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rapper

目錄

(二)減低對今生的貪著

如果對今生的貪著心太強,會妨礙你產生想要投生淨土的欲求,所以你要盡力調伏、減弱它的力道。看看以下這些例子,就可以知道貪著今生會帶來什麼樣嚴重的後果。

有個人有一塊非常好的玉,臨終前,他對這塊玉生起很大的貪著心,因此在死後投生為一隻青蛙,寸步不離地守護這塊玉。對這塊玉的貪著心,帶著他回到朝思暮想的地方。

以下是發生在佛世時的一個真實故事,也是在藏人社會裡很有名的故事。有一次,目犍連尊者到某個鄉下去化緣,一戶人家拒絕供養他,跟他說:「我沒東西給你,你走吧!」此時旁邊有個從城市來的人,看到這情況就笑了起來。旁人問他笑什麼,城市人說:「我們城市人都為了沒機會供養目鍵連尊者而懊惱;但這個鄉村裡的人啊!你看,目犍連尊者都親自走到眼前化緣了,竟然有人不但不供養,還把尊者趕出門。因為看到這麼稀奇的事情,所以我笑了。」

目犍連尊者聽了之後說:「這不稀奇,另一件事才更稀奇呢!」原來,剛才拒絕供養的那戶人家,主人正在吃魚肉,他的懷裡抱著一個小孩,旁邊有一隻狗很想吃魚骨頭,主人覺得很煩,就打那隻狗。但其實,那隻狗是這戶人家的老母親死後投生的,魚是老父親死後投生的,懷裡的孩子,是這戶人家的敵人死後投生的。所以目犍連尊者說:「食父鞭母,仇人抱懷,妻吞夫骨,輪迴可笑。」

老母親再度投生為這個家的狗,是因為她對這個家有很大的貪戀,心裡總想著要保衛這個家。臨終前的這個貪戀,帶著她回到這個家投生為狗。也由於過去生的習氣,投生為狗之後,牠無論何時都很忠心地看門。至於老父親,這戶人家後院有一個湖,老父親很喜歡吃魚肉,由於臨終之前對這池魚生起貪心,這貪心就帶著他回到這個湖裡,投生成為這湖裡的一條魚。

老父親造了投生為畜牲、成為一條魚的業,他當然也可以投生到別的湖裡。但是,臨終前的貪戀帶著他回來,投生成為自家後院湖裡的魚。同樣的,老母親造了投生為狗的業,但在感果之時,為什麼會回到本來的家庭?因為臨終前對家的貪戀,帶著她再度投生到這個家中。從這個例子可以看到「欲求」對於投生處的作用和影響力。

過去印度有一位國王戰敗了,一個人逃到森林中。他的肚子好餓,想起在馬背上還留有一點食物,正要拿起來吃的時候,看見一位獨覺聖者坐在樹下修行。國王對這位獨覺聖者生起信心,雖然肚子很餓,他還是把僅有的食物供養聖者,然後一個人回到樹下,虛弱地坐著。此時,國王旁邊來了一群孔雀,公孔雀與母孔雀彼此嬉鬧遊戲,看起來好快樂的樣子。他心想:「當孔雀可以生活得如此輕鬆愜意,比人好多了,也不用打仗,真好啊!」由於供養獨覺聖者的善業,加上臨終前想要當孔雀的欲求,這位國王死後如願投生成為一隻孔雀。

為了避免對今生的貪著,干擾臨終前想投生淨土的心念,所以要思惟死亡無常、業果與輪迴過患,設法把此生的貪著心減到最小。就算沒辦法完全消除,至少心裡要經常想著:「現在的親友、財富、身體、名聲,都只在未死之前暫時有用啊!只在未死之前有用啊!」一定要經常這樣提醒自己才行。


悲桑格西法語

智慧小語

有個人跟佛陀說:「我要快樂,但我一直不快樂。」佛陀說:「只要把『我』與『要』丟掉,剩下的就是純然的快樂了。」....(閱讀更多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