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rapper

這門課上到這裡,已經接近尾聲了,以下綜合整理目前為止講過的內容。個人與社會的各種痛苦與困境是「苦諦」;造成這些苦諦產生的因是十惡業,造惡業是因為貪嗔等煩惱,煩惱的根本是貪欲,貪欲的根本是我執,這些都是「集諦」;一旦消除我執,一切困境與困境的因就會中斷,這是「滅諦」;為了能夠完全消除痛苦與困境,從產生無造作的「希願脫離我執」的心,到生起比量、生起止觀雙運的三摩地、現證無我、繼續修習,這些是「道諦」。

仔細想想,佛陀解決問題的方式,與我們真的很不一樣。就拿人與人的相處為例,我們與某個人在一起,當彼此相處不下去時,我們就會換另一個人,然後又覺得困難,然後又再換人;本來居住在某一處,遇到了麻煩,於是就換個地方,又遇到困難,於是又再換個地方;吃東西也是這樣,吃了某種食物覺得不好,於是換另一種食物吃,這就是我們解決問題的方式,長久以來一直如此。但佛陀說,一切的困難、不快樂與混亂,最根本的原因是內心不調伏,外在的事物都只是暫時的緣而已,不是真正的因。所以,如果能夠調伏內心,社會上種種的困境與紛爭將不會再發生,而個人內心混亂等困難,也百分百可以消除。

想想看,佛陀的方法與我們慣用的方法,哪裡不一樣呢?如果,某個地方充滿了碎石與荊棘,我們的作法是:待在這個地方時,就企圖用布或皮革把整個地方覆蓋住,再換地方也遇到刺人的荊棘,又再試圖做同樣的努力。但是,如果遍地都是荊棘呢?受限於經費能力種種的限制,我們根本沒有能力把所有的地面都舖上皮革。相較之下,佛陀用的方法就非常方便,不用做這麼大範圍的辛苦事,只要用一片小小的皮革做成鞋子穿在腳上,到哪裡去都可以,都不會被刺到。看看佛陀所用的方法,跟我們的方法,差別真的很大。

《心經》裡的咒語「代雅塔.揭諦‧揭諦‧波羅揭諦‧波羅僧揭諦‧菩提耶薩訶」,聖座嘉瓦仁波切是這麼解釋的:「去吧,去吧,全然極致地去吧,建立菩提的根本。」。第一個「揭諦」的意思是,內心強烈地希求脫離我執;第二個「揭諦」的意思是,思惟無我,知道什麼是無我,生起止觀雙運三摩地;「波羅揭諦」意謂「現證無我」;而「波羅僧揭諦」是指現證無我後再繼續修;最後完全清除我執則是「菩提耶薩訶」。

就像一層層剝開洋蔥般,我已經把「四聖諦」的第一層內容剝開了。這些內容,我期望你們能了解百分之九十,同時我也相信你們做到了;將來若有時間,在「四聖諦第二回」課程中,我將剝開的是第二層,我覺得大家有希望可以了解百分之六十到七十;之後,如果再有時間,在「四聖諦第三回」課程中,希望能剝開第三層,到那個時候,除非你們已讀完《中觀》、《釋量論》,否則,我預期大家應該只能了解百分之三十。

你們曾問我是如何懂經論的,好像我懂得經論的樣子,但事實上,我懂得的很少,現在因為只單講「四聖諦」這個主題,所以還可以講得出那麼一點點。然而,除了能講得出來的這一點點之外,別的我都講不出來。

總之,四聖諦第一階段的課程到此講完了,明天的課程會再稍做一些補充與問答,這階段的課程就要暫時告一段落了。

問答

一、昨天講「識界」的舉例時,用到了「感受」一詞。請問「受」與「識」的關係是什麼?「六界」中的「識界」所包括的範圍是什麼?

答:六界中「識界」的範圍包括所有的心識,心王與心所都包括在內。

雖然平常我們講「心識」時指的是心王、心所中的心王而已,但六界中的「識界」所包括的範圍則是「所有的識」,心王與心所都包含在其中。否則就會有「心所不屬於六界」的問題了,那不是很奇怪嗎?

簡言之,平常我們會說「心、意、識」三者同義,這樣講來識就只包括心王而沒有心所(受是一種心所)。但六界中的「識界」所包括的範圍則是「所有的心識」。#

…出自:《四聖諦第一回》第九講 2007.12.17

悲桑格西法語

智慧小語

有個人跟佛陀說:「我要快樂,但我一直不快樂。」佛陀說:「只要把『我』與『要』丟掉,剩下的就是純然的快樂了。」....(閱讀更多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