是證無我慧。如果你對上述內容了解並生起定解,每見到一個苦,能直接串連起苦與我執之間的關係,如此一來,就會明白究竟除苦的唯一方法是證得無我、消滅我執。

    現在我們談的是究竟解決問題的方法。否則,若只以暫時的效果來看,即使是阿羅漢也會頭痛、也會被人殺害、領受各種苦,這是因為他的身體依舊是有漏蘊體。現在講的這種解決問題的方式是不再投生輪迴、不再病、不再死。就像佛陀說他的法可以帶來「無死果位」,無死果位的意思是,獲得成就之後雖然會再生,但不會再死了。如果無法切斷在輪迴中不自主的投生,就會不斷地生了又死、死了又生。既然生死無盡,今日死一次,又有什麼好大驚小怪的呢?

    至於你說的「面對境界時用不上」,如果你只是聽過課而已,本來就很難馬上產生幫助。你必須先了解內容,之後要實修,然後產生思所成慧,還要時常串習,以「無我」來說,聖座嘉瓦仁波切有一次曾說:「說到『我』時,我會想到『所謂的我,並不是我心裡想得那樣啊!』」聖座的這個體驗,很像是無造作的體驗。在這之上,還有止與觀等不同層次的修行。

    雖然對境時還用不上,但只要你相信「未證無我,就無法消除我執;未除我執,就無法不投生輪迴;只要投生輪迴,就無法不繼續受苦。」那麼,每一個你遇到的苦,都會成為勸勉你努力證得無我的殷切提醒。同樣地,看到別人受苦時,雖然眼前看來他受的苦已經很大了,時間已經很長了,但如果把他的前世與來生、把地獄等惡趣苦一起考慮進來,那麼他現在受的苦,時間其實很短,而且也只是小苦而已。

    若真心想幫助對方不再繼續受苦,就要想辦法幫助他證得無我。如果對方不想了解無我,或者沒有能力了解無我,例如我的母親,她今年八十九歲了,年紀又大、智力也不太好,雖然對佛法有信心,但要理解無我,對她而言是很難的事。我用的方法是:坐在高一點的椅子上,請母親坐在我面前,聽我唸《般若攝頌》、《心經》,希望藉由這個方法,讓她聽聞空性的經典、種下習氣。如果這個辦法用不上,那也可以依福田力種善根,或是讓她受戒,即使只是受一條居士戒、八關齋戒等都好。總之,要盡量建立她與佛陀之間的關係,期盼來生她與這位開示空性的導師能更靠近一些。雖然路很遠,但要朝這個方向一點點地靠近。

    如果對方對佛教沒有信心,或是不想運用理路去研究,或是他的智力不夠,這可能使得我們暫時覺得束手無策,但就像前陣子聖座在諾布林卡開示時說的,由於對方是跟我們有親屬等關係的人,所以可以為他祈求:「願他每一生都能值遇具量的善知識、值遇具量的法友、證得無我。」聖座說,這樣做會有幫助。

    不過,有時也必須看對方的狀況,不可以太勉強。如果對方不相信佛法,或雖有一點信仰但並不經常串習,再加上生病的關係變得很容易煩躁,這樣的人,如果太勉強他聽你講佛法,他聽到心生厭煩而想著「真希望再也不要聽到跟佛法有關的話了!」若在這種心情下死亡,即使他來生投生為人,也會投生到一個完全聽不到佛法的地方去。我們想要幫對方,但有可能因為不善巧,反而造成反效果,這是必須要注意的。

    如果是平常就經常串習佛法的人,臨終前的提醒,對他就會有很大的幫助。有兩位住在同一間寮房的出家人,其中一位病了,他跟室友說:「我不太舒服,你跟我針對『中觀』的內容辯經吧。」這位室友平常就是個嘻嘻哈哈的人,所以他就半開玩笑地跟病者辯論,這病者有點生氣地說:「在你面前的是一個快死的、需要幫忙的人,你還這樣開玩笑?」那僧人才開始嚴肅地跟病者認真地辯經。如此一辯一答往來個幾回合後,病者說:「可以了,就先到這裡吧。」接著就開始思惟。另一位僧人就離開房間出去了,當他再回來時,那位病者已經在空性的思惟中往生了。

    …開示日期:2009.10.27

  • 親人受苦,為什麼我也會覺得好苦?

    問:媽媽生病了。真正受苦的人是媽媽,但為什麼我也會這麼苦?

    答:最直接的因緣,是因為你對媽媽有愛;若生病受苦的是別人,你可能不會這麼苦。以四聖諦的角度來說,雖不能百分之百地肯定,但可能是因為媽媽過去在造今日受苦的業時,你在旁邊隨喜。比如,媽媽今天這個病,是因為過去生造了打人的業,當年她在造這個業時,你心裡想:「打得好,該打!」由於這一念隨喜,使得今生媽媽在領受苦果時,你的心也因此跟著受苦。

    同樣的,過去世你看到某人布施,心裡想著:「他做這個布施,真好!」由於這一念隨喜,使得你這輩子在財務上遇到困難時,前世被你隨喜的人,若今生與你有親戚或朋友關係,他的錢財就會幫助到你。

    自己的父母親友受苦時,其實是增長大悲心的好機會。如果能夠把不忍母親受苦的心,向別人擴展一點點,那麼母親生病,會成為你增長悲心的一個很特別的機緣。以我來說,我的母親雖然身體還算硬朗,但是年紀大,我父親又過世,再加上她很容易被小事情影響心情,所以我的母親過得很辛苦。每當想到母親,似乎對我悲心的增長有一點幫助。

    我們應該對一切有情生起「是我的母親」的心情,可是對我來說,要把對象擴及「一切有情」有點不容易,但是對於「年紀大」的有情,似乎比較容易生起「是我的母親」的心情。看到年紀大一點的老婦人,如果再加上「媽媽」這個名詞,就很容易把對方當成自己的母親。去年,一對年輕夫妻講到他們如何在台灣照顧生病的媽媽,雖然我沒有見過他們的媽媽,但在聽他們講的時候,感覺就好像我的媽媽也在台灣生病一樣。今年,有位學生的媽媽從台灣?了一頂帽子給我,這位同學的媽媽,比我母親年輕了二十歲,我沒有見過她,也沒有看過照片,但因為加上了「媽媽」這個名詞,收到帽子時,感覺上好像我的母親變年輕,從台灣鈎了帽子給我。

    你的媽媽被病苦折磨,同樣被稱為「媽媽」的很多有情,也在受著病苦。你要為這些受苦的媽媽們祈求,祈願他們都能脫離病苦的折磨。藉著這個機會,讓自己的慈心與悲心增長進步。慈悲心是成佛最重要的種子,如果你的慈悲心可以不斷進步,它將成為現前究竟、自他一切安樂的根源。所以對你而言,這反而是一個很特殊的機緣。

    …開示日期:2009.10.27

悲桑格西法語

智慧小語

有個人跟佛陀說:「我要快樂,但我一直不快樂。」佛陀說:「只要把『我』與『要』丟掉,剩下的就是純然的快樂了。」....(閱讀更多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