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rapper

目錄

了解因果緣起的道理後,真正要探究的核心是「苦與樂」。苦樂是果,它們有各自的成因,四聖諦中的苦諦與集諦,就是苦果與苦因。雖然,在只談今生的前提下,今生遇到的困難,並非都是由於今生造惡業所致,但一般而言,一切的「苦苦」都是惡業造成,一切惡業都是煩惱造成,所有煩惱的根源都與貪欲有關,而貪欲的根源追到究竟則與「愛我執」、「對我的貪」有關。

在接下來的兩次課程中,我將在不涉及前後世的基礎上,試看看能夠把「苦諦」與「集諦」的關係連結到什麼程度。我認為只能連結上「苦與煩惱」之間的關係,至於「苦與業」之間的關係應該無法百分百成立。然而,姑且不論其間的關係能成立多少,若能時時思惟「造惡業的壞處」,有助於產生防護的作用而不造惡業。

討論:由十惡業而來的種種人生困境

首先想想:「造了十惡業,帶來如何的麻煩與困難?」範圍先限定在這輩子就好。這個觀察本身並不困難,它只與你是否重視有關。如果有重視,我認為你們看到的會比我多,因為我的見識很少。

我曾經連續看了好幾天的電視新聞,裡面講的全都是或大或小的紛爭。我邊看邊想:「這些紛爭是怎來的?」

每天半小時的新聞裡,大概會講四到五個紛爭,其中大部份都是因為殺生、殺人而產生,要不然就是偷盗,或是喝酒、吸毒,或與不是自己的夫或妻發生關係,再不就是因為「假上師」而產生的紛爭。印度有很多婆羅門教徒,這些婆羅門教裡有一些人假扮上師去欺騙別人,因此而發生種種紛爭。

長時間看了很多天電視新聞後,整理內心的想法,我想到佛陀制定五戒的深義。居士五戒包括:(一)斷殺生。(二)斷邪淫,不與自己伴侶以外的其他者發生關係。(三)斷偷盗。(四)斷除妄語,其中最主要的是「妄說上人法」,例如:不是上師卻自稱為上師、沒有生起證量卻說有證量、沒有神通卻說有神通。(五)斷飲酒。由於看到了大部份的紛爭都是來自於殺盜淫妄酒,我心裡的感覺是:佛陀制定五戒、勸誡弟子遮止這五種惡行,是非常關鍵的教導。

在此生與來世兩者之間,佛法雖然更重視來世,但是只要稍加觀察就會發現:今生的麻煩製造者,主要就是這五項啊!從報章雜誌、電視新聞、或是街頭巷尾人們談論的事情,如果留心應該就會發現,大部份的麻煩紛爭都是從這五種惡行而來。

我先講到這裡。接著大家用討論的方式,輪流講講「造了十惡業,為整體社會與個人帶來怎樣的問題。」我們一起來講講煩惱的壞話吧,哈哈!


同學一:從社會的角度來看,若每個人都造十惡業,想必會世界大亂;若人人都造十善業,會活得比較安心。從個人的角度來看,我想到自己「貪吃」的例子。跟朋友一起吃飯,肚子明明很飽了,還要繼續吃甜點,吃完甜的又想再來點鹹的。後來因為工作關係,刻意節制飲食後發現,其實吃少也會飽。降低對食物的欲望後,不但頭腦比較清楚,身體也輕鬆。

老師:許多的惡業來自於「無法自制」。佛法講的「斷除貪欲」、「捨棄今生」並非要你不吃不喝、像乞丐一樣過日子,而是要你有個限度。以食物為例,食物是必需的,它既有益也美味,但我們也必須明白它的貢獻有限。由於高估食物的貢獻而產生貪心,一旦貪心掌權,就會衍生出很多麻煩;若很清楚食物能提供的貢獻有限,在限度內適當地享用食物,既能滿足所需又不會造成過失。反之,就像你說的一樣,由於對食物生起貪心不知節制,只會給自己的身體帶來麻煩。

同學二:從惡的方面來說,我想到新聞中最熱鬧的政治新聞。政治人物嘴上經常說是為國家,但我覺得他是為了自己。從善的方面來說,我想到前陣子在菩提迦耶住二個月的經驗。因為環境單純又是聖地的緣故,壞念頭少很多,整個人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寧靜。

老師:以煩惱為動機而做的行為是惡業。愈放任自己做這些事,煩惱的力道就會愈大;若阻止自己不做,煩惱的力道就會稍微減弱。試著想想看,如果你完全不阻止、繼續放任自己做這些事,當煩惱的力道愈來愈大,你會變成什麼樣子?

我們都有貪欲,但因為看不到貪欲的可怕,所以覺得小小的貪欲似乎無傷大雅;但看在一個沒有貪欲的人眼裡,小小的貪欲也非常嚴重。雖然表面上看似無害,但如果你竉壞貪欲,它要什麼你就給什麼,貪欲就會愈養愈大,最後導致不快樂,有些人甚至因此發瘋或自殺。

嗔恚也是如此,放任的結果將使嗔恚的力量愈來愈大,最後甚至殺人,或是傷不到對方而氣到忍不住殺害自己。氣到殺對方還勉強說得過去,因為你可能恨不得對方死掉,但是竟然氣到殺死自己,可見那時嗔心已強大到完全無法控制。被養大的嗔恚會反過來殺害自己,貪欲與嫉妒也一樣會大到把自己毀滅掉。

小小的煩惱,我們覺得無所謂、造成不了什麼傷害,但它其實很可怕,因為煩惱會長大,而且破壞力會愈來愈強,不只會傷害對方,也會嚴重傷害自己。煩惱一產生,我們的心就亂了,同時也打開惡行的大門。無論這煩惱是貪欲還是嗔恚,只要煩惱一產生,我們便喪失了內在的寧靜。

雖然同樣是貪欲,但由於所貪的對象不同,感受也會有差別。對於大自然的種種美景,我們雖然也有貪欲,但這種貪欲對內心寧靜度的影響不但不容易察覺,當下反而會感到平靜與放鬆;但若對「美名」起了貪欲,內在的寧靜度就會大受影響;最名顯的例子則是男女間的貪欲,它只要一產生,你馬上就可以知道自己內心大亂。

不過,上述這些內心寧靜感的描述,聽在未曾嚐過寧靜滋味的人來說,即便嘴上同意,心裡應該沒有什麼感覺。只有在自己稍有一些感受後,就像第二位同學說得那樣,回想自己以前的狀況,產生對比才會感覺到那是不快樂的。

同樣地,煩惱的力道愈小,內心就會愈寧靜。佛經有句話說:「最殊勝的安樂,是貪愛盡除的安樂。」它的意思是:把貪欲完全除去而得到的安樂,是其他的安樂完全比不上的。對於這段文字,我們恐怕也只能嘴上說同意,心裡可能完全沒有感受。雖然沒感受,但或許可以對照自己以前曾經生起貪欲、而後減低貪欲、而後覺得快樂的經驗,透過這個方式稍微做一點想像。否則,由於長時間被煩惱迷惑,我們不但不知道斷除煩惱會快樂,反而會覺得納悶:斷除了貪欲等煩惱,怎麼會快樂?


同學三:思考十惡業與煩惱間的關係時,我有兩個新發現。第一是發現:我本來以為自己只是有很多壞習慣,沒什麼煩惱,現在才知道原來自己有很多煩惱。第二是發現:其實我被這些小小的煩惱控制很久了,但我自己不知道。我還要再呼應前一位同學講的,在菩提迦耶我也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寧靜。在那裡的心情並沒有高低的起伏,那種像湖水般寧靜的感覺,似乎好像是每一陣風或每一片葉子的聲音你都可以聽得到。在寧靜中變得更敏銳、更快樂。

老師:從前有一位閉關者,為了進一步學習經論而暫時中止閉關,進入哲蚌寺學習。經過很長時間的學習後,他寫信給另一位法友說:「我以前是個沒有煩惱的人,到了三大寺學習之後,煩惱變多了。」他的意思並不是說因為辯經而使得煩惱增加,而是以前煩惱生起時他並不知道;到三大寺後,辨識煩惱的能力增強,煩惱一產生,他經常就能覺察到,所以才說自己的煩惱變多了。

以前有同學問:「皈依佛陀,他如何直接救護我們?」。這個問題的意思是,除了示道之外,佛陀有沒有能直接救我們的方法?答案有很多,而我認為從「人到了菩提迦耶後特別平靜」這個方向去探究,會得到其中一個答案。

聖地雖然有很多,但很多人對菩提迦耶卻特別有感覺。在菩提迦耶,特別是進到大塔的圍牆裡時,很多人都會覺得心特別寧靜、善良。為什麼會這樣?並不是因為大塔的形狀,或是圍牆的關係;如果是,那只要複製這些建築物,應該會有一樣的效果。

回答這個問題之前,先說明經典中曾提出的一個概念。經典說:心的力量有傳遞的能力,一位生起證量的正士夫,他的心的力量會透過他居住的地方,傳到住在此地的其他人的心上。

不是只有好的力量會傳遞,壞的力量也會。尊者一向都在實修,他曾說過,某次他去烏克蘭講經,在烏克蘭的某個地方,他完全無法生起像平常那樣的實修覺受,他說:「在那裡修時,平時那些好的實修覺受完全無法產生。」這情況第一次發生時,尊者並不是很在意,但幾年之後,尊者再次造訪該處,同樣的情況又再度發生,尊者調查後才知道,原來該地曾發生過戰爭、死傷相當慘重,許多人內心裡憤怒、緊張的力量遺留在這塊土地上,後世的人到此造訪,也會變得不寧靜不舒緩。由此可知,心識的力量可以從人心傳到某地,再從某地傳給來到此處的人心。

菩提迦耶是佛陀成佛之處,他的心產生一切種智的同時,這股好力量也傳到這塊土地上。日後來到這裡的人,若內心正直又對佛法有信心,就會受到這股好力量的影響。想想看,當心中生起一切種智與大悲心時,連土地都可以被加持,更何況是有情呢?

雖然心的力量可以傳遞,但這兩顆心必須先搭上線,就像聖地的加持力要到達你身上,你必須親自去一趟才行;同樣的,必須先與佛陀有連結、建立關係,他的心識力量才能傳到我們的心識上,而皈依、祈求、將自己交付給佛陀等等,都是與佛陀建立關係的方法。一旦我們的心能夠接收到佛陀心識的力量,便能直接受到佛陀的幫助。

雖然要連根鏟除煩惱,一定要靠學習不可,但透過心識力量的影響,可以暫時稍微削弱煩惱,增長善心的力量;臨終前若能接收到佛陀心識的影響力而生起善心,來生就不會墮到惡趣。同樣的,壞事也是如此,對一個與你關係密切的人,若你在強大嗔心的驅使下猛利地咀咒他,他有可能真的會受到傷害。

從「心識的影響力」這個角度,可以認識到佛陀救護有情的一種方法。透過祈求,善心的力量會變強,煩惱的力量會減弱,這是我們都能親自驗證的事。雖然一般而言,無明必須靠著修空性去對治,嗔恚必須靠著修慈心去對治,但有時當這些作法起不了效用,透過祈求上師三寶會產生出乎意料的效果。比如你為了對治貪心而修不淨觀,卻怎麼修都修不起來時,對上師祈求後,突然間覺得貪心息除,整個人變得很安適;非常生氣之時,雖然努力修慈心但都沒有用,對上師祈求後,整顆心突然間變得非常舒緩、嗔心竟消失無蹤。

曾經試過的人都會有這樣的親身經驗,而沒做的人就是沒有。


問答

問:創辦「鄉村銀行」的孟加拉經濟學家尤努斯,獲得2006年諾貝爾和平獎。他本來是大學的經濟學教授,但他覺得自己所教的經濟學理論只適用於少數人,而且教室裡教的學問無法適用於社會現象,他覺得自己所教的是大謊言。根據他自己的描述,他說當時他的心裡有憤怒,於是開設鄉村銀行幫助窮人,借錢給無力提供貸款抵押的貧民。請問:以嗔恚為動機而造善業,要如何用業果解釋?

答:我們很難判斷尤努斯教授內心真正的動機,你說的那種「他心裡有憤怒」,我覺得比較像是一種「幹勁」,一種內心很有力量的狀態;內心產生嗔恚或憤怒之時,則會同時有想要傷害對方的心情。

再者,就算你說的是真的,他的動機裡有嗔心,那麼這個部份的動機雖然有錯;但是除了嗔恚之外,他的動機裡也包括了想要幫助窮人的善念,這個部份則是對的。

尊者曾經從「動機」的角度,比較民主主義與馬克思主義的發展。據說最初主張民主主義的是一位有錢人,他提出這個主義的內在動機是利他;而馬克思的見解雖然很好,但當初提出時的主要動機是嗔心。雖然從見解本身的角度來說,馬克思主義非常好,它與菩薩學處很接近,但發展過程卻不如民主主義來得順利。這種差異,可能與最初的動機有關。

我們有時因為嗔恚而感到有力量,比如本來有點害怕,但後來因為生氣的緣故,害怕的感覺就不見了;世間人也把因為嗔恚而產生的勇氣視為勇敢,但這其實並不是真正的勇敢,只是暫時的假象,會生氣正說明你其實沒有勇氣。有勇氣就不會生氣,會生氣是因為心亂,心亂是因為內心深處有緊張與害怕,而你無力讓內心平靜,所以才會生氣。

對真正的勇者而言,所有的攻擊都像是用水滴扔石牆,都是無效的攻擊,他也完全不會在意。勇者也許會還以顏色,但他一定是在內心平靜、毫不生氣的狀態下去反擊,這才是勇者的作為。#

…出自《四聖諦》第一回 第五講 2007.12.11

悲桑格西法語

智慧小語

有個人跟佛陀說:「我要快樂,但我一直不快樂。」佛陀說:「只要把『我』與『要』丟掉,剩下的就是純然的快樂了。」....(閱讀更多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