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rapper

目錄

四、沒有「即蘊我」

如果「我」並不存在於蘊體的組合之外,那麼,蘊體的組合是否就是「我」?不是。剛才我們討論過,我們內心裡「我」的顯現與「蘊體」的顯現並不相同,所以,我們內心裡顯現的我,並不是蘊體的聚合。

所以,到底什麼是我?尋找之後會發現,雖然從名言上去找,可以知道我指的是誰,例如,你問自己:「我在那裡?」然後你自己可以回答:「我在這裡。」若現在有人進教室問:「圖滇悲桑是哪一位?」,我會很快舉手說:「我就是」。就像這樣,在名言上尋找我在哪裡,可以找到稱為「我」的對象;但是,如果仔細追問更清楚的指陳處,你會發現根本無法找出一個獨立的、能夠被指認出是某個實質的那種我。

例如,我現在指著我自己的胸前說:「這是我。」但我的手指究竟指著哪裡呢?順著我指的方向延伸,穿過空氣,接著是我的僧衣、皮膚、肉、胸腔…之後再穿過我背後的皮膚,然後就是我座位後方的牆壁。我指的我,仔細看就是這些,除此之外我沒有指著別的,但它們是我嗎?

經論裡講到這個概念時,常用的譬喻是念珠、森林。所謂的念珠,指的並不是一顆顆珠子和繩子,但是,一旦珠子被一顆顆拆解掉,念珠也就不在了。同樣的,所謂的森林,指的並不是一株株的樹,但是,如果把樹木一一砍掉,也就不會剩下任何可以被你指著說是森林的地方。

由上可知,我們無法指著任何一個實質之物說它就是「我」,這種我並不存在。既然如此,是否表示「我完全不存在」?不!我存在,而存在的方式是用「安立」的方法存在,透過心的顯現而存在,透過心去安立而存在。

五、體性一、反體異

「蘊體」這個字包括了身與心,身心的聚合稱為蘊體。接著,要問大家一個問題。題目是:「我與蘊體一樣,還是不一樣?」

如果我與蘊體一樣,那麼我就是蘊體,但這並不合理;如果我與蘊體不一樣,但剛才已經說明在蘊體之外沒有我。如果有人回答:「既不是一樣,也不是不一樣。」這話是什麼意思?請進一步說清楚。或者我把問題直接換成「我與蘊體是否不一樣?」答案只有兩種,「是不一樣」與「不是不一樣」。但剛才說過,這兩種答案都不合理。那麼,難道我不存在嗎?

其實,這是一個不可以直接做答的問題,必須先把問題細分為「從實質上的指認處」與「從內心的顯現」這兩個面向,之後才能完整地回答。

從實質上去指認,我不在蘊體之外,我與蘊體並沒有分開的、不同的指陳處;從內心的顯現來看,由於我的顯現與蘊體的顯現並不相同,所以我與蘊體並不相同。換句話說,從內心顯現的角度來看,我與蘊體是分開的;從指陳處的角度來看,我與蘊體並不是分開的。因此,我與蘊體的關係是「體性一、反體異」。

因此,當別人問你「我與蘊體是否不同呢?」這個問題的答案如下。我與蘊體一般而言是可以區分的,因為,在內心的顯現上,我與蘊體是分開的,所以我與蘊體並不相同;但此處要特別說明的觀點「我與蘊體並沒有不同」,是針對體性來說的。我與蘊體的體性並非分開不同的兩回事,「我」在體性上並非獨立於蘊體而存在,所以說「如果去指,在蘊體之外,沒有我。」

再回到之前舉的例子。在我的心上,「我」與「手」是兩種不同的顯現,但是某人指著我的手,我的心會想「某人指著我」。「某人指著手」是所有人都會說的話,而「某人指著我」則是只有我會講的話,也只有我的心會這樣想,別人頂多只會說「某人指著『他』」。[1]

在我的心上,「指著我」與「指著手」是兩種不同的顯現;雖然內心裡的顯現不同,但事實上,在這個例子裡,除了手之外,某人並沒有指著別的地方,所以我心裡想的「指著我」,若要指出事實上對方指著哪裡,除了手之外,就沒有別的了。如果除了手之外還有別的,就表示當某人指著我的手時,他實際上指著的是兩個異質的對境,一個是手,另一個則是異於手的另一個質。想想看,一個人有可能同時指著兩個異質的對境嗎?這是不可能的。

也許有人認為可以,例如,我把書與IPAD放在一起,似乎就可以用手指同時碰觸到這兩件異質的東西了。但再仔細去看,這只是我的手指一半碰著IPAD,另一半碰著書造成的假相。認為可以的人,你的看法也是這樣嗎?當某人指著我的手,然後說他指著我,此時,他的手指頭真正指著的質,一半是手,另一半是異於手的我。這種說法可以成立嗎?如果你有辦法成立這種說法為真,那也許還有道理。

再舉一個例子。某個房間裡有兩個人,這兩個人是札西和慈仁。此時有人問你:「房間裡有人嗎?」你會說:「有人」。

請問,在你回答「有人」這個答案裡的「人」,可以排除掉札西嗎?如果可以,那也應該可以排除掉慈仁,如果這個「人」,是在札西與慈仁這兩個人之外,那麼,當札西與慈仁都離開房間後,房間裡應該依然有人才對,但是沒有。由此可知,在這個例子裡,房裡的人,並不是在札西與慈仁之外的另外的人;在札西與慈仁之外,就沒有另外的指陳處了。

同樣的道理,所謂的「我」並不在身體與心識之外。如果我在身與心之外,那麼,當身體被火化、心識離開去了來世,我應該依然留在相同的地方才對,但並不會這樣。


悲桑格西法語

智慧小語

有個人跟佛陀說:「我要快樂,但我一直不快樂。」佛陀說:「只要把『我』與『要』丟掉,剩下的就是純然的快樂了。」....(閱讀更多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