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rapper

目錄

一、造能去妙喜淨土的業

《不動如來會》第六品進行到目前為止,說了許多能投生妙喜淨土的因,包括一一說明六度的法行如何成為投生妙喜淨土的因(第六度沒有特別要做的行為,所以經文沒有特別的說明)。以布施度為例,由於要做的並不是布施而已,而是布施度,要能成為布施度的實修,最主要的關鍵是,前行時要以菩提心為動機,正行時要以證空慧攝持,結行時回向無上菩提。即使沒有能力這樣做,但是有做前五度(只要在最後有回向成佛),有一種說法是「這樣也與有智慧度相似」。例如,持唯識見的菩薩,他們也有實修前五度,就以他們為例來說,在未做布施之前先提策菩提心,以菩提心為動機去布施,然後把布施的善根回向能得到無上菩提,這樣做,這個法行才能被稱為布施度。由此可知,若想要成辦這個能投生淨土的因,都必須觀修菩提心(先不論是造作或無造作)才行。

再來看「修三相善根」這個因。三相善根的實修是,觀想佛說的法、聲聞與菩薩眷的圓滿後,祈願未來自己成佛後也要這樣做。由此可知,這種修法也必須要思惟菩提心 。也因此佛陀說明這些方法時,都用了「若菩薩摩訶薩…」這樣的用詞。

世尊開示投生妙喜淨土的方法中,只用「善男子善女人」而不是「菩薩摩訶薩」的地方有兩個,一個是聽聞妙喜淨土大菩薩們的名號,例如香象菩薩與妙香象菩薩的名號後,祈願投生妙喜淨土;另一個是聽聞不動如來的名號後觀修不動如來,塑造一千尊安住於大象擎舉的蓮花寶座上的不動如來身像,祈願投生妙喜淨土。這兩個因,不是菩薩也可以做,可以說是最容易成辦的投生妙喜淨土的因。

不是菩薩也能投生妙喜淨土,例如聲聞行者也能投生妙喜淨土,這是從經文便能很清楚知道的事。再者,剛才講的兩個最容易投生的因,不是菩薩也可以做,它們似乎是佛陀特別為無法學行布施等六度、無法修習菩提心的人開示的能投生妙喜淨土的因。

在座若有同學想要投生妙喜淨土,剛才講的因裡有一項是「聽聞不動如來名號」,這一點我們已經做到了;接著,若想要進一步觀修不動如來,可以按照《不動如來會》的內容,做稍微廣一點的觀修 。首先,按照第一品的內容,思惟不動如來最初如何發心;再按照第二品的內容,思惟不動如來示現成佛時,出現了哪些徵兆;再思惟第三品的內容,不動如來每一次說法,幫助多少聲聞眾生起了哪些證量;接著按照第四品的內容,思惟由於不動如來過去的祈願,以及成佛後的說法,使得多少菩薩眾獲得如何的功德。如果能夠好好憶念這些內容,就是在做略修。如果要做止住修,就專心一意地緣念不動如來的身相。以上做的這些實修,就是經文說的觀修不動如來的身相或作意不動如來。

至於塑造一千尊不動如來的身像,過去的做法是做「擦擦」(泥塑小佛像)。由於這種作法在過去蠻盛行,所以,在傳統的擦擦模型裡,有很標準的圖樣可以使用。除了坐在由大象擎舉的蓮花座上的殊勝化身像,也有報身像的不動如來,這些在擦擦的模型裡都有。但如果只是做一般的擦擦,用普通的土做出來的品質不太好。如果能去專門的工廠買好一點的瓷土,依照模型做完後再入窯燒,這樣做出來的擦擦品質會好很多。當然,如果能夠上色就更好了。

擦擦是過去的做法。除了這種方法,我想,應該也可以藉用現代的照像技術來完成這件事情。如果能拿到一幅很好的唐卡,翻拍後,洗出一千張照片。這樣既不會花費很多金錢,後續要找地方放這些照片應該也不是難事。可以把一千張照片疊成方塊大小,放在家裡的佛龕上供養,若有對象可以發送亦可,或是放在佛塔中裝藏也行。洗成照片時,可以把它的顏色品質調到最好,這應該也是做得到的事。總之,「塑造一千尊不動如來身像」也是我們做得到的事,做完之後,再把這樣做的善根,回向投生妙喜淨土。

日宗仁波切就曾經塑造十萬尊不動如來的擦擦,大小與台灣的五十元硬幣差不多。由於不動如來過去的祈願力,後人做這些事情,對於消除業障有特別不共的效力。例如塑造不動如來的擦擦,可以淨除非常多業障;持誦不動如來的咒語,可以強力淨除業障;讀誦《不動如來會》也能夠淨除很大的業障。

一般來說,這些能投生妙喜淨土的因,不需要全都做,即便只成辦一個因,也能投生妙喜淨土。但對於想去的人來說,應該不會覺得有做就好,而是會盡力做,能做多少是多少。做了一次布施就回向投生妙喜淨土,持了戒也回向投生妙喜淨土,修了三相善根後也回向投生妙喜淨土,也去塑造不動如來像。能做的若能都盡量做,如願投生的機會就愈大。否則,看看我們對於投生地獄這事情,準備得多麼完備啊!全方位地造十惡業,也說謊、也罵人、也生瞋心…,我們不會覺得光造一個惡業就行,不是嗎?所以,如果你真的很想去妙喜淨土,還是做多一點準備比較好。


二、培養想去妙喜淨土的欲求

以上做的這些準備,都是在造能投生妙喜淨土的業。之前在其他課程談過,影響投生的兩個因素是業與欲。造了能投生妙喜淨土的業後,還需要強烈的想投生妙喜淨土的欲,才能讓這些業醒覺感果。宗大師在《往生極樂淨土祈願.開啟殊勝剎土之門》一書中曾說,想要投生淨土的強大欲求,是能投生淨土最主要的因。

為了生起想去妙喜淨土的欲求,要經常唸誦《不動如來會》這部經。妙喜淨土雖然各方面都很圓滿,但也許並不是每一項特質都很吸引你。你可以針對特別吸引你的特質經常憶念,增強想去妙喜淨土的欲求。此外,在日常生活裡也要經常憶念「我要去妙喜淨土」,例如邊走路時邊想「我是要去妙喜淨土」。不論正在做什麼,都利用機會訓練自己的心,讓想去妙喜淨土的欲求變成力道強大的習氣。死亡後,處在中陰階段時,若能生起「我要去妙喜淨土」的念頭,馬上就到妙喜淨土了。

就像最近達蘭沙拉有聖座的講經法會,有很多新加坡與台灣人到這裡聽法。這些人決定要來印度聽法後,他們會做什麼?當然是開始依序做各種準備,包括領錢、換錢、辦簽證、訂機票等。同樣地,如果真的想去妙喜淨土,其實就跟打算下輩子去妙喜淨土聽不動如來講法一樣,所以你現在當然也應該要開始做各種準備,造應該造的業,生起應該生起的欲求。

我們會到哪裡,其實都是欲求帶我們去的。以今生的事情來說也是如此。心想要去,接著才會帶著身體去。同樣地,下輩子會到哪裡,也是欲求帶我們去的。因此,鍛練想去妙喜淨土的欲求,是非常重要的事。

三、調整內心的皈依處

如果你覺得妙喜淨土離我們很遠,皈依不動如來,會因為距離太遠而沒有用,這種想法並不正確。佛的身語意任運遍及一切,無遠弗屆。因此,想要投生妙喜淨土的同學,平常就要串習對不動如來的皈依心,只要遇到困難,都向不動如來求救怙。這樣做一方面有助於你克服困難、順利地把事情處理好;即使沒有幫助,但由於養成了這個習慣,面對臨終時的大困難、內心感到緊張時,你馬上就會想起不動如來。一旦在臨終時想起不動如來,將會大大有助於投生妙喜淨土。

遇到困難就想起不動如來,把自己整個託付給不動如來,這樣生起的就是皈依佛的心。這種練習在平時就要做。否則,父母習慣把心託付在子女身上,小孩習慣完全仰仗父母,或者平常最相信的人是朋友、夫妻等。若順著這樣的習慣繼續下去,臨終時心裡想的依舊會是他們。我曾聽說有些軍人在戰場上臨死前,會一直看著妻兒的照片。這樣做,很容易使他投生到有妻兒在的地方。

思惟死亡無常真的非常重要。如果你心裡有真正想到「一定會死、何時死不一定、死時除了法其他都幫不上忙」,則世間的一切就不會再那麼吸引你。雖然仍然得應付基本的衣食需要,但你不會再把自己交給它們。

平常,我們都把心交給誰呢?有錢就安心,沒錢就覺得自己完了,若有這種心,那麼你的皈依處大概是金錢;小孩子只要有父母在身邊就覺得安心,否則無論身邊是否有其他人,心裡就是覺得不安,這個小孩的皈依處是父母;夫妻之間也是如此。如果你心底最深的依靠是這些,遇到緊急情況時,由於慣性使然,你心裡想的也會是他們。臨終前若生起這樣的念頭,會妨礙你來世投生淨土。如果有思惟「一定會死、何時死不一定、死時除了法其他都幫不上忙」,你會發現原來財富、親友或美名其實都是暫時的。一旦認清這個事實,知道它們都只是今生暫時使用一下而已,就不會再把它們視為最終的依靠。

內心真正皈依法、皈依菩提心與空正見的人,會覺得只要有它們就行,沒有它們就會深感不安;至心皈依佛的人,只要想到有佛陀這個救怙者在,就覺得無比安心,否則就無法安心。平時就把自己交付給三寶,養成習慣,臨終前也會這樣做。


四、讓善業力大、惡業勢微

如果問:「成辦了某個因,能投生妙喜淨土嗎?」答案是能。但同樣地,如果問:「以瞋心說粗惡語、打人,會投生惡趣嗎?」答案是會。那麼,像我們這樣,在過去世與這輩子都造過很多惡業,但現在想要投生淨土的人,靠著這些能投生淨土的業,在即將來臨的下一生,就能投生淨土嗎?答案是很難講。因為,雖然造了能投生淨土的因,但也造了很多能投生惡趣的因,這些因不可能同時感果,因為一個人不可能同時投生淨土與惡趣。那麼,我們到底會先投生淨土,還是先投生惡趣呢?

造過的業,哪個會先成熟?《俱舍論》說:「諸業於生死,隨重近串習,隨先作其中,即前前成熟。」造過的業中,最重的業最先成熟。所以我們該做的是:只要有機會造善業,都要設法讓它成為重業;就算無法完全不造惡業,也要設法讓它變成勢力輕微的惡業。在《巴利菩薩請問經》中,巴利菩薩問佛陀:「目前已有多少有情成佛呢?」佛陀說:「非常多有情都已經成佛了。」巴利菩薩問:「既然過去已有很多人成佛,未來也會有很多人成佛,則我也能成佛,我也要成辦佛果位。但是,像我這樣的初修業者,又該怎麼做呢?」佛陀說:「要斷除惡業。就算無法全斷,也要常常提醒自己不要造惡業。正在造惡業時,也要不歡喜、不情願地造,邊做邊想『這樣不對啊』。造完後要覺得自己做錯了,生起很後悔的心,同時決心從此不再造。要努力造善業,在還沒開始造之前,要盡力策發善良的動機,造善業時要非常專注不分心,盡力做到最好,做完後殷重回向。」就像這樣,一旦善業力量強大,惡業力量勢微,善業就會先成熟感果。若善惡業一樣重,則離死亡時間愈近時造的業會先感果。下一個影響因素是「串習」,若希望善業先感果,就必須不斷串習善業,萬一中間偶然造了惡業,就去懺悔。

宗喀巴大師在《道次第攝頌》說:「若未獲得圓具德相身,修習勝道進程極緩慢,故應修學此之圓滿因,淨治三門所染罪惡垢。淨除業障尤為切要者,故應恆常依圓滿四力。瑜伽行者我亦如是修,汝求脫者亦應如是行。」這段話的意思是,要成辦解脫與佛果位,必須擁有符合標準、圓滿的所依身,如果這輩子擁有的不是這樣的所依身,就必須設法在來生能夠擁有它,否則修道的進程很難有進展,所以要去修學能獲得它的圓滿因。不是只學少部份的因就好,而是要完整、圓滿地學。然而,從過去到現在,我們的身口意三門造了很多惡業必須淨除,尤其淨除業障更是非常重要,所以必須經常實修四力懺悔。最後宗大師說:「我有這樣做,希望你們也能這樣做。」

剛才說過,往上投生淨土與往下墮入惡趣的業我們都造過,而這兩種業是對立的。往上投生淨土的業,它的敵對者是往下墮入惡趣的業;往下墮入惡趣的業,它的敵對者是四力懺悔。想要投生淨土的欲求,它的敵對者是對今生的耽著;對今生的耽著,它的敵對者則是思惟死亡無常。然而,你為何會願意經常做四力懺悔?因為你相信業果,想要如理取捨業果,正如宗大師說的:「又復善思黑白業果已,方能如理取捨勤修持。」那麼,要如何產生對業果的信心?唯有靠觀修才能信解業果。在修之前要先聞思,然後依著聞思的內容去觀修。

由上可知,想要投生淨土,必須觀修死亡無常與業果道理。觀修業果的意思是,觀修造惡業與投生惡趣之間的惡業與苦果的關係,以及造善業與投生善趣之間的善業與樂 果的關係。這樣一來,思惟惡趣苦自然也包括在其中了。經過以上的分析可知,想要投生淨土,最少必須恆常實修共下士道,這是必不可少的基礎,再加上刻意成辦《不動如來會》裡說的這些能投生的因,當然能夠如願投生妙喜淨土。

五、謹慎面對臨終

再者,臨終前心識所處的狀態也很有影響力,所以,不只是自己必須謹慎面對,在陪伴他人度過臨終時,有些事情也要特別注意。如果你了解這位臨終者平常在實修什麼法,臨終前可以善巧地提醒,幫助他憶念這些法類;若你知道他特別對哪一尊佛菩薩有信心,臨終前可以善巧地唸這尊佛菩薩的名號,或是給他看這尊佛菩薩的照片,尤其在死前的那一刻,這是非常重要的事。以你個人來說,如果你身邊有不動如來的塑像、唐卡或照片,平時要經常憶念,臨死之際只要能看上一眼,由於你早已串習得很熟練,馬上就能發揮提醒的作用。

如果你相信這些內容,平常就能做好去妙喜淨土的種種準備,也對自己做的準備有信心,則臨終時你會很開心。舉例來說,現在有人突然命令你搬走,但你無處可去,或是必須搬到非常破爛的地方,那時你一定會很生氣、非常不情願;如果要你離開現有的住處,搬到一個跟原本的房子一樣的地方,雖然你不至於太生氣,但因為還得把家當搬過去,實在很煩人;可是,搬離現有的住處後,若接著要去的地方,是比現在好上百倍千倍的好地方,你應該會馬上精神抖擻地說:「遵命!」

同樣地,如果死後下輩子要去惡道,那就太慘了;如果死後下輩子再投生為人,而且跟這輩子的情況差不多,雖然不致於太糟,但還要重覆一次從中陰身、投生到母胎種種的過程,實在有點麻煩也有點辛苦;如果這輩子要死的時候,你已經做足了投生妙喜淨土的準備,有一天,死主跟你說:「該你死了。」你馬上會開心地說:「遵命!」也許你甚至會想:「我都準備好了,不如早點死、早點去妙喜淨土吧!」哈哈。

如果你都準備好了,若必須早點死,你也會很高興;如果不能早點死,今生又還有很多的苦難要熬,你也不會太在意。因為你知道,就算還得留在這裡受苦,頂多也就再苦個二、三十年,也就是一眨眼的時間而已。比起妙喜淨土的壽命,剩下的人生實在很短,不過是一下子而已。再受苦一下子,又有什麼關係呢?過了這一下子,接著就都是好日子了。這樣一來,那些磨難就再也傷不到你的心底,也許會有一點不開心,但它們只能停在心的外圍,進不來,而且也只會暫時停留,再也沒機會久住心頭。面對那些不愉快,你會想:「沒關係的,只是一下子的事。當這一下子過去後,快樂就會開始了。」無論遇到任何事,你都不會太在意了。

六、《勸發增上意樂會》說的能投生淨土之因

《寶積經》的《勸發增上意樂會》說,第一、對一切有情生起慈心;第二、對一切有情斷除害心、生起悲心;第三、生起不顧念性命、宣說清淨正法的心;第四、在對空性有定解的情況下,生起對法的專一淨信;第五、心完全清淨,絲毫不被名聞利養染污;第六、任何時候都自然生起欲求菩提的心,完全不忘一切遍智;第七、不怯懦,但也將一切有情奉為上師般恭敬;第八、一心希求無上菩提,對於暫時的三摩地等安樂不生貪著;第九、在不摻雜聲聞作意與世間八法的染污下,多方集積各種善根福德;第十、在知道佛與佛功德都沒有自性的情況下,隨念佛的身語意功德。經文說,以上說的十種思惟方法,只要做了其中的任何一種後,祈願投生極樂淨土,一定會如願投生。這段話也可以與妙喜淨土結合而說。

……第九講2010.9.25

悲桑格西法語

智慧小語

有個人跟佛陀說:「我要快樂,但我一直不快樂。」佛陀說:「只要把『我』與『要』丟掉,剩下的就是純然的快樂了。」....(閱讀更多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