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rapper

我講了很多的故事,為什麼要說這麼多故事?在每天的生活裡,我們都會看到或聽到很多故事。對於想要學法修行的人,故事可以不只是故事。

故事像子彈,煩惱是靶心

上述這些歷史或故事就像子彈,聽故事就像子彈上膛,首先要瞄準的射擊目標是「惡業」;了解惡業都是煩惱造成之後,就要拿來瞄準「煩惱」;而後,更進一步知道所有煩惱都是由我執而來,我執是一切麻煩的製造者,終極的射擊目標就是「我執」。

從各個角度思惟、深切了解我執的過患,內心生起強大的決心要消除我執以後,才會生起出離心,真心希求解脫;當你知道,要消滅我執就一定要證得無我,就會致力於無我的修習,你會從直接、間接與順帶等各種方面,把主要心力都用來修習無我,如此才能真正把苦從根斷除。而我講這麼多故事的主要用意,正是為了讓聽眾能打從心底做出「要致力勤修無我」這個結論,並且真正去實修。如果大家聽完故事之後,沒體會到這層用意,那我不過就只是個說書人而已。

只要多留心,就會發現生活周圍都是可以運用的故事。如果大家正處於下士道的修心階段,觀察到身邊的惡業惡行,要思惟它們為何產生,並思惟惡業的過失;如果正處於中士道的階段,就要用這些例子思惟我執的過患;若是處於上士道的階段,就要去想:眾生都是因為被「只考慮自己」的心蒙蔽了,才會造做這些惡業,從這個方向思惟愛我執的過患。

用這種方法閱讀歷史、看新聞雜誌或當代事件,有助於生起對解脫與菩提心的希求。

實例:運用報章雜誌,與修心結合

閱讀報章雜誌而後結合修心,對我來說很有幫助。透過這些報導,好像親眼目睹了那些事件。由於事發過程描述得比經論故事更詳細,感覺上似乎更容易了解。

這是一個發生在印度近代的故事。有個家境蠻好的女孩,喜歡上一個貧窮的男孩。男孩擔心女方父母嫌他窮、阻止女孩跟自己交往,於是決定去女孩家偷竊,讓自己變成有錢人。為了不讓人懷疑,他在行竊時耍了心機,設計女孩家的傭人。男孩除了偷走金銀飾品,還另外多偷了五萬元。他把飾品都帶走,而五萬元就用袋子裝起來,袋口打開,放在女孩家的傭人看得到的地方。他的計劃是:這個傭人已經在女方家工作了七年,受到大家信任。這傭人看到這筆錢一定會偷,而且一定會逃走,那麼大家就會認為所有東西都是傭人偷的,自己就不會被懷疑了。

果然,那個傭人看到裝了五萬元的袋子,財迷心竅,偷了錢逃走。逃亡途中,在一家餐廳裡遇到一名妓女,與她發生關係。妓女知道這傭人有很多錢,便伙同另一名男子把傭人灌醉,用布把他的臉摀住殺了他。後來警察找上門比對贓物,只在他們身上找到贓款,卻找不到失竊的飾品。警方想,錢既然在他們身上,飾品一定也是他們偷的,於是對他們刑求。這兩個人因為受不了折磨,雙雙在監獄裡自殺身亡。

警方因為一直抓不到人,所以就到各個銀樓佈線說:「如果有人來賣這些飾品,打電話與警方連絡。」有一天,那個男孩去銀樓變賣飾品,才終於落網。

在這個事件裡,男孩為什麼最後會有這樣的下場?因為偷盜的緣故;而那個傭人當初如果不要見利忘義,就不會有後來的這些遭遇,但他忍不住拿走了五萬元;偷錢之後,傭人如果沒有召妓,或許不致於喪命;而妓女與另外那名男子因為謀財害命,才會身陷囹圄,後來不堪折磨在監獄自殺。整起事件中,除了這三人喪命,死者的親友家人也因此承受許多痛苦。探究原因,應該可以清楚了解:這些不幸的源頭都來自貪欲,包括對金錢與男女的貪欲,由此可以進一步類推所有的痛苦與困難,都來自於煩惱與惡業。

不過,對於同一件事情,每個人關注的角度或許不同。比如,那個男孩是在銀樓銷贓時落網,其他小偷對於此事關注的角度,可能不會是「由於惡業所致」,而是「偷來的東西,不要在自己家鄉附近銷贓!」。同一件事情,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詮釋。對於修習道次第的人而言,不但要探究某件事情的發生是源自哪種煩惱,而且也要思惟煩惱對社會與個人造成的害處。透過這樣的思惟,對於道次第裡「煩惱過患」這個科目,將會有更深刻的思惟與認識。

…出自:《四聖諦第一回》 第六講 2007.12.13

悲桑格西法語

智慧小語

有個人跟佛陀說:「我要快樂,但我一直不快樂。」佛陀說:「只要把『我』與『要』丟掉,剩下的就是純然的快樂了。」....(閱讀更多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