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rapper

目錄

如何設定目標?至尊慈氏怙主曾以一個偈頌說,我們應以「佛果位」做為目標。他說:「勝諸有情心,及斷智為三,當知此三大,自覺所為事。(1)。這句偈頌的意思是:佛陀是為了什麼而開示《般若經》呢?是為了(1)「勝諸有情心」是菩提心,(2)「」是離一切過失,(3)「」是遍知一切法。是為了使有情達到這三個目標,所以佛陀開示《般若經》;身為學習者的我們,也應該如此設立目標而實修《般若》,而《道次第》正是專門為初學者所寫的實修《般若》的方法。

總之,學習大乘教法的時候,應該以這三者為目標。當這三個目標完全達成,遠離一切過失、菩提心的能力完全圓滿、遍知一切法,就是成佛之時,此時自他二利都能究竟完成。

接著回到今日課程最開始的偈頌「過去曾造如是業,於今感得如是果」。設定了目標,要造什麼樣的業,才能達成那三個目標而「成佛」?

一、「離一切過失」的起點

一切過失的根本是「我執及其習氣」,從這個根本開始產生煩惱,由煩惱而產生十惡等業,由業產生苦。苦果等過失是「果」,要消除過失就必須消除過失的「因」,其中最粗分的因是十惡業。

目標是消除一切過失,但無法在剎那間立刻消除所有過失,所以要有個開頭,從「斷除十惡業」做為斷除一切過失的起點,如果做不到十惡業全斷,那就從「斷除一項惡業」開始。

以受戒為例。若不能出家受持比丘戒,那就受持居士戒;若無法受持居士戒,那可以去受持一日的近住律儀,即「大乘布薩律儀 (2)。這個律儀很好,除了第一次必須親自從上師那裡受,之後從第二次開始,你可以自己口誦儀軌,從佛的身語意三依 (3)受戒,非常方便。對於從未受過居士戒的人來說,在假日或某些特殊日子 (4),若想受戒,也覺得自己能夠好好持守,就可以試試看,因為只有一天,應該可以勉力為之。

雖然不一定順利,但總要有個開始,應該給「斷除不該做的」一個開始。隨著能力增強,你會有能力斷除十惡業,也將漸漸有能力與惡業的因「煩惱」戰鬥,漸漸能與煩惱的根本「我執」戰鬥。當你有能力完全鏟除「我執習氣」之日,就是成佛之時。

1.《現觀莊嚴論》第一品根本頌。

2.或稱「大乘八關齋戒」。

3.佛之身語意三依,即佛像、佛經、佛塔。

4.如每月十五日、佛誕日、或一般所謂的六齋日、十齋日等。


Prev 1/3 Next »

悲桑格西法語

智慧小語

有個人跟佛陀說:「我要快樂,但我一直不快樂。」佛陀說:「只要把『我』與『要』丟掉,剩下的就是純然的快樂了。」....(閱讀更多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