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rapper

目錄

一、「緣起見與無害行」就是「智慧與方便」

我反覆思考尊者為何以「緣起見、無害行」開展對佛法的介紹,得到了以下的答案:建立「緣起見」,必須運用腦筋,這屬於「智慧」;落實「無害行」,必須保持善心,這屬於「方便」 (1)。因此「緣起見與無害行」可以理解為「智慧與方便」。

講到這裡,我想到甘丹北頂學院一位已退位的甘丹赤巴仁波切。我二十歲受比丘戒時,尊者是傳戒堪布,而仁波切是負責唸誦儀軌的傳戒阿闍黎。這兩位師長傳戒給我,都是我的上師,但我當時並不知道,只想著:「尊者傳授給我比丘戒」,所以只視尊者為上師。直到研究了如何認定上師與依師,才知道傳戒阿闍黎也是我的上師,所以就去拜見這位仁波切;在這之前,我沒有機會跟他學法。到了仁波切的住處,才知道他的喉嚨因為受傷而無法言語。我跟仁波切說:「因為您是弟子的傳戒阿闍黎,是弟子的上師,所以特來拜見。」隨後,仁波切賜給我兩個教誡。

仁波切做了兩個動作,第一個動作是,雙手握拳、相碰,然後搖搖手;第二個動作是,辯經時的擊掌動作,然後豎起大姆指。這二個動作代表什麼意思呢?我的理解是:不要與人爭鬥,好好辯經。對藏人來說,「好好辯經」代表「好好學習」的意思,因為辯經能增長智慧。

這位仁波切除了傳戒給我之外,親自傳給我的教誡只有這兩個。但若好好思惟教誡背後的含義,恰巧是尊者所講的佛法心要——「緣起見與無害行」。

二、無論個人或社會,都需要學識與善心並進,缺一不可

從個人的角度來看,若希望自己不斷進步、活出有意義的人生,則「知識」與「善良的心」缺一不可。徒具善心卻沒有知識,不但自己的事情辦不成,就連助人的念頭也只能停在「想想而已」,雖然想卻幫不上忙。反之,知識淵博卻缺乏善良的心,不但不會想要幫忙,反而會去傷害他人,最後連自己也受害。所以,就個人的角度來看,兼具知識與善心是很重要的。

對社會而言,兩者兼具更加重要。我雖然並不清楚現今整個世界的樣子,但以我有限的認識來看,現在的教育方式,無論學校或社會都偏重知識,忽視如何從小培養善良的心性,以及愛護他人的德行。在這種教育環境中成長,知識愈淵博,結果也許愈可怕。具備淵博的學識卻缺乏善良的心,可能會造成更巨大的災難!知識貧乏的人,傷害他人的能力有限;相較之下,學識淵博的人一旦有心害人,為害的對象可能擴及整個國家,甚至全世界。所以,知識進步的同時,也應該設法培養善心、斷除惡行,這種努力無論對總體或個人都非常重要。

無論世界、國家或個人,大家都喜歡平靜與安寧,但要獲得真正的寧靜並不容易,唯有從「心」下手才是真正有效的方法,其他辦法只是暫時有用,很難真正見效。

雖然真正的寧靜不容易獲得,但我們仍然應該努力,縱使無法像菩薩般普愛一切有情,仍然應該盡力關心並愛護他人。只要有愈來愈多人加入這個行列,從一個、兩個慢慢擴展開來,最後我們不但都能擁有內心的寧靜,人際的糾紛衝突與國際的爭戰殺戮也會隨之銳減,而且經濟狀況也會日益改善。想想看,光一次戰爭就要損耗多少金錢與人力?如果這些資源能夠節省下來,運用在改善生存環境上,這樣一來,人類社會才能真正稱得上「善趣」;否則,我們身處的世界雖然名為善趣,實際上卻非常緊張焦慮、彼此傷害,這樣的人間頂多只是個「可憐的善趣」。

我們應該努力兼具「智慧與方便」,就算無法改善整個世界,至少自己可以擁有寧靜的人生,周圍的環境也會因此變得祥和。做該做的事,若能因此改善整個世界當然最好;若無法改善,也不必因此放棄,因為它至少會為自己帶來好處。

不要輕忽小事,即使只是小事,也會帶來影響。比如,有人跟你說:「你家附近有小偷出沒喔!」乍聽之下,這件事對你似乎沒有太大的影響,但當你要外出時,心裡就會想:「門一定要鎖,不鎖不行!」即使上了鎖,你還是會擔心。可見即便只是小事,也會影響本來平靜、放鬆的心情。但如果是一個根本沒有小偷的地方,或你家根本沒有東西可偷,心情就會很輕鬆!去哪裡都沒關係,門沒關也無所謂!

從前我還在三大寺讀書的那個年代,藏人彼此在市場或路上相遇,內心都很有安全感。但有一陣子,出現了一個藏人小偷,大家一開始因為不知情而把東西託他看管,結果他就直接把東西佔為己有。此後,藏人間彼此相遇,心裡就會閃過必須設防的念頭。不過在那時,如果遇到的是僧人,心裡馬上就會覺得遇到了貴人,會很安心地請僧人幫忙看一下東西。

隻身在印度,又沒有遇到其他幫手的時候,如果看到一位出家人,就會覺得很安心,因為我們心裡相信他是出家人,不會偷東西,東西可以放心託對方幫忙看管。在過去那個年代,我們從沒聽過有「穿僧服的小偷」這種事情,所以走在街上,看到穿著僧衣的人,即使根本不認識,但馬上就會感到心安。但因為世風日下,當開始聽到有人身披袈裟卻行為不檢的傳聞後,再看到出家人,因為他們也沒在臉上寫「我是真的」或「我是假的」,那種心安的感覺大概就會打折扣了。

當大家還相信「出家人不會偷東西」時,這身袈裟不但能讓不認識你的人覺得安心,也會幫到自己的忙呢!哲蚌寺所在的印度城鎮名叫「蒙古利」,我不知現在還是不是這樣,在十幾年前,僧眾外出買東西,萬一錢沒帶夠,就會直接跟印度商家說:「沒帶錢,但我需要買這些東西。」店家會讓僧人先把東西帶回去。

有人就問印度商人:「你把東西先給這些出家人,萬一他不還錢呢?」印度商人很悠哉地回答說:「不用擔心啦!這些僧人比我們還更緊張哩,他們若不給錢,就犯了偷盜的戒律,所以他們比我們更擔心自己會忘了還錢。」雖然貨款還沒拿到手,但那些印度商人還是很放心。所以,善行不但可以讓周圍的人覺得安心,也可以為自己帶來好處。

1.方便:有兩種解釋,一對般若而釋。二對真實而釋。對般若而釋,則謂達於真如之智為般若,謂通於權道之智為方便。權道乃利益他之手段方法,依此釋則大小乘一切之佛教,概稱為方便。方者方法,便者便用,便用契於一切眾生之機之方法也。對真實而釋,則謂究竟之旨歸為真實,假設暫廢為方便。故又名善巧,或曰善權。即入於真實能通之法也。利物有則云方,隨時而施曰便…丁福保《佛學大辭典》


三、學習佛法的方法,也要智慧與方便兼具

從實際的情況來看,方便與智慧兩者兼具,可以為個人、社會及世界帶來很大的好處,佛陀的教導也正是如此。所以學習佛法的人,當然更要兼備方便與智慧。

有些人雖然想要學佛,卻只重視課誦、懺悔、禮拜、布施、持戒、培養功德等,而不重視知識的學習、不去認識緣起的道理、不努力增長智慧,這樣的作法並不正確。在舊時代裡,很多人僅憑著對佛法的信心去受戒、做課誦、淨罪集資、閉關修行等,這些都是很常見的情況;時至今日,有很多想學佛的人,雖很重視知識上的學習,但對於實修、改變自己的身語意三門卻不重視,只用學習現代知識的方法來學佛法。我認為,這樣的作法也不正確。只偏重一邊的學習,都不能算是正確的學佛方法。

世間知識若能與佛法結合,則世間知識可以成為自利又利他的門徑;然而,學佛之時,若只把佛法當成某種學問,只為追求名聞利養,為了有能力講給別人聽,而不是為了改善自心而學,那學佛就會有「藥反成毒」的危險。

佛法經典中講的智慧,與現代教育裡講的智慧,並不完全相同。不同點在於:佛法經典講的智慧,有「聞所成慧、思所成慧、修所成慧」三個層次,而真正能發揮作用的是「修所成慧」,它的基礎是「思所成慧」,而思所成慧的基礎是「聞所成慧」。由此可知,聞所成慧是最初的基礎,它當然很重要,但若只停留在這裡,不算達到佛法認定的真正智慧。

…出自:2007.12.5 第一講

悲桑格西法語

智慧小語

有個人跟佛陀說:「我要快樂,但我一直不快樂。」佛陀說:「只要把『我』與『要』丟掉,剩下的就是純然的快樂了。」....(閱讀更多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