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rapper

目錄

就算你本來是個什麼都不太會的人,但是,當你生起了增上意樂、決心要利益眾生而後付諸實踐,剛開始時可能處處不順、到處碰壁,但你會在這個過程裡不斷地思考並且改進。在一生又一生的時間裡,你不斷實踐並且修正,到後來,你的經驗會變得非常豐富,對於如何利益眾生會變得非常在行。由此可知,透過方法,我們確實可以成為非常善於利益眾生、遍知一切法的人。

再者,智力的高低對這件事情的成辦也有很大的影響,我們的智慧不會永遠停留在目前這個程度,當智慧愈進步,我們能成辦的事情將會愈偉大。

以宗喀巴大師來說,他在世的時間並不長,若你學過宗大師的論著並且有一點體會,可能會對宗大師的成就感到驚訝,會覺得人怎可能在短短的一生之中,能夠懂得這麼多。宗大師在二十二歲時寫下《金鬘疏》,這是一本針對《現觀莊嚴論》而寫的注疏。許多長時間學習《現觀》,學了二十甚至四十年的人,看過後感到驚訝不已的《金鬘疏》,竟出自一位年僅二十二歲的人之手。

在安多格登群佩這位大學者的著作裡,曾經如此寫道:「雖然龍樹菩薩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大智者,但據說他世住六百年。如果我也能活得那麼長,一直不停地學習,說不定我也可能變得跟龍樹菩薩一樣。但宗喀巴大師僅在短暫住世的期間裡,就能懂得這麼多,真是令人感到無比驚奇!」

如何熬得了那麼久的辛苦?

再者,我們心裡可能會想,三大阿僧祇劫是多麼長的時間啊!要如何能熬過這麼長時間的辛苦呢?

這個問題,可以朝幾個方向去思考。首先,其實無始以來,我們在輪迴裡受苦的時間,不知經過多少個三大阿僧祇劫了,在這麼長的時間裡,我們也一直在辛苦努力著。只是我們做的努力,是沒有用的努力;而佛與菩薩做的努力,是有用的努力。與我們曾努力過的時間相比,佛菩薩用的三大阿僧祇劫真的很短,不過是一剎那而已。

只要你仔細想過無始以來我們都受了哪些苦,只要還留在輪迴裡,我們將繼續無止境地受苦,這樣思考下來,三大阿僧祇劫其實只是一剎那而已。所以,對於菩薩而言,你跟他說:「需要三大阿僧祇劫的時間才能成佛呢!」他會說:「啊!只要這麼短的時間就夠了嗎?」

由上可知,時間的長短是相對的概念,而不是絕對的數值,就看你跟什麼做比較。就算只要花五年就能成佛,對某些人而言可能覺得五年實在太久了;但對於有心力的菩薩而言,三大阿僧祇劫只是一眨眼而已。


此類別中更多的: 為何我跟佛差這麼多? »

悲桑格西法語

智慧小語

有個人跟佛陀說:「我要快樂,但我一直不快樂。」佛陀說:「只要把『我』與『要』丟掉,剩下的就是純然的快樂了。」....(閱讀更多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