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rapper

目錄

今天要談的是昨天下課前提出的「三個問題」:

  • (一)這麼重要珍貴、拚命費力保護的「我」,到底是什麼?
  • (二)為什麼要愛執「我」?
  • (三)愛執「我」到底有什麼好處?

這三個問題在我心裡,從開始萌芽、到成為比較具體的問題,而且真心地在內心深處問自己,整個過程已經八、九年了,直到現在,我依然持續地要求自己回答這些問題。

同學:您找到答案了嗎?

老師:找到了一點點,但不可以因此滿足而停下來,還要繼續找下去。

愛執我的理由是什麼?如果你們有發自內心的答案,可以提出來做一些討論。

一、與自己內在的想法辯論

如果只是直接問「為什麼要愛執我啊?」你也許只會從心外找答案。要不就是臨時想到什麼就講什麼,或者覆誦學過的東西充當答案。這種情況下,就算你能講出很多,但用這樣的答案進行辯論,頂多只能幫助你多建立一些理解,對內心幫助不大。應該怎麼做呢?就像之前講的,在問這問題之前,必須先觀察自己從早上起床到現在,自己都在做些什麼,等到內心產生感受後再追問:「我之所以這樣做,到底是為什麼?」當你產生內心真切的想法,用這種答案進行辯論,才能真正影響你的心。

在辯經場上進行辯論時,無論回答什麼,都會繼續被追問理由。比如在辯論「補特伽羅是不是常法」時,無論回答是或不是,都會繼續被追問「理由是什麼?」。提問者也可能提出與回答者看法相違的經論或理路,質問道:「如果你說『是』,那就會與某經論或某理路相違」。面對追問,回答者要繼續回答,然後提問者會再繼續提問,回答者又再繼續回答。在這個過程中,如果回答者只顧著耍嘴皮子,不用心誠實回答,那問題就會問不完;但若回答者在整個答辯過程裡都很真誠,當他啞口無言,無論回答什麼都不對的時候,回答者就算被「修理」了,而問問題的那一方就算獲勝。

受過這種辯論訓練後,要把這種能力真誠地用在實修上。實修時,辯論的雙方是誰呢?提問者是探究真相的智慧,被問者是錯誤的心。在平日的生活裡,我們很自然會有各種各樣的心產生,這些心有的正確、有的錯誤。讓智慧去質問錯誤的心:「你做了某事,為什麼?」錯誤的心會回答,然後智慧繼續提問,錯誤的心再回答,智慧再繼續提問,直到錯誤的心被問到啞口無言、什麼都答不出來,它才會靜息下來,此時錯誤的心就被你成功地修理到了。

這顆心雖然平常一直錯誤不斷,但是因為被修理了,此時會變得比較弱,因為你讓它無話可說了。無論這個心是煩惱、我執或常執,經過這個過程,雖然暫時上它只會變小,不會馬上消散,但它的確會愈來愈小。由此可知,實修時也會在內心裡辯論。

雖然有人認為不一定要學會辯經,而一般而言也不能很武斷地說非辯經不可,但除了特別的少數人,一般人如果能辯經的話會學得好一點。也就是說,雖然不能說「一定都要辯經」,因為有些少數人不必透過辯經也可以訓練出觀擇的能力,辯倒自己內心錯誤的看法;但對一般人而言,透過辯經的訓練,才能培養出在實修時與自己對辯的能力。


Prev 1/3 Next »

悲桑格西法語

智慧小語

有個人跟佛陀說:「我要快樂,但我一直不快樂。」佛陀說:「只要把『我』與『要』丟掉,剩下的就是純然的快樂了。」....(閱讀更多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