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rapper

目錄

三、遇到瓶頸時

(一)把重點放在淨罪集資

剛開始實修時,任何情況都有可能發生,有時修了有體會、有時沒有體會;有時修得不錯、有時修得很糟,這些都很正常。經過一段時間後,如果你無論怎麼修,內心一點進步的感覺都沒有,這個時候就要把重點放在「淨罪集資」上。

(二)向上師祈求

同樣地,到了這個階段,與依師軌理有關的「祈求上師」確實很有用。有時候,再怎麼努力都沒進步,若用了某個方法竟然立刻改善,這類方法藏文稱為「博敦」(譯註:意思是「很明顯地發揮了效用」,類似中文的「立竿見影」)。帝洛巴尊者曾經跟那洛巴尊者說:「所有『博敦』中最殊勝的,就是上師啊!」有親身經驗的人都會說:無論實修什麼,共同的「博敦」都是祈求上師。

無論你實修的主題是什麼,共同的博敦都是「祈求上師」。這個方法不僅遇到實修瓶頸時可以運用,當你學習經論時記不住文句,或雖記住文句但不明白文意時都可以用。正如《廣論》所說的:「聽聞不能持文,思惟不能解義,修習相續不生」,在這個時候若去淨罪集資、在依師軌理上下功夫,將會很有幫助。因此,不僅實修,在學習經論、聞思之時,淨罪集資與依師軌理都很重要。

四、文殊菩薩的教示

如果你希望能做到以下三件事:第一、能掌握到真正的內涵;第二、凡掌握的內涵都真正利益自己的心;第三、凡利益到自己的,也能利益到他人。文殊菩薩說,那麼你應該做的是:第一、向與本尊無二無別的上師祈請,無論你所修的本尊是哪一位,都要把他視為與上師無二無別,如此地向他祈請;第二、隨分隨力地淨罪集資;第三、以具備前兩個條件為基礎,學習五部大論。

文殊菩薩所說的這段話裡,包含了三個條件,這三個條件必須同時具備。我們很容易看好只具備某個條件的人,比如我們可能會想:「這個人非常聰明,跟我們完全不一樣,他應該會有很好的成果。」但隔了幾年,他的表現卻不如預期,而且每況愈下。這是因為他沒有具備所有的條件,「因」沒有齊備,「果」就不會產生。

…摘錄自:四聖諦第一回 第五講 2007.12.11


« Prev 2/2 Next

悲桑格西法語

智慧小語

有個人跟佛陀說:「我要快樂,但我一直不快樂。」佛陀說:「只要把『我』與『要』丟掉,剩下的就是純然的快樂了。」....(閱讀更多)