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rapper

目錄

認識「補特伽羅無我」的好處

一、不會產生強烈的貪嗔煩惱

在蘊體之外,實質有的我並不存在,但我們並不認識這個事實。由於心裡認為在蘊體之外,實質有的我存在,所以「我的」這個概念才會那麼強烈。如果認識到我只是施設有,我就只是這樣的存在而已,對於「我的」反應就不會這麼強烈了。

上述這段話,可以試著做以下的觀察。當說「我」時,內心裡會生起一種力量,但在講「瓶子」時,無論講多少次這種力量都不會產生,這是因為執我為「獨立實質有」造成的差別。如果沒有這種執著,只是「唯我」 (1)的話就不會這樣。

例如,現在這間房子裡有七個人,有幾個「我」?在我圖滇悲桑的心裡,「我」只有一個,就是我這個,其餘六個人都是「其他」而不是「我」,我的心很自然會有這種反應。但如果不從心的反應或顯現方式來說,而是從事實上施設有的觀點來談,這裡其實有很多我,有甲同學的我、乙同學的我…,只要是補特伽羅就一定是我。如果有這種認識,當講到「我」時,心裡就不會產生之前講的那種力量了,因為並沒有一個不同、特別、單一的我。所謂的我,就只是由個別的心去安立出來而已,例如由甲同學的心去安立出來的我、由我圖滇悲桑的心去安立出來的我。所謂的我,事實上就只是這樣而已。

我們的心很自然會覺得我與別人就是不同,認為我是獨立又具體的存在,因此而產生強烈的貪嗔。如果能明白「所謂的我,就只是這樣而已」,就不會產生強烈的貪嗔。

再用另一種方式來說,包括色、聲、香、味、觸、房子、食物等這些外境,為什麼會使我們產生貪嗔等煩惱呢?是因為我們對自己的身心有貪,所以就把身心周邊的種種看得很重要。因為對蘊體有貪,為了滋養身體、為了健康、為了飽食的安樂、為了內心的舒服等,所以對食物產生貪心。除了食物之外,還有很多可以列舉的例子。

比如,我對於口紅等化妝品沒有貪心,因為我沒有擦口紅的需要;有些女性由於希望自己更好看些,會嘗試各種不同的方法美化自己,在這種心態下就可能會對口紅產生貪心。透過這個例子,我想說明的是,由於貪著蘊體,便會對某個與蘊體有密切關係的外物產生貪心。為什麼對蘊體有貪心?因為覺得「是我的」,這身體是我的身體,心是我的心。事實上,蘊體其實有很多,不是只有我的這一個,但是我們把自己的這個蘊體看得非常重要,認為它與眾不同。再以蘊體的某個支分為例,比如,在這個房間裡明明有很多隻手,但我的心把我的這兩隻手看成是最重要的,因為那是「我的手」。

如果明白「我只是施設有」,就不會對「我的手」生起貪心;但由於把「我」錯執為實質有,認為擁有這兩隻手的「我」是獨立於蘊體之外而存在,因為內心有這樣的執持,於是對「我的手」生起強烈的貪著,連帶地便對這隻手需要的物品產生貪著。同樣地,對我的身體、我的心也是如此。由我執而產生對蘊體的「我所執」,因而產生其他種種的煩惱。

以上要說明的是,凡夫對某物產生貪心的主因,是因為有「我執」的緣故。雖然一般而言,某個東西看起來很棒,也是我們對某物產生貪心的原因,但這並不是最主要的原因。最主要的因,是執持蘊體「是我的」而造成的。簡單說,物品或對境本身的好壞並不是影響我們對它產生貪心的主因;貪心的關鍵,是有沒有產生「是我的」的這種認定所致。以下舉兩個例子說明。

第一個例子是,大人會評斷自己身體的美醜好壞,但小孩與動物不會。雖然小孩與動物不覺得自己的身體是最好、最美的,但在眾多的身體中,他們對自己身體的貪著最大。由此可知,物品或對境的好壞,並不是影響我們對它產生貪心的主因。第二個例子是,即使別人的身體更好,自己的身體不但比較差,而且還非常糟糕,但我們還是最貪著自己的身體,因為那是「我的」身體。

由以上兩個例子可知,雖然對境的好壞也會影響貪著的產生,但是,使我們產生貪心、愛執、無法放手捨棄的主因,是「我的」這種想法造成的。也就是說,使得我們產生貪心、無法放手捨棄的主因是我執。

1.ང་ཙམ། 譯為「唯我」。以白話文解釋,或可解釋為「僅僅是名言上的我」。


Prev 1/2 Next »

悲桑格西法語

智慧小語

有個人跟佛陀說:「我要快樂,但我一直不快樂。」佛陀說:「只要把『我』與『要』丟掉,剩下的就是純然的快樂了。」....(閱讀更多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